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景观设计中的虚景表现

时间:2022-08-27 12:53:00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虚景表现

摘 要:在当今景观设计中实景往往成为景观设计的主体,而更有意境的虚景设计往往被忽视掉,我们在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妙之处就会发现,其精神内涵不仅仅表现在的园林实体景观之中,反之更多的是通过虚景景观才表现出其特有的气质。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依靠实景形态的塑造,我们也要注意到由实景衍生出来的声,光、色,味等虚景景色所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关键词:景观设计;虚景;设计手法

1 景观要素概述

景观要素一般分为实景要素跟虚景要素,所谓的实景要素是指地形、水、植物等自然要素;同时还包括铺装、设置、植物、园林构筑物等的人工要素。虚景要素是指实景以外的,没有具体的色彩、形态,但却存在于景观环境之中,能够被人所感知的,可以被景观设计师加以运用和改造的,最终可以达到某种景观效果的基本元素。如光影、声、香、云雾等。虚景是通过人的感官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中,因此,虚景关系到人对景色的欣赏。虚景需要实景烘托。

景观中的“虚景”与“实景”的相互依存互为存在条件的。没有实景,虚景便失去了物质载体。没有虚景,实景则缺乏灵气。虚实空间上的对比变化遵循着“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规律,因地而异,变化多端。有的以虚代实,用水面倒影衬托庭院,如颐和园的昆明湖,既扩延了整体园林的规范,又使万寿山丰富的景点不显拥塞。有的以实显虚,在墙体上开凿漏窗,使景区拓延、通透,富有灵气。

2 景观设计中虚景的构成形式

2.1 光影

光,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在景观设计中能被设计师利用并加以设计。光非常神奇,如果没有光,世界将会是一片黑暗。不同的光线给人不同的景观效果,比如日光,是光明的象征,展现阳光力量之美。不仅带来生命,更是重要的造景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山石竹木,建筑亭台在阳光的照射下,其阴影变化多段,显得格外真切。置身其中,心情格外舒畅;月光皎洁,展现阴柔之美。其形态会让人产生出丰富的联想。它是营造景观设计虚景的重要表现形式。圆月,给人美满团圆之感。弯月,会让人联想到与其形态相似的弓。

光影效果在营造水景氛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诗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就将影子写活了。如果能以这种敏锐的视觉感悟来感受景观,那么,在实体要素之外,又会增添了一道风景。苏州拙政园景观里,利用倒影展现的美有很多,甚至有一影成名的景观,并成为园内著名的景点,供游客们欣赏游憩。比如倒影楼和塔影楼,塔影楼建于池新,为橘红的八角亭,亭影倒映水中就像塔一样。蔚蓝的天空,明丽的日光,荡漾的绿波和红色的塔影整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巧妙的叙事组合,增加了层次,丰富了景观,也达到了拓展空间的目的。

2.2 声音

声景,即环境中的音乐。在环境中,从审美角度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可以分为风声雨声,鸟声,把这些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里面并加以设计,会大大增强景观的感染力。响度,音色和音调是声要素的基本特征,声音的大小就是声音的响度,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声音的响度。声音的高低是音调,是由频率决定。音色指声音特有的特征。在景观设计声音的成景过程中,这三大特征就起了决定的作用。

音乐总是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大自然的声音也是如此。声音最为婉转多变的要数鸟声。有时鸟儿在唱歌;有时鸟儿在说话。如果鸟声、泉声能够完美的结合,会合奏一曲天籁之音,在青嶂白云间回响。如果景观中再有些琴声悠扬,这种背景音乐令人如入仙境,这种感觉在优美的园林环境中尤为强烈。窗前小桥流水,隔水对着假山小亭,东墙下幽篁弄影。

声音具有制造悬念,引导空间的作用。如果景观设计中有优美的声音,会引起人么的注意力,使人们会不自觉的往声音的方向而去。通过模拟自然界优美的声音,来营造美妙的意境来引人入胜。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用拟声来创造美妙意境的比比皆是,比如扬州个园南面墙上有24个洞口,一旦有风吹过,就如同北风呼啸的冬天,一次来表达个园里“冬天”的氛围。

