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也要跳好舞

时间:2022-08-28 02:42:12

【摘要】近年来,引发争议的新闻会和新闻发言人层出不穷,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政治和社会成本。“7・23”特别重大动车事故后铁道部的第一场新闻会,将我国饱受争议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又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显然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是站在台前的新闻发言人个体素质需要加强,政府机构和部门的新闻发言制度亟待改革、与之相关的舆论环境、组织环境和政治生态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公共危机 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 职业化

在“7・23”特别重大动车事故处理中,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会上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那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广遭诟病。网民甚至发起”高铁体”造句大赛,恶搞王勇平的发言,铁道部又陷入新一轮信任危机。

作为发言人的王勇平成为众矢之的,不是偶然,这恰恰是目前中国新闻发言人现状的集中体现。在近年来多次的公共事件和社会危机中,被认为是失败的新闻发言不在少数。这其中固然有新闻发言人个人水准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深层次的制度问题。

在中国从事新闻发言人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用戴着镣铐跳舞来描述新闻发言人的工作绝不为过。新闻发言人,要同时深谙政治逻辑和媒介逻辑。尤其是在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发言人几乎总是第一个直面大众,可谓如履薄冰,不仅要承担政治风险,还有可能承受舆论压力。

目前,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何让新闻发言人戴着镣铐也能把舞跳好,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现状

1、什么是政府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不是自然人,因为在它背后有一套制度支撑。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或其部门向传媒、并通过传媒向公众介绍政府的政策,通报某个事件的真实情况,说明就某个事件某个问题政府所持的立场和采取的措施,并回答传媒代表公众的提问。

2、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由来

发言人制度最早出现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应付对新闻总是具有无限兴趣的新闻记者,开始设立总统新闻发言人。据说,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发明发言人的人。但此时的新闻发言人都是作为总统的私人助理出现,不是政府工作人员。20世纪初威尔逊总统才正式确立了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二战后,随着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西方各国政府纷纷效仿美国,普遍建立新闻机制,设立发言人。

3、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沿革

1983年外交部率先启动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同年,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当时主要是为了满足外宣的需要。而且,当时的新闻会是不接受提问的。在此后20年的实践中,新闻发言人制度基本上也仅仅局限在中央一级人民政府。

2003年的非典危机期间,信息的不透明不及时几乎酿成次生危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由此真正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此后,呈雨后春笋之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开始设立自己的新闻发言人。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县市人民政府四级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说,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组织网络化。但是,新闻发言大多仍显封闭、沉闷,套话多、冗长空洞,达不到媒体和大众的要求。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从当地新闻会上引出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网络新词:“做俯卧撑”;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由于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不当表现,演变为一场社会危机;而刚刚过去的“7・23”特别重大动车事故,铁道部的新闻发言又引发社会的不满。

二、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必要性

新闻发言工作是戴着镣铐跳舞。正如原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所说:“发言人的一句话有可能令领导不满,被媒体炒作,遭网民恶搞。”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谈“虎”色变。新闻发言既是政府控制引导新闻传播的手段,又是政府和公众进行沟通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在国际社会和社会公众眼里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一个途径。

1、重要信息,代表政府表态,引导舆论方向

政府信息是新闻传媒的重要消息来源,同时,信息也是政府加强话语影响力的主要手段。通常在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发生时,人们通过媒体记者了解到的仅仅是最新的新闻事实,对于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仅仅了解发生了什么还不够,还需要知道为什么、怎么样等。诚然,媒体通过连续、深入的报道也可能解决这些疑问,但是第一时间的政府新闻却是解决这些疑问的最直接和最权威的途径。

传播学认为:当信息过量时,容易引起人的焦虑;而当信息缺乏、存在大量不确定性时,人就易产生恐慌情绪。“盐慌”事件就是如此。大多数人对地震的相关知识匮乏,当灾难来临,就会容易偏信谣言,产生恐慌。而事实证明,这一次“盐慌”的快速退潮,也正是得益于政府权威信息的及时公开。

2、代表国家和政府形象,维护和谐社会关系

政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对外对内沟通的桥梁,是政府的一个形象窗口。外国记者常常对中国的社会事件和舆论环境产生误读,部分原因是因为政府在重大新闻过程中的表现不尽人意。外国记者经常抱怨我国的政府发言人,“看上去冷冰冰的,照本宣科,往往说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外媒和公众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已经产生刻板印象。

