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古老的科学充满生机

时间:2022-08-28 06:23:17

创新,让古老的科学充满生机

记者面前的他文质彬彬、儒雅风趣,乍看上去分明就是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学子,很难让人将其和负责20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家中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划上等号。

“谁叫我天生乐观又长着一张娃娃脸呢,人到中年了别人还老是把我当成毛头小伙!”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彭成风趣的语言打消了记者的好奇和疑惑。使这场元宵节前夕的采访得以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展开……

平凡的经历和不平凡的业绩

“要说个人经历,我的经历其实最简单不过了,从学校到学校。始终就在校园里,20多年了一直从事药学研究……”说起自己的经历,彭成一脸随意。

今年44岁的彭成,198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留校在中药研究室从事中药药理研究。此后,攻读中药学硕士、博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药学院院长……表面看来,这是一份再普通不过的阅历,然而看似简单的阅历后面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198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彭成因聪颖好学、成绩优异,被学校专家看中留校,随即安排其参与承担“七五”科研项目的攻关。深感知遇之恩的彭成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为了提高水平,他不但放弃了许多年轻人的爱好,连多次节假日都是一个人在实验室里静悄悄度过。凭着勤学好问的谦逊和一股子钻劲,年轻的彭成业务进步迅速,很快在拥有众多专家学者的科研团队中脱颖而出:刚承担这一攻关项目时,年仅22岁的彭成仅在团队中排名第36位,当课题结束时,他的排名已提升到第5位。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喜出望外:“不错,这颗好苗子真是选对了!”

1996年,彭成获得博士学位,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先后负责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国家新药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20多项,荣获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奖和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

正是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22年来,彭成在中医药科学研究的路上。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破格、获奖、表彰……成为其工作经历的主题词。然而,面对人们羡慕的眼光,他始终是那句发自内心的话:“我永远忘不了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恩师的谆谆告诫,搞中医药研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年轻时打好扎实的功底,将来才能有所收获!”

理念领先带来科研突破

“作为一种流传了几千年,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甚至世界一流医学机构都十分重视的科学,中医药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显然勿庸置疑。关键在于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和先进理念,给传统中医药学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在现代医学中确立地位!”对待有关中医药的种种争论,彭成一直持这样的观点。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关于中医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从事多年中药研究的彭成始终认为,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任何一门科学都应该努力创新和不断完善,中医药也不例外。为此,彭成十分注意和同行之间的切磋交流,尤其注重搜集国内外最前沿的信息和理念。

在这一过程中,彭成有着其独到之处。他形象地把尚在构思之中的方向性理念和正在进行的研究称为“零次文献”,已经形成的研究论文是“一次文献”。文献摘要是“二次文献”,综述、专论是“三次文献”。

“信息化时代必须从理念源头上领先于人,否则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就会长期处于模仿借鉴别人的被动境地!”彭成要求自己的学生千方百计寻觅“零次文献”,力求在第一时间把握本学科内最先进的观念和研究方向。

“彭老师的教育方法真是很独特,他训练我们思维的方式与众不同,很能锻炼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拿考试来说吧,你的思维方式如果与他雷同,哪怕答案百分百正确也得不到高分;反之,如果你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新意,即使与标准答案稍有出人,得到的分数也一定很高!”弟子们对彭老师的教育方式津津乐道。

观念的先行一步带来了丰厚的收获,彭成在科研中以创新求突破,提出多种新颖独到的创新学术观并付诸实践,获得业界肯定:他所建立的“食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被香港大学等20多家研究单位应用,受到好评;他首次提出“方证、药证、有效部位与证、有效成分与证的研究模式”,多方位、多层次、多指标研究了“四君子汤治疗脾虚萎缩性胃炎的药效机理与物质基础”,被专家誉为“居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发现的川产道地药材有效部位治疗IBS,受到韩国科技部高度重视,并得到韩国科技部的资助,与韩国KIST合作,进行开发研究。

“杏林名师”育出满园桃李

在中医药学界,彭成因业绩突出、成果丰硕而闻名,但更为同行和学生所称道的,是他身正垂范的“杏林名师”风范。

“彭老师对中医药的热爱,让我们年轻人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念,激励着我们立志在自己的专业上干出一番成就!”如今已是四川省人民医院GCP中心副主任的曾代文谈起自己的博士导师一脸敬佩。

敬佩彭老师的又岂止是曾代文一人。10多年来,彭成先后培养出硕博士研究生36人,其中姚干、张宏、陈学习等人成为重庆、福建、上海等地的优秀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大显身手。

“彭老师不但训练我们思维、教会工作和学习方法,而且充满爱心帮助大家,不少贫寒学子靠他的资助才完成了学业。”被福建省中医院作为人才引进的陈学习博士忆起往事十分激动:师弟小张家庭困难,读研究生时每个月仅有120元生活费,连吃饭都成问题,一度萌发了退学的念头。彭老师得知后,每个月补助小张几百元生活费,一直持续到小张博士毕业……

“那些年过春节时,细心的师母总是不忘给大伙每人发个红包,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许多崭露头角的学生对当年的事铭记于心。记者了解到:彭成处处关心年轻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每年资助贫困学生学费上万元,帮助一个个贫寒学子渡过了难关。

“老师的本分就是言传身教,我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是党多年来培养的结果,是学校党政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老师教育的结果。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荣誉加身,彭成始终低调谦虚。

然而,彭成口中微不足道的成绩,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荣誉册上,却成为了一个个闪光的纪录……

――成功申报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性与功效重点研究室;

――成功申报高等学校中药特色专业建设点;

――成功申报国家理科中药基础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三次荣获国家重点学科殊荣的药学院。++

上一篇:人往哪里去 三圣花乡尽开颜 下一篇:四川科技改革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