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电厂总图设计中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时间:2022-08-28 10:14:16

浅谈大型电厂总图设计中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本文从环境的角度来分析电厂设计的总图设计,分析了总图规划中的环境影响,绿化的布置难点,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型电厂;总图设计;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是人类二十一世纪发展战略的主题。宜人的厂区环境有益于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然而,目前厂区的绿化建设远远不能适应“花园式工厂”对厂区绿化的高标准要求。改善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厂区绿化环境,其关键是厂区绿化规划。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建设思想,研究厂区绿化的特殊性,掌握先进的绿化设计观点,运用新的绿化设计手法,根据厂区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使厂区绿化既与城市绿化系统相协调,又能自成体系。

一、总图设计概述

总图设计,也叫总平面布置,是指在既定厂址和工业企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生产、使用、安全、卫生等要求,综合利用环境条件,合理地去确定场地上所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线路、工程管线、绿化和美化等设施的平面位置.

从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总图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是电厂投产前的环境预防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比投产后的环境治理更有意义。总图设计既要根据电厂性质进行厂址选择,又要在熟悉工艺的前提下对电场的卫生条件及防污、防振、防噪等环境污染的防治,从电厂设计的角度,把它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或通过人工手段完善生态系统。它不仅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企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整体综合效益。因此,总图设计对电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厂的建设也因此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因此,在总图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确保人民的健康及文化生活,减少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二、电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电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厂对建设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电厂建成后所造成的污染两方面。由于电厂的建设将引起植被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气候、地貌、水体及其周围的生物群的改变。

1、电厂建设对土壤的影响。电厂建设引起了地面的粗糙化,建、构筑物的建造一方面控制了土壤的流失,物料的沉积引起地面上升;另一方面,会降低风速,改变风向等,从而导致气温的升高或持续冰冻等。

2、电厂建设对水体的影响。电厂建设对水体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厂大量使用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尤其是地下水,会使地面发生沉降;二是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水和污水,会污染电厂周围的水体,危害生物的生存。

3、电厂建设对地形的影响。人类活动几乎没有不造成地形变化的,工厂建设对地貌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前者影响的后果十分明显,但后者的影响如某些沉陷地形,触发像滑坡这种大量的岩石移动等影响不易觉察。同时,在电厂建设中,倾卸物料、筑坡、排水、厂房建设、道路建设等无一不带来地形的改变。

4、 电厂建设对气候和大气的影响。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剧增,大气质量及其气候变化存在着恶化的趋势。工业大量使用自然资源产生CO2 等大量废气、尘埃、排出废料,使大气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CO2的大量排出引起全球气温逐渐上升的趋势就是一个显著实例。

三、某电厂绿色改造工作中总平面布置的难点

电厂绿色改造主要是在原厂区范围内进行的建设活动,要求在不扩大厂区用地的前提下,新建或扩建厂内设施,这样无疑会给总图设计带来许多难题,只有将这些难题逐一解决,才能使电厂绿色改造成为现实。电厂绿色改造工程中总平面布置主要存在下述难点。

1、场地问题。就地理位置而言,电厂尽管在建设初期多位于城郊、偏远地带,但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区逐渐扩大,现多数电厂已被其他企业所包围,有些甚至成为闹市区的一部分,这类电厂厂区占地范围已经成型,绿色改造工程用地只能局限于厂区围墙内,当绿色改造电厂装机容量超过原规划容量时,附属设施容量也相应增加,建(构)筑物用地、水源、出线走廊等基本建设用地均会成为总平面布置的难点。

2、地下设施复杂, 基础资料欠缺。电厂大多历经多次改扩建,电厂自行绿色改造建(构)筑物较多,绿色改造程序的不完善,造成厂区现状与原设计图纸不符,地下设施密集、庞杂。

3、地下设施的布置和过渡问题。电厂绿色改造工程,往往不是对整个厂区进行绿色改造,而是部分机组绿色改造,部分机组运行,新建地下管(沟)线常常要穿越厂内非改建区,不可避免地会与现有地下设施产生交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现有设施的过渡问题。

4、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问题。电厂属于大体量建筑区,其建(构)筑物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城市环境景观。电厂所从事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满足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相关设计条件。如何在满足电厂工艺要求、美化厂容的前提下,符合城市规划,是总平面布置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电厂绿色改造总图设计关键问题解决的途径

由于各电厂的要求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厂况不同,因此对于绿色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能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处理,而需要区别对待。

1、场地问题。应充分了解电厂占地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各专业均从本专业设计角度出发,进行多方案技术比较,总图专业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设计协调,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域。

2、基础资料欠缺问题。该电厂自行建设建(构)筑物较多,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厂区现状与设计图纸差别较大,为解决基础资料缺乏的问题,总图专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要求勘测设计单位详细测绘已有的地上地下设施,尤其对地下管沟位置及标高采取多点标注,以利于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准确。(2)总图设计人员及时进行现场踏勘,结合测量图纸核对实物以获得最为准确的基础资料。

3、地下设施的布置和过渡问题绿色改造工程采用冷却塔二次循环系统,冷却塔布置在厂区的西侧,距本期主机区约240m,为了避免循环水进(排)水管穿越已有电缆沟、输油管线、岩石区,以减少施工难度和建设投资,同时避免对现有机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经各专业认真协商,并征得建设方、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将本期循环水进(排)水管线布置在厂区围墙外侧的城市绿化用地内,其上部仍进行绿化,使循环水进(排)水管线布置得到有效解决。

4、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为了满足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总图专业采取了如下措施。(1)在场区总平面布置时,严格遵守建筑距道路红线的规定。(2)征得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将循环水进(排)水管线布置在厂区围墙外侧的城市绿化带内。(3)征得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在厂区北侧修建进厂道路(主要满足消防的要求)。

五、总结

总图设计从设计的角度,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或通过人工手段完善生态系统。它不仅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企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整体综合效益。因此,总图设计对工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东辉.刘立新.锦州电厂星星休闲广场设计[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

[2]唐松林.任玉龙.基于网内电量的火电厂环境监管机制设计[J].统计与决策.2008

[3]杨钦.对电厂建筑整体设计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6

[4] 黄继前.迟明舒.李伟林.电厂建筑及景观创新设计[J].电力建设.2007.

上一篇:浅谈公路日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护养技术 下一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分析与处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