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50例分析

时间:2022-08-27 10:55:39

出血性脑梗死50例分析

我科自2003年5月-2007年10月间收治经ct诊断的出血性脑梗死(hi)共50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和ct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34例,女16例,年龄38-74岁,平均58岁,风心病房颤11例,冠心病伴频发室早、房早5例,有高血压病史28例,糖尿病史10例。

1.2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32例,亚急性起病14例,隐袭性起5例,昏迷6例,嗜睡4例,头痛头昏20例,呕吐8例,眩晕5例,运动性或混合性失语10例,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29例,锥体术征12例,同向偏盲6例,癫痫4例。本组病例中,除9例外病后均有病情加重。hi发生时间距缺血性梗死最早40h,最晚37d,平均8d,其中梗死后3d内8例,4-7d 12例,8-14d 23例,>14d 7例。

1.3 ct检查结果 本组50例病人均经2次以上ct检查,其中2次ct检查41人,3次检查9人,扫描时间为病后1-42d不等,发病6h内首次ct检查11例,其中9例ct检查为阴性,2例显示大脑中动脉及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50例ct复查均显示大面积梗死伴出血。梗死于颈内动脉系统42例,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30例,大脑前动脉12例,大脑后动脉8例。出血型态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本组血肿型12例,即原有梗死灶内继发性片状团块状高密度影,单发或多发,其中有一个病灶范围>2cm×2cm,临床表现:血肿型原有症状明显加重,非血肿型症状加重者多为灶型。hi发病时间越早(3d以内),血肿型越多;hi发生时间较晚,非血肿型多见[1]。

1.4 治疗及预后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甘露醇加利尿剂脱水治疗,同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8例基本痊愈,37例好转,5例死亡,死亡病例全部为血肿型,其中2例为梗死后3d内出现hi,继发脑疝死亡,2例为出血梗死后5d死于肺感染,1例为梗死后8d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2 讨论

2.1 hi的诊断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在梗死病灶内出现继发性脑出血,过去一直为病理诊断,自ct、mri应用以来,可以依靠直观影像诊断,动态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hi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国内学者报道占脑梗死总数的3%-5%,本文统计同期住院脑梗塞2250人,hi仅占2.2%,明显偏低,可能由于:①对脑梗死严格选择抗凝溶栓适应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hi的发生;②由于某些病人临床症状未加重,而未行2次ct追踪检查,有部分遗漏。本组病人有13例病情加重,而复查头颅ct时才发现。

2.2 hi常见病因 据文献统计,脑栓塞出血约占全部出血性梗死的51%-71%,其中心源性脑栓塞又占半数以上,本组50例中,诊断为心源性脑栓塞31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其中合并房颤25例,说明心房纤颤再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应予重视。此外,抗凝及溶栓治疗与脑梗死后出血有关。本组5例24h内头颅ct阴性,但临床症状符合大面积脑梗死,给予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后症状加重,于第3d及第5d复查ct证实为hi,故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慎用溶栓抗凝治疗。

2.3 hi发生机制 ①梗死区血流再灌注[2],栓子溶解或向远端移动,使血管再通,由于梗死区血管壁发生缺血性病变,通透性增加使血液外渗或血管壁发生缺血、坏死、血管破裂引起出血。②梗死边缘侧支循环开放,大面积脑梗死后,由于广泛性脑水肿,使梗死周围毛细血管受压,血流瘀滞而发生缺血,水肿减轻后这些血管再通,同时侧支循环建立,由于管壁内皮细胞损伤破裂及新的侧支循环管壁发育不健全,在血流冲击下发生渗血[3]。

2.4 hi预后 本组病例中有5例死亡均发生在第一周内,其中3d内4例,故hi发生时间越早(3d内),预后愈差。血肿型较非血肿型预后差。因此对于大面积梗死3d内就慎用抗凝、溶栓疗法,脑梗死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系统体征时应复查头颅ct,有时虽无症状加重,但按脑梗死治疗无效时应警惕hi可能。

参 考 文 献

[1]张春玲,李佳梅,赵武利,等.出血性脑梗死30例临床和影像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4):229-230.

[2]张崇凡,郭玉璞,王文志等主编.中国脑血管病治疗专家论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150.

[3]张国瑾,赵增荣主编.国外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00,220-224.

上一篇: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中医治疗失眠验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