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

时间:2022-08-27 03:33:5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袭来,让教育教学这一块净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语文教学也在这变化中揭开了新的篇章。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再适应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权威与被动的关系,教师与教材不再是占有与传授的关系,学生与教材不再是接受与涂鸭的关系。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呢?这就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受到熏陶,得到振奋、享受;知识上得到充实,整体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使我们清楚地明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一直给学生的感觉都是的枯燥、古板的,使学生学之无味。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的课堂环境,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变得宽松、自然、愉悦。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优化我们的课堂,让课堂“趣”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呢?这首先要认识清楚“趣”的主体是谁,即让谁感到有趣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学生便是这“趣”的主体!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主动地与教师、同学、教材的意义交往,全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目标的达成:人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

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

对于一年级,面对着年幼无知,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时,我对他们充满了爱意,我不歧视他们中的任何一员,而是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童稚的语言去感化他们,尽量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尽量去包容他们,尽量让他们干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尽量不扭曲他们的性格,我要让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做到让学生敢想敢说,而且勇于尝试和实践;让他们的思维没有定式,尽量地辐射开去。孩子们的思维活跃,善于想象和联想,而这正是创造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让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无拘无束的飞翔,才有可能培养和发现他们身上潜在的创造的萌芽。这一年来,孩子们在快乐中健康活泼的成长着,少了点傻气,多了些可爱。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去设定我们一堂课的标准。但在预设目标的时候,不能机械地去套用标准。应该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三维目标不是三维分立,而是三维统一。当然,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的目标,不是某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每一节课中有机地渗透。现在常见的问题是,有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有些老师要求学生默读时,既没有明确的目标,又缺少方法的指导。实际上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段,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

教师应研读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提出适合的要求。教师要不断追求教育的合理性,常常追问自己“我这样安排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吗?”“这样安排教学符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吗?”“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吗?”“我为什么要达到这一目标?”等问题,并将这些观念运用到教学中去。

三、创建开放式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要尊重学生的的人格,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对待,充分挖掘其潜能。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新的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语文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不断地激发更换,深化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语文教学必须同整个社会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在教学中应跳出传统的老师一张嘴讲到底的教学方法的束缚,要注重教法求新、求趣,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定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创新学习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学活动中要开放课堂,教学应该没有指令性,由学生凭借学习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这无疑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实现了学生由“要我学”的角色为“我要学”角色的转换。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认知结构、用自己的独特视觉来审问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胆诘问任何现成的东西。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另辟蹊径,勇于创新。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延伸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不可越俎代疱,避免完全依赖于标准答案,应让学生去讨论,适时加以点拨,使学生获得“质疑而后答疑”的。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好“配角”,要起好主导作用,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的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 “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的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五、教法另辟蹊径,力求更具效果

教学方法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根据课文内容,巧妙地设计课堂结构,是高效教学的主要方法。前几天我给六年级的学生上古诗《游子吟》,我总感觉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太优越,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对父母的关心、照顾、呵护完全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根本就不能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更谈不上体贴、孝敬了。怎么对他们进行引导呢?我突然想起女儿上初一时回来告诉我的一堂课。那天,她一进门就兴冲冲的说:妈妈,你猜潘老师今天叫我们背一袋沙子去学校干什么了吗?他竟然让我们把那一袋沙子绑在身上,然后站着上了一节课,上完后要我们畅所欲言,我们好多同学都说这节课太有意思了,虽然个个累得腰酸背疼,不过,大家终于体会到了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看到女儿意犹未尽的样子,我肯定的想,潘老师的这堂课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好的东西怎么不资源共享呢?于是,我也效仿了他那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没有按通常上古诗的步骤,给学生分析每一句诗的意思,只是让学生在腰上绑一袋五斤左右的沙土站着朗读一遍古诗后,就跟着录音深情地学唱《游子吟》这首歌,课后自由写一篇感受。结果,有学生写到:“四十分钟的‘妈妈’体验,我知道了妈妈生育孩子太辛苦劳累了,从现在起,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还有学生写:“我一边唱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边想着妈妈为我做的每一件事。我感觉,此刻,五十多颗'寸草心'正在生根、发芽……”读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体会,我深感欣慰。原来,有时巧使一招,竟比慷慨激昂地讲大道理还要管用,学生更乐于接受。

六、合理的教练,将训练变得更有效

“训练”一词似乎与“僵化、机械、应试”等联系在一起,差不多被我们语文教师遗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实践”。当然,“实践”比“训练”更加宽泛,也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我以为如果语文教学不进行言语的训练活动,那么就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科学、恰当的语文实践活动生长起来的。而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训练”,有教师的科学的“训”、学生有效的“练”,语文教学就有了“质”的保障,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才能有“质”的提升。

比如,三年级《小露珠》一文要求学生读一读含有“越来越”的例句,然后练习说话。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教材,发现两个例句中所含的“越来越”是有区别的:“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这里的“越来越”是指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发生了变化;“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了。”这里的“越来越”是指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了,另一个事物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所以,简单地让学生运用“越来越”说一句话,仅仅满足于“太阳越升越高”这样简单的句子,就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必须进行有层次、有坡度的有效训练。如: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一段话,让其他学生听他每次读有什么不同。学生就会发现这位同学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更流利、更有感情、声音更响亮、更自信……这时候,再让学生运用“越来越”说话,学生就能将这些变化用“越来越”这个句式串联起来,内容丰富了,语言也丰富了。进而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学生会说自己练习书法的时间越长,字就写得越漂亮;自己学习越用功,成绩越好……“越来越”就不再是书上的词汇与句式了,而变成了自己生活的工具。这才是真正的训练,才是真正的发展。而流于肤浅,或者流于“走过”的教学,永远是在低水平上的简单重复,又怎么称得上是“有效”呢?

七、明确评价作用,确保评价有效

我们提倡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由是,我们看到许多语文课上,教师一味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不加评判地肯定、赞许学生的发言,似乎只要学生说的,都是对的,所谓个性化理解。我却不以为然,学生固然可以从自己的视角作出各自的解读,而教师必须要有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在学生说错、解偏的时候,要作出明确的评判,艺术地告诉学生。我想,这是教师的应然职责,尊重,但不放弃教师的指导,这才是真正的尊重。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含糊其词,必须高屋建瓴地给予学生必要的指点,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往深处走一走,看到更美的风景,获得更加丰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这也好那也对,不辨是非,不明好坏,这样的教学不仅是低效的,更有可能是负效的。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这样的课堂教学应具有学生个性发展的张力,生命成长的活力,精神家园般的亲和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能通过教师精心创设各种情境,使知识能够以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出现,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发展,进一步达到教学和谐统一,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初探 下一篇:用“心”管理,用“爱”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