“7・23”特别重大动车事故发生后,铁道部次日即召开会,但这一场会却让铁道部原本就不佳的形象雪上加霜。新闻发言人不仅对媒体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够准确、清晰,还夹杂情绪化表达;不仅没有达到新闻会拨乱反正,厘清事实的目的,反而让公众产生一系列新疑问。“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这种强势语言的出现,不仅损害了新闻发言人个人的形象,也伤及国家和铁道部的形象。7月27日《环球时报》社评说:“可以预见,将不断有与政府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卷入公共危机中,它们在舆论面前的笨拙将不断显现。这些笨拙将给中国的大形象抹黑,并将一点点损耗中国的政治资源。”

我们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要充分展现责任政府自信、民主开放、透明务实的形象,赢得公众信任,如果适得其反,那么该制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依托。

3、突发事件应对的重要环节

经验告诉我们,突发事件无可避免。但若处置得当,突发事件就可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避免演变为公共危机。“突发”与“危机”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而新闻的策略与成败则是决定事态走向的关键因素。

在突发事件面前,涉及到的各级政府和部门应通力协作、第一时间主动出击、公布真相、占据信息公开的制高点,不让谣言有机可乘。新闻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新闻工作做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安抚民心、鼓舞精神的积极作用,使事态走向正常。在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任何企图掩盖真相、推托责任的新闻,事实证明它只会导致危机愈演愈烈,将当事方拖入泥潭。

三、培育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健康土壤

1、民本思想

在我国,历来失败的新闻发言都有一个共同点:漠视人性。这是由官本位的思想导致。封锁消息、隐瞒真相;文过饰非、语焉不详;在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陨落时,语调冰冷,理直气壮――这背后都是缘于“唯上”心态。“7・23”动车事故后,王勇平被舆论猛批,除了他的发言事实不够准确全面以外,强势的语气、官僚的言辞也是主要原因。分析这个事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为发言的技术性硬伤,更要深思在这种态度背后的政治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2、制度保障

对于政府而言,任何成熟的制度应该是由一整套相关法律法规、规则、流程构建而成;而制度的实施和效果也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和问责机制。政务透明、资讯公开不是一种政府的“善举”,而是法定的义务。发言人“说什么”、“怎么说”不是靠领导拍脑袋,也不是看公众的脸色,而是依据一套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的制度来界定和判断。这样,一旦新闻出了问题,追究责任也有章可循,而不是找一个王勇平这样的“替罪羊”了事。

对于发言人的岗位来说,“定位不清、级别不高、授权不大”,被认为是最大的问题。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发言人只是个传声筒,不仅难以掌握核心信息,了解事态全局,发言前还被人为划定各种框框。发言人头顶重重压力,面对媒体和公众,自然很难有令人满意的表现。而反观在新闻发言人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国,白宫发言人没有任何级别,却可以列席最高级别的会议,直接了解重大政策的决策过程和思想动态,因而在发言时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空间。

3、走职业化之路

据统计,美国目前大约有4万名发言人左右。总统、副总统有发言人、州长、市长也有自己的发言人,各部门也不例外。连企业都设立专职的新闻发言人。和我国不同的是,他们都是职业的发言人。

我国目前在对新闻发言人的认识上有一个偏差:认为发言人是一个职务。但实际上,要改变我国目前新闻发言机制落后的现状,首先就要改变这种认识,把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职业。西方的新闻发言人是公开向社会招聘,很多是记者出身,熟悉媒体传播与运作模式,了解如何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而中国新闻发言人几乎是官员出身,而没有媒体经验。政治身份是考量的第一标准,常常也是唯一标准。在选拔方式上,也是内部任命,官员兼任。大量的合适人才无法进入这个封闭的行业。要想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加规范有效,新闻发言人职业化是必经之路,即通过新闻发言人才选拔机制和培训机制上的创新,使具有专业资质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对这一重要岗位设定统一的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①《专家称我国新闻发言人定位不清授权不大》,

⑤《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由来》,《人民文摘》,2004(2)

⑥杨雪梅,《部分新闻发言人犯低级错误引发争议》,人民网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吴英神话”背后的新闻反思 下一篇:选题策划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