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多一些“兴趣”山东乳山市第九中学 王雪梅

时间:2022-06-07 02:30:40

让语文课堂多一些“兴趣”山东乳山市第九中学 王雪梅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诗文名句导课。巍巍中华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可以的陆游的《书愤》为引语,使学生感受诗人那种渴望收复失地却又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满腔爱国热情,为赏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创设情境。

2.设疑造成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可设置这样的导语:“请一位学生说说对狼的印象?(生答:奸诈、狡猾。)那么能不能把狼赶尽杀绝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文,看看本文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这个导语的好处就是巧设疑问,引起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用讲故事作导语。教材中,往往有一些小说的节选,研习这样的文本时,上课时可把选入的文本作为中心,联系前后内容系统地把情节交待一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读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在课前把前五回的情节系统地介绍一下,让学生认识到文本在小说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语文课上,可以到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可以利用它们导入新课,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时,可在上课时,先出示一些西部落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自然景色的特点,然后说,“作者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想到了哪些古迹?”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到“怀想古迹”部分的分析中,也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

二、注意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最切实的帮助。

2.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问题,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学生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学生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课后延伸

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比如,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课后编写祥林嫂的生平简历,或者展开想象,假如祥林嫂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重新为她设计一下命运,课后在班上交流,看谁写的生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作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学的常见课堂模式 下一篇:不要让课堂表演成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