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四种方式

时间:2022-08-28 03:19:00

浅谈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四种方式

所谓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德育始终作为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而薪火相传,从古人用 “人之初、性本善”等传统道德理念对被教育者的启蒙教育、再到四书之首《大学》开篇即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德育的重视与追求。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又生生不息,德育居功甚伟。我国教育部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觉得教学大纲所强调的“渗透”二字,具有“点睛”之作用,为语文教育者能将德育润物无声般地灌输到被教育者心中指明了方向。

德育要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这就我要说的“渗透途径”:一是情感渗透,二是认识渗透,三是议论渗透,四是写作渗透。

一、情感渗透

所谓情感渗透就是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用作者的心、教师的情去感染、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并进而迸发出更为高尚、更为健康的情感的一种渗透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和自身的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强烈感情的推动下学习探索,净化心灵。如在教《故乡的榕树》这篇文章时,可分以下三步:1、诱发感情。先播放《静夜思》等古诗,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领会文章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2、激发感情。文中“那时候,慈爱的老祖母往往会蹑着缠得很小的‘三寸金莲’,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而我虽然心里有点战战兢兢的,却总是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把折到的树枝得意地朝着她挥舞。”这短短几笔,就将故乡、祖母和童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用“动情”的语言传达“感人”的事,让字字句句冲击学生的心灵,以感情的火焰点燃学生的感情,使他们兴奋起来,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语文,明道理。3、促使移情。通过文章中“蓄积在心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故乡之情,使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善待家人,热爱家乡的意义所在。

二、认识渗透

所谓认识渗透就是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时,能够有的放矢地将教材中内在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变学生的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思想认识也能提高的一种渗透方式。

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以《岳阳楼记》为例,课文要求是学生们会全篇背诵,但老师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为此,我曾通过认识方式进行授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通过对范仲淹的简介,使学生们认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极其艰苦求学生活,记得当学生们听到范仲淹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的时候,课堂上一阵嗡嗡声,我没有要求安静,反而任学生们讨论,因为古人这种贫而不改其志的状况对生活在幸福时代的他们来说是不可想像的。

随后,我介绍到他关心民间疾苦,不畏权贵,他所强调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并为之更是彰显了古代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课堂上甚是静穆,但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敬重与崇拜。

当学生们已全面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后,我要求全体同学一起朗诵《岳阳楼记》,在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预见范文正公的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已经成功地激励了学生们,而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成为他们不懈的追求。

三、议论渗透

所谓议论渗透就是教师在讲授议论文时,能够针对社会上的某些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文化探讨、议论甚至批判, 使学生在掌握议论文技巧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正义感的教学方式。

为培养学生们鲜明的爱憎色彩,我要求他们针对当今网上一个有名的“表叔”事件进行议论写作,前提是可以套用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上的语言特色。在接下来的学生作文中,我发现文章中凡叙述到官员腐败时,字里行间便流露出憎恶的感情,或进行辛辣的讽刺、嘲笑。这无疑在提高学生们的运用议论技巧的同时也帮他们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和正义感。

四、写作渗透

所谓写作渗透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文指导与批改,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地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到文章中去,进行达到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教师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因势利导,将兴趣自然地引到预定的目的上来。其次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第二,要抓好写作后的作文批改,在批改中“纸上谈心”。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以达到共识;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以表场和鼓励。对于学生的调查报告,哪怕其中只有一点闪光点,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场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文章写作中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语文教师就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在鼓励的同时及时地指出其中的不足。

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材料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国家为学生们提供的教材,更凝结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她们用教材的组织形式来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结晶,而这里面所蕴含的哲理,是不可能让学生们通过囫囵吞枣的方式所领悟的,必须要在教学中注重营造德育的熏陶氛围,通行各种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使其在学习中感悟,从而促进他们德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语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于平常处见深意 下一篇:浅谈幼儿德育关于爱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