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教育“三策略”

时间:2022-10-18 02:36:49

幼儿礼仪教育“三策略”

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目前,一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娇惯,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和一些不良习气。针对目前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实际情况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根据4~6岁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笔者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做了一些思考,并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优化教育环境,积极营造和谐文明的礼仪氛围

环境教育在培养文明礼仪方面起着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幼儿营造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多元化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的发展。

1.创设和谐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学习文明礼仪的良好空间。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是幼儿文明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我们先从幼儿园的宣传橱窗、楼梯、走廊等外在环境着手,张贴了许多关于文明礼仪的宣传标语、常用问候语、名人名言、礼仪故事等。然后渗透到每个班级的环境和区角,在生活区里你可以看到老师们精心布置的文明礼仪提示图片、文明行为标志,自主规范了幼儿的生活行为。在游戏区里,有许多的图片、操作材料都有机地渗透了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总之,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静态地、无声地传达着文明礼仪教育的知识。

2.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营造心理氛围。“教导儿童以及培养其礼貌风度的方法中,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将儿童应做出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当我看到有的幼儿洗手时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我就表扬龙头开得小的孩子,立即所有的孩子都会自觉地把水龙头关小了;当孩子每天微笑着来到幼儿园与我打招呼时,我都会微笑着与他们打招呼;当我发现有孩子助人为乐时,我一定会进行及时的表扬,让别的孩子都投去钦佩的目光,让他们感受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可在智育中融入德育,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主题教育及各学科的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熏陶,促使幼儿全面、平衡地发展。

1.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有的幼儿交往意识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胆怯,缺乏主动性;有的幼儿自理能力在增强,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在增强,开始有了交往欲望,但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为此,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教育内容,《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找朋友》、《共伞》、《拉拉勾》等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如轮流、等待、谦让、协商等。

2.在各科教学中融入文明礼仪教育。《纲要》还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融入到各科的教学活动中。

如,在学习诗歌《哥哥》时,笔者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第一次哥哥不理小弟弟,第二次哥哥抱住了弟弟?”使幼儿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哥哥的两种态度,从而懂得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说话要有礼貌的道理。同样,在美术活动、健康活动等活动中都可以渗入文明礼仪教育。如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在跑、跳的时候容易撞到别人,这时,教师就可以随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通过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的系列教育活动,孩子们的行为举止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变懂事了,会说谢谢、对不起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小孩有礼貌了,还会自己招呼客人呢。”可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不仅能使幼儿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园合作,共同塑造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从家长做起。我们通过家长会、苗苗小报、家长园地、宣传橱窗、短信信息等来宣传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做孩子的榜样,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要协调同步,老师家长要统一要求、育,达成共识。

总之,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积累而逐步形成的。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幼儿的心理,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启发、明道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我园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已初见成效,要想长时间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还需要我们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反思,做孩子们的表率!

上一篇:讲究复习方式 促进知识重组 下一篇:“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