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加强把德育做得更细

时间:2022-08-28 03:08:54

我国自古以来素称“礼仪之邦”,自孔子收徒传道开始,就一直以德育为根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即做人的根本,是个人方面道德本质的确立,“务本”即要学会做人,作一个有仁爱之心,一个对大众博爱、能为人民谋利的人。历史发展到今天,改革开放成效巨大,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相对地,我国的经济结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的改变,对中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的侵蚀和冲击也是巨大的。

当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空洞、抽象、说教的现象,这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诟病,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值得探索的重要环节。那么作为新课标下的教师该如何去做好德育这篇文章?把几个加强作为我们工作中的指导,将会使德育上善若水。郭思乐曾说过:“外施性的德育面临的问题是它难以进入到儿童心灵深处,因而低质低效。”德育工作的误区就在于放大外施的功效,说教就是一种迷恋外施性德育的见证。许多教师总在抱怨苦口婆心也不能让学生感动,其本质上就是在外施性布道,效果是低微的,可是许多教师还是紧紧抓住它不放。

一、 加强言传身教

父母的爱给自己的孩子,老师的爱给别人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我不是神,但的是神圣的事业。”传授知识,需要我们学高为师,培养道德,需要我们身正为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他人。为人师表,指出教师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所以,教师的职业标准,远高于其他行业,正如车尔尼雪夫斯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我们作为教育者,应提高自身修养,躬于道德实践,多读一些书,悟出人生的真谛,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富有,多承担一份责任,懂得什么是比世俗更高层次的生活。

二、 加强细节养成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贯穿德育的全过程。比如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学校校规、班规、家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作业,自觉做好值日生的习惯,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自觉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尊重友爱同学的习惯等等。学校要积极建设搭载德育的活动平台,可以涵盖校园环境、活动课程、展览板报、教室寝室文化、家长信息平台等等各个方面。教师要努力挖掘德育资源,特别是以生活为根基,对世界有直观性、本真性体验,收集学生生活中经历的种种情感体验,包括遭遇挫折和情感的创伤,教育学生对别人的疾苦有移情性的体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政教人员要制订阶段性和长远性德育目标,加强对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法。

三、 加强理论研究

如何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发挥各门课程的道德价值,使自然知识的传授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如何使德育课程更贴近生活,取得学生在校园之外的生活材料;如何让学生袒呈心迹,向教师揭示需要引导的道德倾向;如何科学地对德育进行考核评价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语文课可以采取循循善诱和情绪感染的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国语的态度和团结、诚实、谦虚、自律的品性和合作精神;数理化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实验和劳动技能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历史课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地理课教育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在我们平时写教案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德育目标和德育的实施细节写入教案,积累起来,就会是一份厚实的德育成果。

加强是为了把德育做细,要去发掘和利用丰富的德育资源,要利用一切可以教育的场景,如碧水蓝天、芳菲满园的优美校园环境可让学生悦心养性,体育活动、艺术培养可以强体陶情。而且德育并不局限于这些明显的载体,它要深入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教师对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每一次学习的指导、每一天的励志谈话、每一次心理调适,都会深刻影响他的学生,他们将带着教师的思想,教师的语言,教师的爱憎去迎接青春的岁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的,而是需要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见分晓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学生接受的一切,有时要过五年、十年才能显示出来。”把德育做小,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长期的努力,要求教师具备执着的敬业精神、全新的德育观念、强烈的育人意识、创新的工作艺术。而且,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明确自己是德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点滴做起,让德育“可亲、可近、可感”,把你的语言,化作载歌载舞的细流,把你的行动,融入穿石成孔的水滴。

郭思乐曾说过:“外施性的德育面临的问题是它难以进入到儿童心灵深处,因而低质低效。”

学校德育工作,要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重在大处着眼,贵在小处着力,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习惯等着手,德育不需要华美的形式去雕砌,它是水滴石穿的执着,是润物无声的浸染,是水到渠成的美好。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下一篇: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