2.3 色彩

不同的颜色给人以不同的色彩感受,色彩与视觉发生联系,从而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景观中色彩可以被看作是情感外空间的氛围象征,鲜艳的色彩给人以轻快,欢乐的气氛,深暗的色彩给人郁闷的感觉。景观中植物的色彩最为丰富,而且色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显示出不同的季相,从而使景观在不同的季节,显示出不同的景观特质,丰富景观的时节性。

景观设计师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色彩要素,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景观节点使用不同的颜色,便可以形成流动性的景观。比如说,春季用粉色的桃花,夏天用白色的荷花,秋天用红色的枫树,冬天用白的美化,在同一个景观中,通过种植不同的植物,让他们在各个季节中显现不同的颜色。这样,不仅可以使景观变得丰富起来,而且可以让每个季节都有景可以欣赏。

总之,植物的色彩足以影响设计的多样性,统一性,并能充分表现空间的情调,因此,采用更为丰富的色彩或者延长花期,令植物配置在四季都具有魅力,使植物在室外空间设计中充分发挥其观赏功能,以达到设计的目的。

2.4 气味

气味是园林景观中实体要素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气味要素是要依靠嗅觉识别的,以植物体所散发的芳香为主要表现手段,应得到关注。气味景观要素概念的提出是必要的,是指在景观设计中能给人带来愉悦感觉的气味。其实早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很关注具有芳香植物的种植,特别是在皇家园林中。

嗅觉给人带来的感觉是非常奇特的,虽然嗅觉在景观设计中所带来的感觉没有听觉,视觉那么明显,但是有研究表明,嗅觉给人带来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他能让人回忆起过去的感觉。所以,气味能够创造一个有记忆性质的景观空间。

3 景观设计中虚景的表现手法

3.1利用景观空间形式营造虚景意境

众所周知,土地和面积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丰富人们的视觉内容,对景观中深度和广度进行扩大,从而在无形中使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曾提出:巧于因借,精在体艺的创造原则,这正是告诉后人,要巧妙运用借景的设计手法。扬州的“钓鱼台”,在瘦西湖上金山之西,是一座三面临水的方亭,亭内四面墙上开门洞,临水三面为圆形,近岸处为方形。从亭内远眺,湖上的莲性寺白塔和五亭桥分别映入两圆洞门内,构成了极空灵的一幅画面,到此游玩的人常感到奇妙无比。开门、设窗莫妙于借景,此正是借景。游览中国古典园林时,不难发现借景形式有借声,借光影,借芳香等,当然,借景是有原则有选择性的,并不是胡乱借鉴的。总之“借其精华,舍其糟粕”。

框景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得到完美的呈现。苏州园林,即使没有亲临,也可以从无数的摄影作品里感受到其特有的江南风情。一个个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器,把魅力的风景“装裱”起来,让游客们置身在图画中,达到园景好似绘画,游园犹若赏画。框景有二种构成形式,一种是设框取景,另一种是对景设框。设框取景,就像照相一样,预先有一个固定的框,然后借框得景。对景设框,就是面对魅力的景色,在它对面设框,将其收入框内。苏州拙政园中有一小轩,名“与谁同座”。轩依水而筑,构作扇形,轩内有一扇面小窗,窗外 翠竹数竿,有若图画。在园林中园窗除扇面之外,常用的还有圆形、方形。拙政园“梧竹幽居”亭,四面均设有圆洞门,犹如四幅图画。

漏景手法是在框景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景色前有稀疏之物遮挡为“漏”,在景观中经常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隙、山石环洞等形成若隐若现景观,通过他们的空隙观赏 美丽的景物。与框景的区别在于,框景是景色清楚,漏景比较含蓄,若影若现。增加景色的趣味,引人入胜。

