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8-28 10:31:56

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纵观我院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结合我院国家示范建设院校的需要,本文从面向就业岗位的需要,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出发,以项目导向模式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项目导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6-0000-02

The Computer Multimedia Major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n Project-oriented

Yu Qiang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Hefei231603,China)

Abstract:Throughout our hospital computer multimedia professional enrollment in recent years,and combined with national model building institutions in our hospital needs,in this paper,the need for jobs, curriculum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project-oriented model to multimedia curriculum has been re-built.

Keywords:Computer multimedia;Project-oriented;Course system

我院2003年申报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但从近几年数据表1看出,报出率是逐年递增,但专业调整是逐年上升,如果不对专业进行改革,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将会面临被取消。分析原因,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引入项目导向模式来构建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一、项目导向

项目导向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创新、质量、周期、性价比、跨专业、目标明确性、方法多元性①。

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岗位分析

计算机多媒体专业面向计算机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岗位群,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多媒体开发与制作、网站开发与制作等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按照本专业的定位,计算机媒体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媒体开发、网站开发与制作等岗位②。

三、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企业化运作,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分析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岗位群对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确定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与技能培养的过程和内容,从而确定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学校与企业深入合作,共同探讨、分析、归纳计算机多媒体在面向不同岗位群的工作需要,设立各个岗位层次的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要全程参与,将企业的IT产品设计制作情景引入到教学中来,通过IT产品的分析、设计、制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教学工厂”中的员工,是设计师、分析师和制作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就是开发、设计、制作过程。

(二)创建面向岗位,以项目开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和生产的需要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以岗位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人点,设计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2.基于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建设的原则。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设计要针对IT行业、面向就业岗位需要,要体现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的思想;以够用实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思路进行。

(2)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方法。以项目为导向,完成任务为载体,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岗位能力的需求,开设对应能力的课程与素质训练,建设《多媒体技术》、《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等校级、省级精品课程。

(3)教学资源建设。针对项目的实施,学校、企业共同编写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训大纲及任务等。

(4)课程考核模式改革。项目导向将引发考核机制改变。考试方式可以是笔试、现场操作、项目汇报会等;考核注重过程化,重视对学生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考评,将考试内容融入到各种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实验、课程设计等,强化“过程控制”,弱化考试结果③;考核弹性化,采用弹性学分制,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证书资格的考试、参与各种竞赛获奖后可以折算学分,方便工学交替,适当延长或缩短修业年限。

四、结束语

基于项目导向课程体系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校企合作,而且也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工学交替、可以分阶段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提高就业质量,也更有利于学校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应用性人才。

作者简介:

余强(1973-),男,安徽岳西人,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

注:

(1)王平,赵俊峰.基于工作项目导向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科技信息[M],2009,10

(2)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改革方案

(3)李法春,高俊文.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探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M],2008,24,1

上一篇: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下一篇:油田地理信息系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