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陪老年人聊天赚钱

时间:2022-08-28 04:10:58

女大学生陪老年人聊天赚钱

他乡遇好人,激发谋生灵感

罗小燕就读于原本是江西南昌的一所大学的大学生,2003年7月毕业后一时没有找到工作。2004年4月初,罗小燕来到了珠海。

在珠海金鼎镇,罗小燕拼命地寻找工作,十几天后,她所带的盘缠快花光了,工作却毫无希望。

一天傍晚,罗小燕路过一幢豪华公寓门前时,见一位老大妈坐在那里,面容慈善。饥渴难耐的罗小燕便凑上前壮起胆子说:“大妈,您能给我一碗水喝吗?”大妈见她不像是个坏人,便热情地将她带进了屋中。看她一连喝下4大杯凉茶,大妈脱口而出:“姑娘,你是不是有困难?”一听这话,罗小燕辛酸的泪水流了出来,她向大妈诉说了自己的遭遇。热心肠的大妈听后,产生了怜悯之心,要留她住上一宿,罗小燕自然是求之不得。

罗小燕放下背包后,见大妈行动迟缓,便连忙帮着大妈淘米做饭,还主动抹家具、拖地板,不一会儿,就把大妈家拾掇得干干净净。大妈非常高兴,喜欢上了这个勤快善良的女孩,亲切地和她说这说那,冷清的屋子顿时热乎起来。

晚饭后,大妈毫不忌讳地向罗小燕敞开了心扉。她说,老伴于一年前病故,一个儿子在深圳工作,一个女儿在香港做生意,一年到头难得回来几次,即使回来,也只是象征性地和她说几句问候话。孙子、外孙也都在外地求学,更是难有见面的机会,留下她一个人看守偌大一幢住房,极其孤独。白天她可以四处走走看看,时光倒是不难打发,但一到晚上,她感到非常寂寞,觉得有一肚子的话想向人倾诉,可就是没人听。当天晚上,大妈的情感犹如决堤的河水一发不可收拾,越聊越精神,全然没有了疲惫,直到天快亮了,她才恋恋不舍地上床睡觉。

次日下午,罗小燕准备走了。大妈突然递给她200元钱,笑盈盈地说:“姑娘,你昨天晚上陪我说了那么多的话,我付给你一点儿辛苦费!”罗小燕惊诧不已,哽咽着说:“大妈,这……这怎么行呢?”

“怎么不行?这是你应得的报酬!”

接过钱,罗小燕心中一动:辛苦费?陪人说说话也可以有报酬。

谢别大妈后,罗小燕一边走路,一边寻思着大妈的每一句话。她想:社会上类似大妈这样处境的老人很多,还没听说过有和老年人陪聊这样的职业,我可不可以以次谋生?这样想着,罗小燕踏上了回江西的路。

大胆尝试,顾客纷至沓来

2004年7月16日清晨,江西南昌市的一些广告栏上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则与众不同的广告:“亲爱的老年朋友,您想将无处诉说的情感发泄出来吗?我愿意陪您说个天花乱坠;您孤寂难耐吗?我愿陪您玩得痛快淋漓……”

广告贴出后,很快就产生了反响: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十几位老人踏进了罗小燕的家门,他们赞不绝口地说罗小燕干了一桩破天荒的好事,纷纷表示乐意做罗小燕的客户。老人们经过一番商议,还给罗小燕定出了一个价格单,即陪一位客户侃聊1个小时,收取报酬30元。罗小燕没想到老人们会给出这么高的价格,暗喜不已。

当天,罗小燕依照老人们的建议,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将首批顾客的名单和住址登记在册,然后一一约定了上门陪聊的具体时间。

罗小燕的第一位顾客是年过古稀的刘大妈,她老伴于10多年前辞世,两子一女均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她每月领取1000多元钱的退休金。

罗小燕和刘大妈初次侃聊的那晚,刘大妈犹如患了“语言饥渴症”,话非常多。她一会儿说起了年轻时候的希冀和憧憬,一会儿说到和老伴的相识相爱过程,一会儿说到她如何将孩子抚养成人的艰难苦楚……

不知不觉,4个小时过去了,刘大妈实在没力气继续说下去了,这才打住话题。

罗小燕的第二位客户王大妈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生有一子一女,女儿远嫁湖北,儿子于3年前在一起车祸中丧生。她和老伴每月共领取2000多元的退休金,加之儿子死后获赔了十几万元钱,算是有钱人了。可是,她们老两口却陷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痛苦之中,难以自拔。尤其是她老伴精神支柱彻底坍塌,白天不肯在家多待一分钟,整天外出东游西荡,甚至借酒消愁,这使得王大妈更加痛心。

