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商品住宅建筑设计

时间:2022-08-28 10:27:07

浅谈城市商品住宅建筑设计

摘要:

“商品住宅”――这一关系千家万户、房地产开发商永恒的话题在我国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我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城市商品住宅的设计理念与居住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设计出既舒适安全、又满足人们精神物质需求且经济实用的住宅,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住宅消费的需求,成为住宅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设计入手,分析了室内与室外设计一体的理念,综合分析商品房设计阶段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理念。

关键词:

商品住宅 设计空间 环境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商品住宅的开发与建设受计划经济的约束,七、八十年代几乎没有商品住宅,有的是按职位标准,单位自建福利性质的职工住宅;八十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商品住宅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对于每套住房的面积约束很大,过度追求K值(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之比值)不去考虑住宅的主体――人。建筑面积在55M、60M2就可以做出三室一厅的户型,可想而知,这样的住宅各方面的指标是很低的,居住毫无舒适可言。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房改政策的落实,商品住宅逐渐成为一种消费品,在居住生活上已从满足物质要求向满足精神要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从原来“有房住”逐渐发展为“住得下”、“住的好”、“住得舒适”,从单纯追求房间的数量、面积的大小发展为数量与质量、功能与环境并重,追求居住的舒适性、私密性、实用性、呈现出多层次、多标准、多功能、高品质、个性化等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设计出既舒适安全、又满足人们精神物质需求且经济实用的住宅,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住宅消费的需求,成为住宅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住宅建筑设计的几个问题。

一、室内空间

“有房住、住得下、分得开”的室内居住空间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住宅商品化之后,住宅室内居住空间的舒适性显得更加重要了。要达到舒适的空间效果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求是:

1、保证室内各功能空间的私密性是获得舒适的首要条件。

2、各功能空间要齐备,功能分配明确合理,各功能空间相对独立而又联系方便。入口处需设玄关做为室外至室内的过渡空间,亦是保证室内整洁避免入室“一览无余”的必要空间;客厅、餐厅空间设置需相对独立,并需注意避免人员的穿行;客厅与卧室相对分离,卧室不直接对客厅开门利用走道组织交通空间,亦可设置书房做为客厅至卧室的过渡,做到“动静分区明确”;要利用人体工效学对厨房、卫生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卫生间的位置要合理、方便使用,同时注意不能对客厅、餐厅开门,以免引起不雅联想,宜做成“外盥洗、内方便”,内、外式卫生间,主卧卫生间不宜直接对正卧室开门,以消除心理不良影响,真正做到“洁污分区”;厨房的设置应与餐厅紧密相连尽量缩短饭菜、餐具至餐厅的距离,以避免穿越其它空间。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采光通风,保持住宅室内空气质量清新,通风换气畅通无阻,这是保证居住舒适的必要条件。设置必要的储蓄空间,给居民提供生活上的方便。总之要保证给人们提供一个平面交通便捷通顺,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居住舒适度高的住宅室内空间,对于以上细节要给予充分的注意。

3、各功能空间适宜的尺度、合理的面积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房间过于狭长,感觉不舒适有挤迫感。房间的层高过低会有压迫感,而空间很大(房间面积大,层高高),会给人以人很渺小失去自信的感觉,面积小的厨、卫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而过于狭长的厨房会增加家务劳动的疲劳,面积过大的卫生间则会影响其它房间的面积分配。以三房二厅的套型来讲,布置紧凑,功能分区合理,实用率高的房型面积应该在120 M2左右,如过度追求豪华、气派,大而不当放大原房型的尺寸则会浪费资源增加人们的购房负担,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4、厨房、卫生间的管线尽可能做到集中布置、隐蔽布置,同时应便于维修。空调机位、电视、电话的设置要考虑家俱的布置,宽带宜布至书房(或次卧室)否则会影响住户的使用和室内的美观。同时迁要注意空调室外机的位置,要求安装方便,不影响住宅的外观要求,最好是能相对集中布置,尽可能布置在隐蔽处,冷媒管就近接入各房间,冷凝水就近出外墙,并由竖向排水管排出,这样可以保证住宅外观的要求,亦可保证墙体的完整。

5、由于购房群体的差异性要求(不同类型、不同收入,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模式…)必需向购房消费者提供不同面积标准、不同平面布置、不同类型的住宅,给购房者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醒房地产开发商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住宅的布局、面积标准以及类型,避免空置房的出现。

