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27 11:05:33

高速公路隧道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摘要:介绍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的施工过程,对CRCP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有利于CRCP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隧道,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Tunnel Collapse of Mt. Phoenix /LIU yongzhi (The First Construction Division Co.Ltd.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Chongqing 401121, China)

Abstract: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of CRCP in detail, is beneficial to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CRCP.

Key words: Tunnel;Continuous reinforcement;concrete pavement.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普通混凝土路面耐久性是困扰混凝土路面的一大技术难题,通车运行后路面断板数量不断增多,造成路面平整度较差,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度,缩短使用寿命,长期效益较差。

连续配筋路面(CRCP路面)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承载力高、耐久性好、养护费用低的优点,作为高性能混凝土路面的一种重要类型,同时也具有裂缝控制、钢筋安装定位、上下层混凝土连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近年来仅在个别省市高速公路得到了应用,未能在施工条件较好的洞外大面积推广,在隧道工程、尤其是在长大隧道中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

2工程概况

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平遥~榆社段宝塔山隧道,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境内,隧道左洞长10191.696m,右洞长10479.611m,全隧设3个斜井,隧道右线路面设计为超重载车道,隧道左线路面设计为重载车道。隧道通车后运输较为繁忙,为增强隧道路面耐久性,避免出现传统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断板,降低后期运营期间的维修整治费用,延长隧道路面使用寿命,并减小维修对运营的影响,右线路面变更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厚度由原来30cm变更为28cm。

榆平高速宝塔山隧道右线设计为特重车道,采用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为28cm厚CRCP。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为5Mpa,纵向配筋率为0.61%,纵筋采用Ф16mm间距12.5cm,横筋采用Ф12mm间距50cm。路面施工分超车道3.75m和行车道4m两幅摊铺。CRCP面层按钢筋网片布置位置分两层(下层19 cm+上层9 cm)进行铺筑。见下图1《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示意图》。

图1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示意图

3施工技术特点及工艺原理

基本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与传统混凝土路面相比仅在钢筋网加工、安装和混凝土浇筑、振捣等环节进行了创新,基本工艺成熟,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针对性强,施工质量高。针对CRCP路面的配筋特点,混凝土分上下两层浇筑,并在摊铺上层砼后对下层进行二次振捣,使上下两层混凝土更好地融为一体,提高了混凝土上下层接茬面的施工质量;钢筋集中加工预制成网片,实现了现场快速安装绑扎,即减少了现场人工安装时间,又缩短了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时间间隔,钢筋和混凝土施工质量都得到了保证。

路面采用水灰比较小的低坍落度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从根本上减少了混凝土干缩,减少了裂缝的出现,提高了混凝土施工质量。

由于路面配筋位于结构层中上部,混凝土分两层浇筑,利用低坍落度混凝土浇筑振捣粗平后顶面几乎不再下沉的特性,严格控制下层混凝土顶面标高,在下层浇筑后直接安装钢筋,实现钢筋准确定位。

每层混凝土采用循环递进浇筑施工,循环长度与钢筋网片长度相匹配,减小上下两层混凝土龄期差,增强上下层混凝土的整体性。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施工工艺流程

图2隧道连续配筋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操作要点

4.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隧道CRCP路面混凝土设计要求抗折强度不小于5MPa,塌落度30~50mm。考虑到运输产生的坍落度损失,设计塌落度确定为:出机50mm,入模10-30mm。

2)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就近选取合格原材料,经过设计计算,确定配合比如表1所示。

表1隧道CRCP路面配合比参数表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每方用量(kg) 备注

水泥 P・O 52.5 376

河沙 河砂、中砂 734

碎石 4.75-31.5 mm 1251

水 饮用水 139

外加剂 UNF-1高效减水剂 3.76 兼有引气作用

4.2.2下承层验收

基层施工完成后,按照规范要求检查强度、几何尺寸、平面位置、高程等项目,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破损基层的处理:将破碎的基层清除干净,采用Ф12钢筋按10厘米的间距制作网片,铺设于破损部位,网片边缘应超出破损边缘1米,并用同标号混凝土进行修补。

对路面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方必须进行凿除,确保路面厚度、宽度。

4.2.3试验性施工

路面正式施工前,按照程序进行试验性路段施工。长度不小于400m,按照审批的资源配备组合方式和工艺参数组织施工,用以验证工艺参数和施工参数的合理性、科学性,根据试验性路段的施工结果,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和施工参数,形成最终施工方案。

4.2.4测量放线

1)在隧道基层上进行施工放样,为方便现场模板高程检测,每5m测一个断面,ZH/HZ、HY/YH、QZ及边坡点等特征点加设一个断面。

2)每断面采用全站仪测设左、中、右三个点,并将测设结果向作业人员和现场工程师交底,以便控制现场模板安装误差,保证路面线型。

4.2.5模板加工安装

1)模板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槽钢加工,槽钢高度与路面厚度相同;使用前应采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确保顺直,无变形。

2)为保证槽钢与槽钢之间的接缝平顺,拆模后无错台,在槽钢两端焊接两根5cm长的φ30mm钢管,槽钢就位后,对齐钢管并内穿圆钢固定。

3)作业人员沿测量组放出的边线立模。通过在基层上设置锚固钢筋,并利用木条、调整螺栓等对模板进行加固。模板加固形式见图3。

4)若基层标高低于设计值,可在模板下采用相应高度的木块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用砂浆堵塞缝隙,防止施工路面混凝土时出现漏浆,同时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

