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

时间:2022-08-28 05:01:10

浅谈电力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

摘要: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而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了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最具体,最有效的评价指标之一,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全社会普遍共识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前提下,电力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要求,就越显得重要。电力企业必须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电力企业 提高效益 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实际生活中,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不明显,部分县级电力企业常年处于亏损、资不抵债状态,经济效益不佳。但是国资委和社会对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要求越来越强。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电力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提出了一些适用的管理方法。

二、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现状

改革开放后,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结构和电网规模空前,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电力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明显滞后于电网建设发展速度,存在着“重投资、轻效益”的观念。现阶段,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效益低下,部分电力企业长年亏损

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部分电力企业负债严重,加上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电网建设落后,设备老化,供给不能满足当地对电力的需求等原因,导致部分电力企业常年亏损。

(二)服务意识薄弱,不注重企业利润创新

电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乎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并为各行业提供生产动力。电力企业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已经摆脱了“电老虎”的形象,但是现有电力企业的服务意识依然薄弱,通过提供服务实现利润创新的动力依然不足,而仅仅是停留在单一的售电作为企业盈利来源。

(三)电费回收难,行政干预依然存在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的深化,破产、重组企业不断增加,电费清缴的难度越来越大,部分欠费大户的欠费额居高不下,甚至还存在极少数用户恶意、暴力抗缴电费现象。历欠电费多是经过长年陈积下来的呆死帐,很难收回,上级公司在电费回收考核方面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电费回收工作形势严峻。

三、当前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资产设备老化,改造任务重

电力企业的投资额巨大,回收期较长。对于经济落后的地级市、农村和乡镇等地区,电力企业对于电网建设的投资较小。在这些地区,大部分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的配置标准是落后的,而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条件改善,导致了用电负荷激增,造成变压器重载、过载,低压线路供电半径长,线径细,电压偏低、低压线路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使得线路损耗居高不下,降损措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成本控制观念薄弱,利润水平低下

电力企业成本控制观念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电力企业管理层成本意识淡薄,往往追逐本年盈利最大化而忽视长期战略目标;同时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工程建设中由于没有完善必要的手续和保存证据导致工程款流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表现在大部分员工的工作中也同样缺乏成本意识,如在某些项目成本管理中,分级归口责任制不够健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致使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部门工作脱节,有的项目有预算无核算,没有实际成本分析比较,无法指导、监督成本计划执行。

(三)预算管理粗放,年底集中花钱

在我国的很多电力企业中,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粗放,成本预算管理并没有发挥实效。从预算的方法来看,预算分解标准不合理。电力企业具有规模庞大、业务类型繁杂、各区块可比性差等特点,因此对于具有不同成本特点的各类资产的预算不能使用同一个标准。

(四)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

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人才管理和招聘的方式相对封闭导致人才储备相对落后。再加上电力企业很多项目没有进行合理的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不能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从而造成了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负担加重,管理成本额外增加。

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主要方法

(一)加强市场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电力是特殊的商品,电力生产和管理的特性决定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化具有特殊性。但是,要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电力则必须市场化。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化管理,可以借鉴地方电力、民营电力和外资电力等多元投资主体办电的经验,引入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

(二)加强企业内部资金运作管理

成本管理中资金预算控制指标超限时, 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加强电网规划、设备大修、工程建设、生产运行等, 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和非生产性支出, 杜绝发电成本不合理增长现象的发生。电力企业的资金周转决定了电力企业的经济运作。资金管理方面要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现金流量,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要实行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 集中核算, 集中调控, 加强资金的预期管理。

(三)提高技术水平,注重节能

要依靠科学手段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就要加强技术管理。比如采用:调整用户负荷,使变压器经济运行;加强无功补偿;降低配电线路损耗等措施从而达到降低耗能的目的。

(1)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设备,在变换电压及传递功率的过程中,自身要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应根据变压器的有关技术参数,通过合理地选择运行方式,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采用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的节能措施。

(3)减少配电线路上地有功损耗可节约相当数量的电能;而降低配电线路上的无功功率,就可提高供配电网的功率因素、减少负荷电流,从而提高电压质量。

(四)加强电力企业成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电力企业突破计划经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创造经济效益上来。成本控制要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以及战略抉择等方面来进行,从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五)加强与政府沟通并向政府解释电费追收的工作,并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与理解,提高电费回收水平。

(六)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发挥审计对企业增加值作用

充分发挥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机关“免疫系统”的作用,审查财务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充分把握财务资金的支出导向,以财务资金运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基础,判断是否能以较低的资金投入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协助业务部门挖掘增产节约潜力。

五、电力企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在“十二五”新的发展阶段,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供需的结构性变化特征也将逐步显现。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99万亿-6.57万亿千瓦时,基准方案推荐6.27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加2.08万亿千瓦时,是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最多的五年。电力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空前提高,也为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电力企业需要把机会转化为实际性的效益,使电力企业成为现代化大型企业,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实力,迈入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周显玉、余凤宾《浅谈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普通资料》-管理科学(2011.02)

[2].审计署《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2008.4.16)

[3].韩士元,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J].财会月刊(理论).2007(9):83-85.

上一篇:试述电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下一篇:试析水利工程高边坡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