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弱势群体的三个短板

时间:2022-08-28 01:27:13

媒体关注弱势群体的三个短板

帮助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扮演“社会良心”角色的媒体,当然也有责任为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诉求平台,营造公平公正的舆论氛围。近几年,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有明显改善,媒体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虽然从整体上看,国内媒体对弱势群体有大量报道,但如果深入观察分析,仍能看到报道中的一些明显不足或短板。

短板一:忽视

弱势群体在媒体眼中,除了特殊时点外,不太可能占据等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地位,被忽视也就成了一直以来的待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新闻报道的总量上来看,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比例比较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媒体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生存,城市中的精英阶层、成功人士、白领、高学历人群成为重点关注的目标。与这些受众群息息相关的房产、汽车、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等信息,自然也就成为了媒体报道和关注的重点。

第二,重点报道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关爱,甚少涉及其他。弱势群体能走到台前引起公众关注的机会并不多,为其代言发声的多是政府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等掌握话语权的群体。

短板二:偏见

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很多媒体记者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到高位,审视报道对象的言语和行为,容易陷入某些报道偏见而不自知,甚至习以为常。

用词不当,这是很多媒体都有的一种偏见。比如,扫大街的、摆地摊的、乡下人、外地人、社会闲杂人员等说法,带有明显的偏见,却经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涉农报道也是一个容易留存偏见的报道领域。例如《农民致富跳龙门 高升成了城里人》、《嫁给农村人的烦恼——我就像掉进了万丈深渊》、《市长敢吃农家饭》等标题,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农民的歧视。但遗憾的是,记者、编辑、主编等多个采编环节都没有纠正这类偏见标题,只能说明有些媒体人心怀偏见而不自知。

考虑不周,缺乏尊重,也是很多媒体常有的偏见。例如,《百万安全套送给外来妹》一文,报道了广东省总工会将向外来打工妹免费发放100万只安全套的事情。此事虽说是好事,但是消息的工会和相关媒体都没有考虑到外来妹的感受。因此,这一消息见报后,引发社会各界的争议。

短板三:人文关怀片面化

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强调人文关怀,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媒体作为经营单位,事实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媒体赚钱的一大基础是拥有足够规模的受众,受众萎缩意味着媒体生存会受影响。因此很多时候,“以人为本”的媒体理念容易演变为“以受众为本”的偏颇。

在报道弱势群体新闻时,有的媒体往往从博取受众同情和吸引眼球的角度,大量报道当事人遭遇的细节,却忽略对根源的挖掘和问题的解决。比如《贵州恶父“酷刑”虐女长达5年》的报道,不但配发了孩子的大幅图片,还详细描述了开水烫头、鱼线缝嘴、跪碎玻璃、针扎手指等“酷刑”细节,令人发指。这种血淋淋的报道,除了能引发“围观”以外,它的价值在哪里呢?我们期望的是媒体秉持人文关怀的精神,对案件追踪到底,通过探寻原因、追究法律制度的缺失,推动问题的根本解决,给所有未成年人创造安全成长的社会环境。遗憾的是,人文关怀的缺失,难以推动媒体将行动进行到底。

媒体的人文关怀还应表现为尊重弱势群体的需求,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采访对象。“犀利哥”是2010年的“网络红人”,可以说他引爆了一场媒体“狂欢”。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类型的媒体都参与了对他的狂轰滥炸。当受众得到满足,媒体获得点击率、阅读率或收视率的时候,作为弱势群体的“犀利哥”却说,他很难受、很害怕。这种不顾及当事人感受的狂轰滥炸式报道,怕是很难跟人文关怀挂上钩。

参考文献:

①孙玉双 孙瑶:《新世纪以来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现状及媒体热衷的原因》,《科技与出版》,2011年第2期

②陈长松:《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人文思考》,《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第19期

③《贵州恶父“酷刑”虐女长达5年》,《济南时报》,2013年5月13日

(苏霞: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李涛:新快报评价研究院院长)

上一篇:媒体怎么看待受众的质疑 下一篇:不要动不动就是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