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散粮仓库存的日常管理与清仓查库

时间:2022-08-28 10:21:07

小型散粮仓库存的日常管理与清仓查库

【摘 要】本文针对小型散粮仓库存的日常管理与清仓查库问题进行了较深层次的阐述,通过一系列数据,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粮食部门 日常管理 清仓查库

70年代建的土圆仓,80年代、90年代建的砖圆仓北方居多,仅我县就达600余座,这种粮仓为小型散储粮仓,一般容量在200吨至400吨之间,其特点是:实用、建筑成本低,入出粮方便省时省力,只需一台输送机就可以入粮,一台平板机就可以出粮。

清仓查库是粮食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它是对入库粮食数量、质量和所付金额的一种“逆运算”,检验所收购入库的粮食是否质、价、量相符。从国家的角度讲,是了解粮食是否安全,为制定政策作计划提供依据;从企业角度讲,能使企业领导者清楚在粮食收购、整晒、储存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经营状况。

清仓查库是耗费人、财、物力较大的一项工作,普遍采用的方法和步骤是:核对三帐(统计、财会、保管)、粮堆整形、测量体积、容重(以1立方米木制料斗为测量用具)计算各粮堆重量。

然而,这种方法造成的误差较大,规定误差为3%,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一是测量用具的影响。所使用的测量用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不符合做标准容器的要求,导致精度不够;没有规范的操作规程,不同的落粮点、装粮方式、落粮高度都会对粮堆产生不同的压力,影响容重;不同的平粮工具及使用工具的角度,力和速度的大小也都会影响容重;二是粮堆自身因素的影响。堆存时间长的粮堆密度增大容重增加;粮堆高、压力大容重增加;靠近路边的粮仓受到车运行时的振动使粮堆密度增大容重增加;粮食中含有机杂质使容重减小,含无机杂质使容重增加。以上两个方面是导致清查库存数量出现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避免这一因素的影响,保证清查结果准确误差小,又不需大量出库检斤。从90年代初,针对我县的仓型特点采取了收购时即时计算各项指标;烘干时保持原货位的完整;出库时选货位求修正系数;查库时推算各货位数量的方法,将大量的、集中的、复杂的工作平时化、简单化、精细化、档案化,从而达到准确、省时省力、节省费用的目的。其具体内容是:

1.收购时即时计算各项指标

1.1 按质量分货位入库。

以储粮安全为主要指标(如水分),再结合粮食合理匹配增值的原则,将其他指标(如等级、容重、杂质、不完善粒等)作参考,将指标相同或相近的粮食掐票入同一储粮货位,同一货位的粮食为同一票号,不得掺混。水分差应选择不超2%,其他指标应选择搭配后增值。

1.2计算带金额的质量指标值,合计检斤数量和金额。

50号仓玉米征购票69张,项目数值见下表:

1.2.3 计算加权平均容重略

1.2.4 计算加权平均不完善粒略

1.2.5合计带金额的数量、入帐干粮数量

带金额(水分19.15%)数量为301,226.6公斤

入帐干粮(水分14.0%)数量=301226.6-301226.6=283188公斤

1.3 检测实际质量指标

1.3.1 扦取样品检测实际水分。水分18.9%

1.3.2 扦取样品检测实际杂质。杂质0.92%。

1.3.3 扦取样品检测实际容重。略

1.3.4 扦取样品检测实际不完善粒。略

1.3.5 计算粮食减量 实际水分为18.9%,带金额水分19.15%,导致库存增量,相对水分18.9%增量为301226.6=928.6公斤,相对水分14%增量301226.6=875.6公斤,既多报减量875.6公斤。当带金额水分小于实际水分时,导致库存减量。

1.4 核实库存

见《货位核算表》,带金额粮食水分为19.15%,干粮数量283,188公斤;实际水分18.9%,干粮数量=301226.6-301226.6=284063.7公斤,导致库存量增加了875.6(284,063.7-283,188)公斤,恰与1.3.5计算结果相同。

