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现代诗歌鉴赏技巧与诗歌教学

时间:2022-08-27 04:57:22

新课标下现代诗歌鉴赏技巧与诗歌教学

摘 要: 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有了明显增加,这意味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社会地位得到了重新审视。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语文教师带有功利性,加之诗歌鉴赏题又多考查古代诗歌,因此现代诗歌的鉴赏便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盲点。本文从看作者、审题目、整体把握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等五方面谈谈引导学生掌握现代诗歌鉴赏技巧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 鉴赏 技巧

现代诗歌,或称现代诗、新诗,通常也包括翻译的现当代外国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有了明显的量增加,且内容不同、风格迥异,这意味着现代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取向、社会地位得到了重新审视和切实回归,诗歌鉴赏也成为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考查点。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存在,多数语文教师带有功利性,加之诗歌鉴赏题又多考查古代诗歌,因此现代诗歌的鉴赏便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盲点。多数学生平时对现代诗歌的学习仅止于诵读,根本不能达到鉴赏的程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了解诗的表现方法和语言特点,逐步学会鉴赏诗歌。其实,诗歌鉴赏题一般从对字词的理解、作品的风格和内容方面考查学生,如果教师平时对学生有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考试时学生也就不会总是困惑不解了。

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技巧。

一、看作者

大凡有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清丽、或哀婉、或豪放、或沉郁,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例如:著名诗人艾青,虽出身地主家庭,但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对人民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目睹了祖国的满目疮痍。抗战爆发后,艾青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精神,激发了诗情,抗战期间是他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了解艾青的这些人生经历后,我们便不难认识艾青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了解艾青的这些人生经历后,我们便不难认识艾青诗歌的特点:抗战前的诗歌表达其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战期间的诗歌则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为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息,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读其《黎明的通知》,我们便不难体会到诗人向往光明、歌颂光明的可贵热情和高度责任感,以及其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

二、审题目

有些诗歌的题目就暗示了所写的内容,学生通过审题,可以了解诗歌的大意。

例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少男少女不仅是新生命的代表,更是热爱追求新生活,勇于塑造自我的形象代表;“歌唱”是喝彩的意思。因此,这首诗表达的就是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把握意境

把握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读一首诗,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意境的营造离不开具体的意象,因此要从诗的意象营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即诗歌的主题。以席慕蓉的《乡愁》为例:诗歌中的意象“笛”“月”,无不渲染着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古人的“羌笛何须怨杨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诗句中的“羌笛”无不渲染着离愁别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月”也在诉说着诗人对家乡、亲人、故国的思念。因此我们就能深切体会到《乡愁》中诗人那一腔深沉浓郁、永远都挥不去的思乡之情。

四、品味诗歌的语言

古人是非常注重锤炼语言的。唐代卢廷让就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更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传诵至今。分析鉴赏诗歌,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意境外,还要对重点词语悉心体味。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或工巧或典雅;或明快或深沉;或轻灵或凝重;或热情奔放或委婉含蓄。但每一首好的诗歌语言都讲究精练、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例如《纸船――寄母亲》中的诗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其中“叠”这一动作,不是随意的,而是“含着泪”的,这三个字就将女儿对母亲的眷恋、思念流诸笔端,这一小小的例子足见诗歌语言的精练。

五、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记叙往往明确过程,描写使对象更为具体生动,议论抒情往往点明主旨。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如《纸船――寄母亲》一诗,前两节运用记叙、描写,叙写了叠纸船、抛纸船的过程,蕴含了对母亲的思念。第三节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象直接抒情,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状态,让人怆然不已,这是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二)修辞手法。现代诗歌中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设问、对偶、反问、排比。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可帮助读者更明确地理解意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主旨。例如:余光中在《乡愁》中将“乡愁”比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读者就更深切地理解四个意象寄托的一种情思――乡愁,从而更好地把握主题。

(三)表现手法。现代诗歌中常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衬托、象征、引用典故。例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第一节中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像天上的明星,就自然地把二者联系起来,并用“比喻”把这种联想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而对牛郎织女新生活的想象,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必须多读现代诗歌,我们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力于朗读、背诵,少做无谓的分析。也只有平时注重对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对现代诗歌鉴得准、赏得真。

参考文献:

[1]杨东增.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02).

[2]万禾主编.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07.

上一篇:深挖内涵意蕴,增强文言散文教学质量 下一篇:高中《语文读本》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