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意义

时间:2022-08-27 03:03:45

浅谈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意义

[摘 要]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及企业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中,会计准则中运用价值一方面可以合理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决策者提供预期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是未来我国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运用

公允价值的运用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大量公允价值的计量,突显了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重要地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含义及其运用

公允价值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来讲,公允价值是指各种条件下的合理价值,也就是说是对各种条件下的合理价值的概括,广泛应用于与估值相关的各个行业或专业。狭义来讲,公允价值是指在特定的行业或专业中在某种条件制约下的合理价值,是一个专业术语,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即为狭义的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因此,公允价值亦称为公平价值或公允市价,是一项资产或负债在现行交易中在自愿双方之间,不是强迫或清算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原则主要运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公允价值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的摊销价值中,投资性房地产是指能够单独计量或出售的,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会计准则中允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分别是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在成本模式中,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但是如果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存在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能够提供充足的待估房地产相关财务会计资料,该资产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第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初始确认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均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在后续计量中,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是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同时,企业为了规避管理风险,或者消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不一致,可以直接制定某些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第三,对于企业债务重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其中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两种方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当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非现金资产由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债务人将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将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同样,企业以将债权转为股权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时,转让的股权按公允价值为价格,债务人应将股权公允价值与其实收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享有的股权公允价值确认为长期投资。

第四,针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以采用公允计量模式。如果参与企业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的,且企业合并是通过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其合并成本即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付出的资产、发生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的意义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模式,比较符合经济发展环境和企业的交易行为,因此,会计准则中使用公允价值有重要意义。

第一,公允价值的运用满足了会计目标的要求,能够合理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报告的作用是要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等有关的会计信息,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的价值变化较大,传统的成本计量方式只是简单的反应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的历史价值,与现时价值有一定的差距。公允计量模式通过引入现金流评估方式,不仅能够真实的反应其现时价值,而且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成果的变动信息,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公允价值的运用符合资产计量的定义,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预期经济价值。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因此,资产的本质不仅仅是企业目前所拥有的资源,更是要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且资产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公允价值强调资产的现时价值和预期经济利益,体现了资产的价值。

第三,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未来我国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新兴的经济活动事项越来越多,尤其是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在这些金融创新活动中只产生合约的权力或义务,没有实际交易的发生,但是这些交易已经对交易双方的经济资源产生了影响,传统的会计计量方式不能确认其影响,而公允价值只要交易双方是在无干扰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不论业务是否发生,只要经过双方同意后即可产生一个价值,因此公允价值可以对创新金融活动产生的权利、义务进行计量,是未来我国企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计量方式。

虽然公允价值的应用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市场状况和企业行为,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改革的过程中,资产和负债市场都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因此,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持谨慎态度。

参考文献:

[1]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会计研究,2008;4

[2]朱玲.基于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经济论坛,2006;2

[3]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会计研究,2006;5

[4]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研究,2007;5

[5]张清芳.公允价值的本质及意义探析.经济师,2007;7

上一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强化核算单位财务管理 下一篇:浅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