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178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时间:2022-08-28 12:45:02

出血性脑梗死178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17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分析梗死灶及出血体积、水肿带变化带来的后果。结果对CT及MRI确诊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用NI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HI-1型、H1-2型与HI-3型、pH型之间以及有无占位效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b)―0179-02

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大脑内的动脉血管缺血导致动脉血管壁的坏死和损伤,再灌注时血液会从坏死的血管壁流出,最终导致出血性脑梗死,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脑梗死。这些情况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㈣。该文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6月―2012年7月该科收治的178例经头CT及MRI确诊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期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该科所收治的17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0例,女89例,平均年龄(63.2±3.2)岁,供研究的患者中既往或有房颤病史,或有高血压病史或有糖尿病病史。

1.2临床表现

本文所调查的患者资料中有急性起病,也有亚急性起病,有些患者表现出眩晕、头痛、呕吐和偏瘫等症状,在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时,有些患者意识或肢体状态已经加重,有些患者的原有病情无明显变化。

1.3影像表现

对患者进行不同次数的CT或MRI扫描,发现患者在梗死病灶内出现不同形状的出血,病灶周围可有水肿。采取ECASS的标准进行分类,HI-1型:沿梗死灶边缘小斑片状或线状高密度影;HI-2型:梗死灶内中等大小融合性斑片状均质或不均质性高密度影;HI-3型:在全部梗死区呈现大斑片状均质性高密度影;pH型:均质高密度影超过血管分布的梗死区域,有梗死灶外的出血甚至SAH或脑室出血fMAST-I)。

1.4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7月该科收治的17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HI-1型、HI-2型与HI-3型、PH型之间以及有无占位效应之间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梗死灶及出血体积、水肿带变化。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l8.0和EXCEL2007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x±s)来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HI-3型、PH型患者33例,死亡2例,HI-1型、HI-2型患者141例,死亡2例。经t检验示NIHSS评分(t=5.6374,P

3讨论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梗阻的血管再通或侧枝循环建立,出现再灌注,血液从坏死的血管壁流出所致。分毛细血管型和小动脉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后都有所不同。相关的研究表明毛细血管型的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大脑皮质表面有毛细血管形成的吻合网,其内的毛细血管被梗死灶内水肿的脑组织挤压破坏,软脑膜血管和周围皮质血管与新生的毛细血管互相沟通时就会出现血液往外流出,且这些部位多位于皮层周边部。对于小动脉型是由于远端血管缺血缺氧和血管壁受损造成的,血流再灌注使血管破裂,引起出血,且出血量较大翻。该研究的资料显示HI-3型、pH型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通过对出血性脑梗塞患者HI-1型、HI-2型与HI-3型、pH型之间及有无占位效应之间进行NIHSS评分比较,结果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出现出血性脑梗死后,出血量越大,神经功能损害越重,病情越严重。因此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要早发现早处理。出血性脑梗死同时存在梗死和出血,应用止血药可能会加重脑梗塞,继续应用抗栓药物又有可能加重出血,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资料表明对于非血肿型患者,若在出血性脑梗塞中出血未超出梗塞灶范围。则表明侧枝循环建立出现再灌注,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趋于稳定,这也对于改善缺血半暗带循环起到积极作用。目前为了减少大面积出血的发生,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把握抗凝溶栓指征用。对出血量较大的血肿型患者,要给予脱水和止血治疗,必要时还要行手术减压和血肿清除,是要按照脑出血来进行处理的。因此,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演变和给予正确的治疗,有必要定期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进行头部cT或MRI复查,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或伴有房颤的患者。随着科技的发展,CT及MRI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大大提高了对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确诊率。及时检查确诊是极为关键的,为了避免与进展性卒中混淆,需要临床医师及影像学医师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排除一切能造成出血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的疾病中,出血性脑梗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疾病,目前出血性脑梗塞的报道也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日渐增多。通过对出血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积极治疗,我们相信可以让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疗效。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探讨 下一篇:腹腔镜在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