二、室外空间

1、住宅立面:记得有位大师曾说过:“一栋建筑的外立面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它的外部空间;而对城市来讲则是城市的内部空间。”建筑做为城市的基本细胞,对于延续城市的肌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住宅的立面设计应该认真协调单体与群体的关系,协调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实际上住宅的立面设计也就是建筑室外空间的设计,也就是营造城市舒适的内部空间。曾几何时我国的建筑设计方针是“经济、适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对于住宅的立面根本就无要求。当今住宅立面设计从早期清水砖墙,简单朴实的平屋顶到面砖饰面小坡波瓦檐口的流行再到现今欧陆风情的泛滥,其风所至无一幸免,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国各大中城镇一古脑地上演“欧陆风情”综其手法可谓典型“三段式”楼基—饰以石材;楼身—结合阳台、窗户形成变化成为主体,屋顶—多为加以一些建筑符号做为结束。随着人们求新求变心理的增长,以及对“环境空间”认识的增强,欧陆风已逐渐淡出。而一些现代派的处理手法如住宅的入口,顶部造型、建筑外饰用材、色彩;一些钢构网格的使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笔者认为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文化脉,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住宅立面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形态(平面布置、比例尺度、主面造型、空间结构)、建筑的色彩、民族特色、当地文脉、风土人情等因素。对建筑形体大胆地穿插变化打破由于功能单调带来的呆板之感;对于细部精心处理,如下水管的布置、空调搁板的设计、窗台线角腰线檐口的处理,增强住宅方面的整体表现力,使住宅的建筑形象恰如其分地触入到城市的文脉与肌理中。

2、外部环境。在计划经济年代住宅的布置均为“兵营式”的排房,根本无甚“环境”可言,商品住宅发展初期,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利润加之当时的一些规范要求较低,造成一大批容积率甚高、而居住环境很差的住区。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仅供栖居的房屋和毫无生机的空间环境已深恶痛绝,优美的生活居住空间环境已成为大众的需要。曾几何时“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口号风靡一时,人们会以拥有一套市区中心位置的房子而自豪。而现今“环境、环境、还是环境”的口号已深入人心,这也反映出人们对精神上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外还关心广义上的空间环境质量。外部环境的设计就是空间环境的塑造,空间环境的塑造就是建筑内外空间的渗透、延伸、融合。现营造外部空间环境主要有“中心环境”和“环境均好”派两种流派。且不论两种流派的优劣,但其指导思想都是通过绿化、水景、小品的创造,点、线、面的合理安排与相互穿插,利用住宅的布置、序列的开阖、收放,根据空间变化,形成步移景异多层次景观。良好室外空间还要保证住宅有充足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有居民进行身体锻炼的场所,要注意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的充分利用,不要去“贪大求洋”,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多用“土生”植物,还住户一个有亲切、归属感,有本地特色的可以轻松、愉快、自然地互相交流空间和休憩空间。

四、资源保护: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否则会导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失去自身生存的条件。20世纪是人类大发展和大破坏的一个世纪,而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的共识。使用一次性资源最大的是房地产业,而住宅则是房地产业的代名词,如何保护承载我们的母体――地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做为住宅设计的龙头专业,建筑师有责任也必须在保护生态平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做出自己的贡献,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等,重视水资源效能的发挥,如中水处理、两水回收等。努力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结束语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商品住宅的设计并不是一项单纯的住宅单体设计及组合,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国家政策、规范、专业技术知识,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强烈的资源保护意识等等。如何提高住宅的建筑设计质量,创造出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居住生活日益复杂的要求是建筑师的最终目标。“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建筑师应提高个人修养,提高专业技术知识水平,体察生活、留意生活,努力把生活中最美妙、最动人的旋律融入建筑创作中去,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住宅精品,把最好的居住空间环境奉献给人们。

参考文献:

[1]王华,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的思想方法探讨,《科技资讯》2009年第26期

[2] 王庶,浅谈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改进与创新,《工业设计》 2011年06期

[3] 王伟镔,浅谈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白广阳(1976-),男,江苏徐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与建设可行性研究分析工作,多年行业施工管理经验。

上一篇: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温度裂缝的措... 下一篇:城乡统筹背景下新疆西部山区地区小城镇规划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