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学的常见课堂模式

时间:2022-08-28 04:06:17

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学的常见课堂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在以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整个世界。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潜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教学常见课堂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演示课

这种课型在整合的初级阶段被广泛地采用,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以及动画演示等,以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普遍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还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太多的负担。

二、实践课

这种课型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进行语文实验,亲身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

三、网络课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制作这样的一个网站:在主页可以介绍这一章的重难点,以及这一章在全书中的位置;在第一个网页,给出课本上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应用;在第二个网页,给出各知识点的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及本章节相关的各种素材,当然这个网页也是一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的过程,以便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在第三个页面,可以给出本章典型题目的解答过程,以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这部分内容的重难点;在第四个页面,可以安排一个在线测试,这有利于随时帮助学生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主要进行课堂管理和在线答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进度和内容顺序的调整,并在课后进行反馈。这样做,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这样,既集中利用了网络能提供海量学习资源的优势,又有效规避了学生在网络资源的海洋里胡冲乱撞,以致课堂教学失控和低效的局面,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上一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初探山东牟平第一中学 曲...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多一些“兴趣”山东乳山市第九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