计算带金额质量指标、实际质量指标(水分、杂质)是为准确计算库存,及时调整库存,保证帐面与库存实物相符,为烘干时确定准确的数量基础。

1、 烘干时保持原货位的完整

2.1 把握作业环节,保持原货位数量。

若粮食水分在24%左右时,300吨储粮仓需多装粮35-40吨。烘粮时,当首烘货位(仓)潮粮已空,恰烘干塔满塔时,此时烘干塔烘出的干粮不再入首烘货位潮粮所入的烘后粮仓而转入第二个货位潮粮烘后所要入的烘后粮仓,以后依此类推,待烘干结束时,将最后一塔粮入首烘货位潮粮所入的烘后粮仓;多次入出库的粮食客观上很难分清时要记清增加或减少的数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货位以一个货位计算。这样就能保证原货位的完整。

2.2 计算烘干粮的数量 粮食的基础库存数量是以14%水分为标准的,而烘后粮水分很难恰好到14%,因此要核实库存,按实际水分进行计算、入帐。例50号仓,烘后粮水分14.2%,实际库存量为:

301,226.6-301,226.6=284,725.9公斤 较货位核算时的干粮数量多662.2(284,725.9-284,063.7)公斤,较入帐数量多1537.9(284725.9-283188)公斤,粮食均价已由1.0782元/下降至1.0723元/。见《货位核算表》。

2、 出库时选货位求修正系数。

3.1对欲出粮扦样打容重

选平均水分、杂质的货位粮扦样打容重。

3.2结合销售选有代表性的影响储粮容重因素的区域的粮食出库。

将数量、体积填入《粮油清查测算表》中。

3.3调整杂质。

杂质对粮食容重的影响很大,有机杂质含量与粮堆容重成反比,无机杂质含量与粮堆容重成正比,实验数据是:在含杂质为0的1,000克的玉米中以2.7克等差的量递增至27克,容重由735.5克减至717克,即每增加有机杂质0.1个百分点,容重减少近0.7克/升,无机杂质每增加0.1个百分点容重增加近0.3克/升。因此要将欲推算的各货位粮的杂质调整到所出货位的杂质值后,再以容重器测容重。例50号仓玉米含无机杂质1.2%,而出清货位粮的杂质0.5%。调杂方法是:扦样1,000克从中检出杂质12克,平均分样,取出4.94[(1,000-12)0.5%]克均匀混合粮样中,用容重器测容重。

3.4求粮堆容重修正系数

粮堆容重的修正系数是指同一粮食在仓储条件下的粮堆的容重与容重器所测得的容重的比值,用修正系数可以消除各种因素造成的容重误差,若出清货位粮的容重为Υ实,仪器测得的容重为Υ仪,修正系数K= ,而出库货位粮重量P=V体·Υ实,Υ实=K·Υ仪。

所以经修正系数推算粮的重量P=V体·K·Υ仪。结合销售选有代表性的仓型粮出库检斤,计算体积,检测容重,求修正系数。例:测得50号仓玉米体积407.11立方米,以容重器测得容重725克/升,出库后的重量300,334公斤,求修正系数。

据此求出影响储粮容重因素的各种类型的修正系数,为推算各种类型所储粮的数量奠定基础。一个类型储藏的粮食的容重修正系数只适合推算该种储藏类型粮的数量。

3.5 规范各货位形态,平整粮面,计算体积。

3、 查库时推求各货位数量。

选各类型仓粮食容重的修正系数,依重量公式P=V体·Υ仪·K,推算各货位数量,例:以50号仓容重修正系数推求60号仓玉米重量,P=403.9×715×1.02=294,564.3公斤,与实际出库数量相比少415.7公斤,误差率0.14%,其它货位推算的结果见《粮油清查测算表》,误差率分别为0.06%、0.13%、0.11%。

以《货位核算表》与《粮油清查测算表》进行比较,将平时库存管理与清查库存结合起来,将帐面数量与测算数量进行比较有的放矢的开展清查库存这项业务活动,不仅能做到准确、省时、省力,节省费用,做到储粮的数量、质量、粮食成本、经营成果心中有数,还能查清粮食在收购、加工、储存、销售某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把要解决清仓查库之后存在的问题,做在清仓查库之前,避免以往的清仓查库有问题事后也不能亡羊补牢。做到事前、事中的未雨绸缪。

(作者单位:1.辽宁省阜蒙县粮油检测站,123100;2.辽宁省义县粮油检测站;121100)

上一篇:浅谈营销管理 下一篇:关于企业劳动关系的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