美术和电影的内涵及相互影响

时间:2022-08-28 06:53:13

美术和电影的内涵及相互影响

[摘 要] 电影和美术都是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它们是同源的,都具有可视性,都具有造型的语言,美术是电影的母体,电影从美术作品中汲取营养,但是它们在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艺术作品的存在形式等方面也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电影和美术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美术可以使电影的场景、形象、道具等因素更加艺术化,从而增强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而电影的发展则可以丰富美术的内容和形式,促进美术作品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 电影;美术;内涵;影响

  美术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电影却是19世纪才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虽然这两种艺术在起源和发展轨迹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不断融合。

一、美术与电影的内涵解读

(一)美术的内涵

美术是运用纸、布、木板塑料等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的手法,创造出来的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艺术,是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因此人们也称之为造型艺术。美术是一种能够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美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美术,把握它的内涵。如从功能上看,可以把美术分为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从观赏性艺术来讲,它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两大类;从实用性方面来说,它可以大体分成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

(二)电影的内涵

较之于美术,电影是一门崭新的艺术,它最早产生于美国。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的现代艺术,它通过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它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能够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充分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但是从根本上讲,电影是运动画面的集合,是一种动态艺术,它与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美术与电影的联系与区别

从内涵上看,电影与美术既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和电影都是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它们都具有一些相同的艺术特征。如它们都是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有审美价值、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社会功能;它们都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都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把握,都是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们最终都是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包含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包含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

但是,电影与美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态,美术是一种以色彩、光影、线条、图形等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视觉艺术,而电影则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既包含视觉语言又包含听觉语言,它使用了音乐、美术、语言等多种艺术手段;美术是一种以物质介质为表现手段的空间艺术,而电影是一种时空艺术,它既有时间的运动性又有空间的造型性,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在对时间性的处理上,电影和美术有着质的区别,美术将时间导入人的心理世界并从中获取艺术的自由,从而给人无穷的艺术遐想;电影则是将连续的时空分割成若干部分,并对之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使电影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彻底的解放。在使用的物质媒介上,电影和美术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美术使用的物质材料多是画纸、颜料、笔等,其艺术作品往往是画、雕塑、剪纸等实体存在,而电影使用的物质材料是摄影器材、胶片、计算机等,其艺术作品是影片等物质媒介承载的思想内容。

二、美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分析

美术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又是相互交融的,它们是同源的,都具有可视性,都具有造型的语言。美术是电影的母体,电影从美术作品中汲取营养。[1]如今电影已经发展成一门十分成熟的艺术,它常常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但是美术仍然是电影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美术对电影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美术保证了电影形象的艺术性和典型性

艺术形象是艺术中最核心的内容,它能传达出永恒的艺术意蕴,也是艺术的魅力之所在。同样在电影艺术中,成功的艺术形象也会给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看完一部优秀的影片之后,总会有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如影片《红高粱》中的敢恨敢爱的九儿,影片《天下无贼》中憨厚老实的傻根,影片《手机》中满嘴谎话的严守一等。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虽然都是演员扮演的、都与演员的演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他们都是经过导演、化妆师等人艺术化、美术化处理的,都进行了特定的艺术加工。如果没有进行美术处理,演员的演技再好、水平再高也很难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通常一个演员在不同的电影中可以扮演不同的人物形象,而且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如动作影星甄子丹在影片《锦衣卫》和《叶问》中就分别扮演了杀手青龙和一代武术宗师叶问,这两个艺术形象给人的艺术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固然与甄子丹高超的演技和对角色的准确把握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也与美术师的美术处理密不可分。

(二)美术影响着电影的造型

电影中的造型主要有场景造型和人物造型两种。[2]电影中的人物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现实之中,总要受到时空的限制与社会关系的束缚,因此影片的场景设计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社会角色等。只有使人物与影片中的道具、环境、音乐等元素融为一体,才能使电影的整体效果得以充分展现,产生艺术上的真实。电影是一门艺术,当然要追求美,但是电影美离不开美术的表现力,这一点在动画片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儿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利用写实的美术手法创作出来的,创造出了多个深受儿童喜爱的艺术形象(懒羊羊、喜羊羊、灰太狼等)。可以说,美术在对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光影、色彩元素对电影发展的影响