初次侃聊时,王大妈泪眼婆娑地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后,几乎再没说什么话,只是瞪着一双眼睛静静地听罗小燕说话。罗小燕清楚什么菩萨打什么卦的道理。她引经据典,一步步诱导王大妈该如何拨开痛失爱子的阴云,走上正常的人生轨道,直说得王大妈连连点头,破涕为笑。

后来,经过几次侃聊,王大妈的老伴也深受鼓舞,终于走出了人生的沼泽。夫妇俩后来执意要认罗小燕作干女儿,还包揽了罗小燕女儿的一切费用。

罗小燕一边服务一边探索,主动增加一些“计划外”服务。她每次上门陪聊时,坚持为顾客带去急于要买的东西,每次陪聊结束后,不忘将垃圾顺手带走,有时还帮老人做做家务。老人们称道她服务到位的同时,总不忘夸赞她的人品。久而久之,她的声名不径而走,不仅本市的老人争相请她陪聊,邻近城市也有人慕名赶来。一些有孝心的子女,还专程开着车上门接她,说让她做一做自己的“替身”,给长辈带来宣泄情感的机会。

细心操作,平凡女做老板

到了2005年初,罗小燕经过近一年的打拼,固定客户发展到了100余人,此外还有数十位时断时续的不定时客户。

在这种情况下,罗小燕对客户进行分类,将他们分为特殊需要和一般需要两大类。对于少数愿出高价的特殊需要人群,进行重点服务,依然照例上门陪聊;对于多数经济拮据的一般需要人群进行集中服务,这样可在同一时间内使多数人受到服务。为让集中服务同样有质有量,她将每天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这样,一个星期就是21个时段,保证每一个时段不超过10人,也保证不和特殊需要的一类人群发生时间上的冲突。

为此,罗小燕在风景幽雅的沿河街租赁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挂牌为“夕阳红老年人娱乐中心”,让集中服务的顾客有了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

由于集体服务价格优惠,每人每月仅收取100元,老人们感到极为合算,很愿意前来。因此,罗小燕不仅巧妙地化解了“供不应求”的矛盾,而且使自己每月的纯收入保持在万元左右。

2006年初,因为顾客相互介绍,客户与日增多,登记在册者超过了300人。罗小燕为此专程去了一趟南昌市一家公关学校,挑选了4名德才兼备、反应敏捷、能说会道、吃苦耐劳的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言传身教的实地培训,这些原本就善于交际的学生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了。

罗小燕对员工进行了细致的分工,要求她们每人务必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员工们因为有了高出当地一般职员几倍的工资,都积极配合“罗老板”的工作。很快,罗小燕的陪聊公司便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

罗小燕了解到这个城市有很多百万元户。然而,这些大款们谁也不甘待在家里坐享清福,依然还在四处打拼。因此,他们的长辈只能留在家中忍受孤寂之苦。

打探到这一情况后,2006年9月6日这天,罗小燕率领员工去了一些富人比较集中的小区。仅半个小时,她就被前来洽谈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一位中年男人粗鲁地拨开人群,凑到罗小燕面前,气喘吁吁地说:“我是一个生意人,长年在外奔波,没时间陪古稀老父说说贴心的话,老头儿极为不满,说我不是一个孝子,害得有人直戳我的后背。天哪,我每月给他1000多元的生活费,还请了个小保姆,难道说我还不孝吗?这让我多没面子啊!如果你们能替我让老头儿开心,每小时100元行吗?”

在罗小燕看来,这是小菜一碟,连忙点头承诺说:“保证3天后让老伯笑逐颜开,并夸您是大孝子!”

这个中年男子姓张,做服装生意,现在拥有数千万元家资。他见罗小燕回答得胸有成竹,就毫不犹豫地填了一张表,然后掏出一捆百元钞票,笑吟吟地说:“只要老头儿能高兴,我就预先交108个小时的薪金吧!”

据统计,那天报名注册的客户达57名,还有数十名老人说要听到好的反响后再来登记。这可把罗小燕高兴坏了。她驾驶自己的那辆轿车又去了南昌的公关学校。她说至少还得聘用6名员工,并进行紧急培训,力争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好。

责编/紫君

E-mail:

上一篇:李小冉养颜绝招大公开 下一篇:沉沦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