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学生权益”刍议

时间:2022-08-28 12:41:03

“维护学生权益”刍议

“维护学生权益”是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六项内容之“三、关爱学生”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是从事教师职业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是教师职业区别其他任何职业的显著特征,也是融洽家校关系,亲密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的黏合剂。新《规范》实施四年以来,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有了一定进展,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有了一定改善。但学生的权益还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维护,家校、师生关系也还不是十分融洽。且听校长与老师的感叹――校长说:现在的学生不像过去那么对老师感恩了;教师说:今天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难教,家长越来越难缠。另有报道,浙江省缙云盘溪中学、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学、云南省丘北县第一中学等还出现了学生弑师的案例。出现这种种情况固然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但从学校教育这个角度来看,这与学校、教师是否真正注重“维护学生权益”,把维权工作做到位有直接关系。

人们知道,学生享有在党和国家阳光、雨露下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的权益,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享有在学校接受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身体,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科学发展的权益,等等。学生应享受的所有这些权益,是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不容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以任何借口肆意侵犯。怎样把“维护学生权益”的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建和谐校园

学校“维护学生权益”,义不容辞。众所周知,学校工作是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具体来说,应做好五个方面的事情。

(1)应该着力深入宣传、贯彻、执行、落实好新《规范》精神。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一班人要带头垂范,号召并带领教职工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营造“维护学生权益”的良好氛围。

(2)要拟定“维护学生权益”方面的专项校纪校规,切实有效地保证每个适龄青少年都能上学、上好学,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对学生上课、作业、学业总量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转变把“学校教育”浅化、淡化、狭化为“学校教学”的错误观点,摒弃急功近利的教育“偷懒”行为。

(3)坚决制止把学校视为商贸市场、把学生当作摇钱树的行为,即教师利用手中“教书育人”的权利,明目张胆地牟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如强制学生搭餐、推销资料、留校补习、假期补课、兼职家教等有偿违规现象。

(4)开通学校“维护学生权益”的“直通车”,建立反应迅速的举报系统与信息平台,接受学生和家长的投诉与咨询,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决不迁就。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及时处理。

(5)要不断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禁止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校园的幸福和谐,让校园成为学生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

做好了上述五项事情,纵有企图侵犯学生权益的人在,也就无所施其为了。

二、创新教育理念

教师“维护学生权益”,责无旁贷。教师是“维护学生权益”的主体,但也是侵犯学生权益最多的人。因为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侵害学生权益的行为。所以,学校要维护好学生权益,必须注重教师工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好新《规范》条文,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做“维护学生权益”的表率,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不做有悖新《规范》、有损良好师德、师风、师表、师格、师责、师魂等建设的愚昧人、愚蠢事。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有过精辟的阐述:“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体验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由此看来,建设好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对学生权益的最有力维护。

(2)启发教师忠实履行职责,即传道授业解惑。要自觉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上,不可居高临下,更不可在潜意识里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陈腐师生观,从而滋生家长式的作风。要树立师生平等新观念,真心尊重学生,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3)要求在教师授课、学生受课的“上课”概念上,教师务必要维护学生在课堂上课时学习功课的权益。对上学或上课迟到的学生,对未完成书面作业或书面作业敷衍马虎的学生,对不遵守上课纪律或破坏校纪校规的学生,对平时调皮捣蛋或经常打架相骂的学生,对屡次翻墙逃学或不断光顾网吧的学生,等等,不能动辄便把这些学生赶出课堂,到教室外面去接受诸如罚站、写检查、补做或重做作业、晒太阳、吹冷风、搞体力劳动等之类的惩罚;也不能将这些学生的座位有意安排在教室的四角偏僻处,或在教学中采取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不置可否、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等之类的隐性惩罚;更不能为了应付学校对班级环卫区域的检查评比计分,而在上课时间内限令一个、几个或更多的所谓“坏学生”离开课堂去打扫班级环卫区、清垃圾、除杂草,等等。中小学各学科每学期、每星期的课堂教学时数是有规定的,学生学习功课的权益是宝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和学生都要珍惜,抓紧、抓实、抓好,不容浪费和误缺。学校对此要跟踪督查,防微杜渐。

(4)提倡教师弘扬敬业爱岗精神,即对事业、对学生要有爱心、真心、信心和耐心,要合国法、有方法、用妙法力求最佳效果。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缺点和错误,大的小的,多的少的,轻的重的,偶然的、一贯的,都在所难免,教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批评指正、劝诫诱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教育,不能动不动就责令这些学生离开教室,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即使要学生搞校内义务劳动,也只能利用课余活动时间进行,不得侵占学生正式上课时间。

(5)督促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珍惜学生学习的劳动成果,学生在校学习用过的作业本、练习册和考过的试卷等,教师均应如期如数发还给学生带回家,让家长检验收管。

三、培养自护意识

作为学生要维护自身权益,合理合法。

(1)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相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处于弱势地位,易受伤害。学校和教师应该向学生进行维权自护教育,让学生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就是维护国家的法律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维权自护意识。

(2)教学生知道维权自护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比如,学生遇到了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事,可以找老师谈心,争取老师支持;或向校长反映,要求学校处理;甚至可以向上级教育行政机关领导或媒体投诉;必要时,还可以诉诸法律,等等。只有学生维权意识不断觉醒,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提高,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才能被有效遏制。

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构建起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维护学生权益”的教育网络,学校“维护学生权益”工作就一定能落到实处。据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全校学生“维护学生权益”满意度问卷调查,有97.8%的学生对学校在“维护学生权益”方面的工作感到满意或很满意,学校也从未发生过一起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维护学生权益”已成为学校、教师、学生的自觉行为。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容县插旗中学)

上一篇:浅谈表扬与批评的运用 下一篇:写作思维进程个性化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