光影和色彩是电影艺术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主题、营造氛围、表现感情变化和人物心理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还能传达出影片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影和色彩在电影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尤其是在电影后期制作中,电影美术师通过对虚拟光源的调整,可以创作不同的意境,让电影的风格多样化。[3]

巧妙地使用光影和色彩这些艺术语言可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眼球,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电影《红高粱》中,张艺谋使用了浓郁、鲜艳而亮丽的色彩,用高粱红、黄土地、红盖头、红鞋等这些色彩亮丽的道具和场景来抓住观众的眼球,通过大面积的红色表达出强烈而炽热的爱情和原始的欲望,通过苍凉的黄土地表现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生命力的强悍。而在影片《花样年华》中,导演用纯粹的黑白为影片的基调,这既符合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生活实际,又切合了特定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在影片《英雄》中,张艺谋用黑、白、红这三种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剧情的起伏,使得色彩、画面和故事情节水融、浑然天成,使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今,美术运用已经成了影片制作水平的重要标志。美术的运用贯穿于电影制作的全过程,从美术师剧本主题的把握到基调和艺术造型的确定,再到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美术处理,都离不开美术艺术的参与。另外,导演的美术经历也决定着他的电影创作风格和创作水平,如电影大师黑泽明深受日本传统美术的影响,因而他的电影就显得纯净而古朴、文化韵味十足。

三、电影对美术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电影发展推进了美术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电影是一种诉诸视觉、听觉、感觉的综合性艺术形态。在长期的发展的过程中,电影吸收和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来充实和完善自己,其中美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理念、艺术语言等就被广泛应用到了电影艺术之中。在这种发展态势下,电影和美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一种新的美术形态——电影美术应运而生。电影美术设计的创作方式常常是以剧本为艺术创作的基础,以各种造型艺术表现手法为依据,将剧本中关于环境、人物等方面的描写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另外,电影美术十分注重视觉效果的逼真性,它对银幕造型形象、色彩运用、画面效果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今天的电影美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平面绘画,而是逐步走向立体化。特别是3D电影出现之后,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电影美术之中,环境、动作、行为等因素对电影创作的制约性大大降低,这也拓宽了电影美术的表现范围。例如电影《阿凡达》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虚幻的物体实际化,产生出逼真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如身临其境。

可以说,电影中所有的人物、场景、道具等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美术作品。虽然这些都是美术作品,但是它们和传统的美术作品并不相同,它们已经不再是静态的艺术形象,而是经过美术师的摄影、剪切等加工处理后,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的美术作品。这种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美术的造型元素,使美术具备了新的特质:静态的画面变成连贯的、鲜活的、动态的画面,空间艺术形态变成了时空的艺术形态,并且美术师可以根据影片的长短、节奏速度等任意剪裁、组接画面。这种变化丰富了美术的内涵,增加了美术的表现手法,促进了美术的发展和繁荣。

(二)电影有助于美术作品的保护和传承

美术作品常常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存在具有惟一性,然而由于时间、保护不善等原因,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可能遭到破坏,而电影尤其是美术纪录片的诞生为美术作品增添了一种新的存在性,有力地促进了美术作品的保护与传承。[4]这是因为电影有着独特的存在形态,一部影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保持,并且不改变原有的艺术内容。影片《毕加索的秘密》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该影片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记录了画家毕加索创作二十几部作品的详细过程,为我们研究毕加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在毕加索的这些著作被毁之后,这些影像资料更是弥足珍贵。

综上所述,美术和电影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美术是进行电影创作的重要元素,它在造型、色彩、光影等方面给电影提供了重大的支持,改善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它在电影的强化主题、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影的发展推动了美术的发展进步,有助于人们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有利于美术作品的传承和保护。我们相信在电影和美术的融合发展中,电影、美术将会共同发展、共同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 罗慧生.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32.

[2] 陈安健,张国辉.美术与电影的艺术交融[J].电影文学,2011(05).

[3] 秦婕.当代美术与电影的辩证关系解读[J].电影文学,2011(24).

[4] [英]罗兰特·潘罗斯.毕加索:生平与创作[M].周国珍,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

[作者简介] 朱永锋(1977— ),男,河南安阳人,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与绘画基础。

上一篇:佳能EOS 650D 下一篇:使用“三废”的坯体浆料流动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