3.2 与山水组合营造景观虚景

山与水一直是景观虚景的精髓部分,是景观风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山水是景观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因此设计师善于把景观放置于山水之间,以丰富景观画面。在营造景观虚景时,山离不开水,水离不开山,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完美的景观虚景景观。

山水是景观的基本素材,山水结合,绿水青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在没山没水的地方造景是不会好看的,更谈不上虚景的创作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大到皇家园林,小到私家园林,都可以发现山和水。通过自然山水塑造景观的虚景有很多的例子。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万寿山和昆明湖为都是自然山水,它们有机结合,相互作用,营造景观虚景。万寿山在昆明湖的倒影已然成了园中亮点。

理水是构筑风景景观的基本方法。因地制宜,灵活利用水资源,可为景观增光添色。也是营造园林虚景的基础。在景观设计设计中,创造合适的水景,可形成宜人的景观。理水成景,形式丰富多样,没有固定的形式。根据需要可自由选择。通过叠山理水营造园林虚景是指利用山水巧妙塑造景观,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如寄畅园的“八音涧”就是通过叠山理水的手法营造园林虚景,给人带了听觉上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

3.3 与植物组合营造景观虚景

植物配置中的色彩组合,应与其他观赏性特征相协调,植物的色彩应在设计中起到突出植物的大小和形态的作用。如将一株植物以大小或形态作为设计的主要景物时,同事也应具备夺目的色彩,以进一步引人注目。鉴于这一特点,在植物选用和配置时,一般应多考虑夏季和冬季植物色彩搭配,因为他们占据着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花朵的色彩在秋季虽然丰富多彩,令人难忘,但其寿命不长,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对植物的选择和布局,只依据花色和秋色叶,是极不明智的。在夏季,最好是在布局中使用一系列具色相变化的绿色植物,使其在构图上有丰富层次的视觉效果。

植物的香味一年四季络绎不绝。春天有幽兰,夏天有荷花,秋天有桂花,冬天有梅花。大自然赋予了美妙丰富的香味,我们要在景观设计中充分的利用,提高对芳香植物的利用率,不辜负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芳香植物应用于景观中,可以营造出芳香的大环境,达到视觉美和芳香美的完美统一。芳香植物的搭配要注意空间的大小,统一花期的植物要注意控制,防止香气混杂,是人不舒服。搭配时还要注意有毒的植物。

3.4 与构筑物组合营造景观虚景

建筑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空间场所,而且也是虚景营造的场所。建筑根据人们的活动的功能要求而建,具有很多种形式,例如亭台楼阁轩。景观中的建筑可以分为通透的和封闭的两种主要形式。

封闭形式的建筑,具有不宜扩散,凝聚力强的特点。中国古代琴室的构造多采用这样一种封闭室的建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凝聚响声来营造虚景,从而达到琴声萦绕,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的境界。同样,这种形式的建筑还能通过聚集香气来营造景观虚景。

通透的建筑,其围合性跟凝聚力相比封闭的建筑形式要弱。景观中的亭就属于通透性较强的建筑。以这种建筑构筑琴室,能得到与前者不同的虚景效果。在此处弹琴,琴声会随开敞的空间扩散之室外,音效也会变得越来越弱,庭院清静、幽深、雅致的环境浑然一体,也能营造出独特的虚景。如果把建筑本身作为景观的观赏点,那么带给人们的感受也是极其美妙的。处在不同地点的建筑可以产生不同的虚景。比如位于河流周围的建筑,能产生倒影之美和烟雾朦胧之美。

4 结语

中国传统园林的所追求的意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往往很难体现出来,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忽略了虚景的表现。景观设计中的虚景的表现对丰富景观层次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合理安排虚景要素,才能真正领略园林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 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

[2]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和空间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3] 罗伯特霍尔登.环境空间――国际景观建筑[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4] 周岚.城市空间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 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6] 肖磊.声光电在园林中的应用[M].北京林业大学,2005.

上一篇: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 下一篇:浅析信息设计中的字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