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27 07:01:02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8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于Neer分型二、四部分骨折及AO分型A、C型骨折,取同侧髂骨植骨,分析影响锁定钢板固定成功与否及肩关节预后的功能评价。结果:89例患者一次性锁定钢板固定成功76例(85.39%),失败13例(14.61%)。相关因素因素为患者的年龄、骨密度、Neer分型二、四部分及AO分型A、C型(P

【关键词】 老年; 肱骨; 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中图分类号 R2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123-02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4%~5%[1-2],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骨质的特殊改变,治疗非常困慢。目前比较流行且疗效显著的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本分析以笔者所在医院89例患者为对象,探讨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55例,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69.34±8.67)岁。所有患者骨折均为单纯、闭合性肱骨近端骨折。结合影像学检查,按照Neer分型[3]为:二部分30例,三部分35例,四部分24例。按照AO分型为:A型21例,B型36例,C型3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4 d,平均(5.27±1.46)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排除锁定钢板禁忌证,患者取仰卧位并气管插管全麻,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暴露骨折位置。然后进行骨折的复位,必要时取同侧髂骨植骨,填补断端缺损,增加断端稳定,复位确认后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及螺钉固定,完毕后肩袖缝合。术后按照常规骨折治疗和护理。术后摄片确定患者骨折坚强固定后,第1天行握拳、伸指、肘关节屈伸、提肩功能锻炼;第3天在保护下行肩关节前屈、后伸功能锻炼;第7天在保护下行肩关节外展、内收功能锻炼,后逐步加大锻炼力度。

1.3 疗效评定

术后常规定期随访,进行X线和CT检查并进行肩关节预后功能评分,评价参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89例患者一次性锁定钢板固定成功76例(85.39%),失败13例(14.61%)。累计有效随访76例,肩关节预后优良58例(76.32%),差18例(23.68%)。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成功与失败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与固定成功与否无关(P>0.05)。患者的年龄和骨质密度是固定成功与否的相关影响因素(P

治疗后患者肩关节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此外,患者的骨密度与肩关节预后功能不相关(P>0.05)。按照Neer分型,其二部分、四部分与肩关节预后功能相关(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十分常见,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骨折类型可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严重的骨折必须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保证预后肩关节功能正常,固定的方法也较多,需根据患者而言。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大于70岁、女性的Ⅳ型骨折各治疗方法的效果均较差[5-7]。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但其预后影响因素十分多且复杂。

对年轻患者的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二、三部分骨折,三叶草形钢板固定治疗疗效十分满意[8-10]。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较多伴随骨质疏松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较为满意[7]。主要由于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能有效防止螺钉脱出,从而防止骨折端再次移位,也能较好的保护骨膜和血运,针对老年患者,取同侧髂骨植骨填补骨质缺如,增加断端稳定,能有效的降低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11-13]。本组分析结果显示,锁定钢板治疗后一次性固定成功率为85.39%,优良率为76.32%,疗效较为理想。

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患者的年龄,Neer分型的二部分、四部分。但不管什么治疗方法,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是康复的重要保证,坚强固定下适当早期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14-15]。

综上所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年龄的增高对对患者固定的成功及肩关节预后均有影响。Neer分型为四部分、AO分型为C型及患者骨密度低等是影响固定成功的主要因素,Neer分型为四部分时其肩关节预后功能差。

参考文献

[1]胡晓川,黄富国,岑石强,等.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肩关节功能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1):262-268.

[2]刘翠芬,于英楠.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指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11(2):397-399.

[3] Neer C S. 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Ⅱ.Treatment of three-part and four-part displacement[J].J Bone Joint Surg Am,1970,52(1):1090-1103.

[4]王胜利,肖亮,郭庆功.锁定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短期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8-20.

[5] Goldman R T,Koval K J,Cuomo F,et al.Functional out come after humeral head replacement for acute three-and four-part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J].J Shoulder Elbow Surg,1995,4(2):81-86.

[6]陈长青,郭林新.微创术式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 12(6):115-117.

[7]景孟强,李晓云.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影响肩关节功能的预后[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1):76-78.

[8]赵茂盛,赵利敏,农增波,等.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2):157-158.

[9]王亨火,张福强,林进禄,等.难复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初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9-100.

[10]王胜利,肖亮,郭庆功.锁定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短期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8-20.

[11]齐隆辉,李康贵,肖智林,等.后侧入路双重建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下段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101-102.

[12]陈昌胜,王东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47-49.

[13]张伟.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1,8(4):56-58.

[14]秦春明,王梅香.锁定加压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54-55.

[15]祝先锋,何大鹏,白正发,等.平行双钢板法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2,28(4):196-197.

(收稿日期:2014-06-09) (编辑:石亚飞)

上一篇:浅谈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下一篇: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