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项下常见不符点处理

时间:2022-08-27 06:59:00

信用证项下常见不符点处理

受益人特别是从事外贸业务及单证的人员应特别关注信用证项下常见不符点。

由于种种原因,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符点,从而给信用证中的受益人带来巨大的危害:轻则扣去不符点费用(一般不超过100美元)或不能从银行取得融资等,重则不能收回货款。信用证项下常见不符点

出口方无法更改的错误

出口方无法更改的错误,是指与信用证本身有关,并当出口方受益人发现错误后也没有办法更改的错误。如当受益人将单据交到信用证指定的银行或议付行时,信用证已过“三期”,即装期、效期、交单期,或单据的货物描述与信用证不同等等,此时需要修改信用证有关条款,如延长“三期”、修改货物描述等等,而受益人无法更改。

受益人或出单人疏忽造成的差错

这类错误通常是由受益人粗心大意造成,如由于受益人疏忽,其出具的发票、装箱单的总数量、毛重、净重相互不一致;或由于船公司的疏忽,其出具的提单内容与其他单据不一致等等。

技术错误

是指由于制单人员不了解国际惯例、缺乏有关业务知识等而出现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6种:

发票的抬头与信用证不符

信用证要求发票抬头做成指定人(MADE OUT IN THE NAME OF……、ISSUED IN THE NAME OF……),被错误理解成发票的出单人。

检验证日期迟于提单(除非另有规定,一般应该早于提单)。

提单不符

(1)提单更改后未加小签。

(2)没明确显示承运人,用含糊的“承运人如上”

(CARRIER:NAMED ABOVE)来表达;签字人不表明身份,签字人身份自相矛盾,既是“承运人”(CARRIER),又是“承运人的”(ON BEHALF OFCARRIER)。而事实上,提单上承运人正确的签字方式有如下4种:

(3)收妥备运提单(RECEIVED B/L),未加“ON BOARD”及装船日期。

(4)在船名、港口前有“预期”(INTENDED,PRE-)字样,未在提单上另外批注船名、港口。

(5)“转运”用字不当:习惯用“VIA”(经由)来表示“转运”,实际上应该规范的用“TRANSHIPMENT”来表示。

(6)需区别“转运港”(PORT OFTRANSHIPMENT)和“卸货港”(PORT OF DISCHARGE)的含义,两者不能混用。

(7)需区别“地点”(PLACE)和“港口”(PORT)的不同含义,如“PLACE OF RECEIPT”表示“收货地”而非“装运港”(PORT OFLOADING),“PLACE OF DELIVERY”表示“发货地”等等。

(8)注意提单的种类区别,有的信用证规定“运输行提单不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提单表面注明为“HOUSE BILL”、“FORWARDING BILL OF LADING”的均不符合规定。

(9)未表明提单正本的份数(NUMBER OF ORIGINAL),提单一般“全套”(FULL SET)为3份,但也有少数信用证“全套”不是3份,需要根据信用证规定和实际情况注明和提交。

(10)提单没有“正本”字样或“正本”的表达有争议,“正本”应该是“ORIGINAL”,但有的提单使用“FIRST ORIGINAL”、“SECOND ORIGINAL”、“THIRD ORIGINAL”来表示“正本”概念,很不规范,在实务中屡遭开证行拒付。

溢短装掌握问题

如信用证规定总金额、数量可以多装或少装5%(5%MOREOR LESS),是指在总金额、数量不溢短5%的前提下,每个款式(STYLE)不能溢短5%,不能存在有的款式超过或低于5%以上,否则是不符点。

航空运单不符

(1)如信用证根据UCP600开立,要求“实际发运日”(ACTUAL DATE OF DISPATCH),空运单的出单日期不能代替实际发运日,必须在航空运单表面重新批注;如信用证根据UCP600开立,根据其第二十三条“表明出具日期。该日期将被视为发运日期,除非空运单据载有专门批注注明实际发运日期,此时批注中的日期将被视为发运日期”。

(2)空运单也必须明确注明“承运人”(CARRIER)。由于航空运单不是物权凭证,其要求往往被受益人降低,在大多数空运提单中,仅仅加盖了航空公司的章,未注明“承运人”,因此被开证行拒付的情况较为严重。

保险单日期迟于提单

应该不迟于提单或为同一天。另外,必须明确注明保单的份数(NUMBER OF ORIGINAL),并全数提交(因原有国际惯例没有这样的要求,出口方受益人容易疏忽)。信用证项下常见不符点的处理

对于第一类错误,即出口方无法更改的错误,为了减少损失,避免收汇风险,最好请申请人要求开证行修改信用证有关条款;对于第二类错误,即受益人或出单人疏忽造成的差错,只有通过提高业务经办人员的责任心、认真仔细地办理业务才能避免错误;对于第三类错误,即技术错误,业务经办人员只有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学习并掌握有关的国际惯例、国际商会有关文件才能避免,对于已发现的错误需及时更改。

上一篇:旅游地产的制胜法宝 下一篇:活跃在健身房的百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