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27 10:21:33

工民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部过程及各个环节。因此,要坚持用科学的理念去定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断地挖掘施工管理深度和广度,研究探索出新的管理模式,不仅可确保工程质量优质,而且为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对工民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施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为施工质量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工程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工程质量又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挂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必须重视工民建的施工技术管理,加强对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为建筑质量及人们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一、工民建施工中常用技术分析

1、加固技术

1.1 增大截面面积的加固法

因为混凝土的构件是承受力最大的,所以为了确保工民建筑的稳固性,我们一般会选取增大截面面积的加固方法,比如对梁、柱等进行加固,以便确保施工的效果,从而保证建筑物施工的质量。此种加固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先把原有构件混凝土外表的尘土与灰尘完全打扫干净,同时把不平整的地方整平;之后在表面浇上一层新的混凝土,要其和原来的混凝土紧紧的结合起来,让它们一起来承载重量。如此,就可以增加截面的面积,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重能力,极大提高构件的基本性能。这种加固法的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易操作、成本较少,同时它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几乎可以在所有的地方进行施工。然而,它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缺--会严重打扰施工范围内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

1.2 包钢加固法

此种加固方法的原理同增大截面加固法几乎是一样的,然而,其效果却是非常不一样的。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种方法不可以显著增大原来构件的截面面积,但这种加固方法比增大截面加固法所收到的效果要更好一些,原因是它是直接对构件展开加固的,所以受到的力更加稳靠,用此种方法来对构件展开加固可以较好地确保工民建施工的质量。然而,此种加固方法选取的材料是钢材,而钢材的成本高、需求量大,所以这种加固方法在施工中并不常用。

1.3 粘钢加固法

这种加固法和上面我们所讲的那两类加固方法的区别之处在于:它是部分加固的,而不是全部都进行加固。另外,此种加固方法也适用于承载力有些弱的部分,通过对其进行粘钢加固,可以增加其承载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通常情况下,承载力比较薄弱的部分是截面位置,我们可把粘贴钢板粘在这些位置,以增强其硬度,使其可以承载更大的外界压力。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类加固方法,它和上面两种加固方法不一样,属于无声作业,所以对周围的居民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是,由于它是对一部分进行加固,工作量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能够节约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投入、提高施工效率,是最具经济性的一种加固方法。

2、工民建桩基施工技术

稳固的桩基是建筑工程长存的基础,因此,桩基在工民建工程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职能。沉降和承载力是比较关键的两种因素,尤其是沉降技术更为复杂。在进行打桩之前先要把影响施工的物体全部清走,同时还要把土地整平,明确好桩基具体的区域,然后要确保桩基施工场地的排水。在按照早先勘察的状况确定好桩位之后,要先进行桩基试验,进行试验时要做好记录,按照实验情况最终确定桩基施工的先后,在比较复杂的群桩施工状况下,要按照桩的大小、长短以及密度来确定打桩的顺序,同时,保护施工现场附近建筑物。

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工民建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工程,对其质量的掌控也较为复杂,水泥的水化热就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施工地点的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对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进行过明确判断,并制定明确的施工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对混凝土施工工具及参与人数进行确定。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选择室外温度较低的时节进行,还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分段分层浇筑施工,以此保证混凝土高度的均匀。

4、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

4.1 隔热设计

建筑物的隔热节能设计,重点集中在其墙体和屋顶。因为屋顶直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屋顶的隔热技术是最重要的。目前能够采取空气层隔热的措施,来对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等位置进行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用在墙体时,不仅可以起到隔热的效果,还可以起到保温的功能。

4.2 采暖节能技术

现在采暖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水源热泵系统。它主要通过地面的水源来吸收太阳能以及地下的水源吸收地热能来形成低温低热能,降低高位电能的输入,实现建筑热能的转移。

4.3 太阳能技能技术

因为太阳能的范围广、绿色环保,现在已经被普遍的运用在工民建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其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实现了建筑物的散热、收集能量以及遮阳等的一体化。混合型太阳能技术的运用,给建筑物供给的光照和热能,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5、防渗技术

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开凿除砼析出物,然后进行钻孔操作,在空洞周围进行钻泄压孔,一般钻头的直径控制在14,最佳角度为45°,墙面慢渗要分别在渗水面钻出梅花孔,之后进行冲洗灌浆。在灌浆之前要做好埋嘴处理,保证表层到深层都具有很好的灌浆效果。结束灌浆后一天可以拆嘴,并对墙体渗漏状况进行确定,最后使用刚性RG材料做补强处理。

二、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缺乏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并且现有制度难以落实,致使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出现问题难以监管,责任追究难度较大。为此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通过专家组论证结合实地考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建设必须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责任划分制度、施工人员安全职责、奖惩制度以及施工进程监督制度等。

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是提升工民建施工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也是关键。因此要切实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对于水泥、钢材、混凝土等施工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查验。首先要查看产品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并且要采购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避免规格不合适影响施工进程;其次要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抽样检测,进一步确定材料质量;最后,在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最后检查,坚决不采用影响建筑质量的施工材料。

3、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要从三个方面抓起,第一,进行安全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第二,加强操作能力的训练和考核,严格准入制度,并在平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避免由于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安全事故;第三,心理素质培训,工民建施工劳动强度大,工序复杂,要保证施工人员在遇到意外状况时,能够冷静处理,及时上报,避免人身伤害。

4、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力度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并注意配套技术的引进。提升施工防护设施的安全系数,保证高空作业、大型器械作业等难度大的施工有安全保证。引进先进的通讯设备,促进工种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保证统一调度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总之,工民建施工技术在建筑质量的好坏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整体质量及使用寿命,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崔虹.论工民建现场施工质量与标准控制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7):140.

[2]李亚伟.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3(05):41-42.

[3]江继红.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2012(04).

上一篇:工程项目前期管理 下一篇:高压锅炉给水泵变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