5)模板安装完毕后,测量人员校核模板标高和坐标,核准后进行加固,要求线形顺直,不得有松动、模板连接处不得有错台。

6)模板定位尺寸满足要求后,均匀涂刷脱模剂。

图3路面模板加固方式示意图

4.2.6下层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隧道洞口自动计量拌和站集中生产,采用农用车运输。

2)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做好混凝土遮盖。

3)路面分幅施工,每次施工长度综合考虑混凝土生产与运输能力、混凝土凝结时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等因素,但不得小于400m。

4)考虑到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下层混凝土未初凝的技术要求,下层混凝土采用循环浇筑施工,结合钢筋的安装作业时间,每循环长度控制在4.25m左右(首次4.7m左右),循环长度与钢筋网片长度相匹配。循环施工步序见图4。

5)混凝土运至现场后,直接倒入工作面,然后采用小型挖机布料,人工辅助粗平后,采用排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每循环浇筑振捣后,排振后撤至该循环起点,人工找平,测量混凝土顶面高度,保证下层混凝土振捣后的厚度(19cm),确保网片设置位置准确。

6)由于混凝土初次振捣后仍将会产生少量沉降,人工辅助粗平后的高度应比设计厚度值高1cm。

图4隧道CRCP路面循环施工步序示意图

4.2.7钢筋网片安装

1)为钢筋现场快速安装,缩短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龄期差,加强层间结合,钢筋采用网片型式现场绑扎。

2)网片宽度与路面幅宽一致,长度为4.5m,网片集中加工。要求网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交叉点焊接牢固,无漏焊、烧伤现象。见图5。

图5隧道路面钢筋网片加工尺寸图

3)钢筋网片提前运抵现场,立放于隧道侧墙妥善保护。

4)每循环的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人工安装钢筋网片,与上一张网片进行搭接,搭接长度50cm,绑扎牢固。

4.2.6上层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农用车运至现场,小型轮式挖机布料,人工辅助找平,厚度满足虚铺厚度。

2)排式振捣器二次振捣,振捣深度应贯穿上下层混凝土,以确保接茬密实连续。

3)上层混凝土浇筑施工循环长度与下层一致。各道施工工序衔接紧密,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振捣,保持表面粗糙,不得产生明显浮浆,不超捣、不欠捣。

4)采用排式插入振捣器配合三辊轴机组进行振捣作业。由于插入式振捣器要穿透上层混凝土直达下层,振捣器极有可能会接触钢筋,因此,在网片安装后,应在两侧模板和混凝土表面标识出横向钢筋位置,以免振捣器接触钢筋。

5)排式振捣器在同一位置持续的时间一般为10~15s,然后排振前移50cm对准下一个钢筋网格继续振捣,排振振点布置见图6。排振过后,采用三辊轴均匀振捣。现场应配备手提式振捣棒,对出现的漏振区域进行补振。

6)排振上振捣棒不少于7个,且间距均匀,以确保振捣质量,并和钢筋横向间距匹配。

图6隧道路面上层混凝土排振振点布置示意图

7)二次振捣完毕后,三辊轴机组来回2-3次进行初平、提浆,完成本循环混凝土浇筑。

8)施工中断时,按横向施工缝处理。

4.2.7人工精平

1)三辊轴机组初平提浆后、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人工精平。人工手持4米铝合金刮杆进行精平,精平方式为横向找平、纵向找平、扇形找平,以确保路面平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精平过程中,不得洒水提浆;需要补料时,可从前方铲送混凝土,人工手持木抹子揉压至密实,不得采用砂浆补料,以保持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变。

3)初次精平后,再次在混凝土表面分别纵向、横向放置铝合金刮杆,检查平整度,对于凹洼处继续补料,再次精平。

4)经平整度检查合格后,再采用长度为80cm的木抹子二次收面,防止在表面水分蒸发后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

4.2.8微观抗滑构造

1)经过精平后,在路面混凝土表面水分开始收干时(施工后约1.5个小时),用双层湿润麻布进行表面拉毛。

2)麻布接触路面的拖行长度以1.0~1.5m为宜,麻布片宽度应能覆盖整个路面。

3)由2人分别从两侧缓慢牵引,形成表面微观抗滑构造。

4)麻布片每拉毛一次(4米)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妥善保管备用。

4.2.9早期养护

1)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养护时间一般为14d。养护期间应封闭该段交通,禁止车辆通行。

2)混凝土路面养生宜采用土工布洒水养生法,即在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土工布,并每天洒水数次保湿养生,确保混凝土处于保湿养生状态。

3)对于隧道贯通后形成较大“穿堂风”进行路面施工时,除采用土工布洒水养生外,还需加大洒水次数,必要时增设临时挡风设施,降低风速。

4.2.10宏观抗滑构造

1)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左右时,进行混凝土路面宏观抗滑构造施工。宏观抗滑构造采用纵向间距硬刻槽工艺,槽宽4mm、槽深3mm、槽间距1.5~2.5cm,采用普通刻纹机进行施工。

2)刻槽结束后,应及时将刻槽产生的泥浆冲洗干净。

4.2.11后期养护

硬刻槽完成后,应重新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

4.2.12接缝设置

1)CRCP路面设有纵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和胀缝。

2)纵向施工缝:在路面中部每50cm设置一根Φ16传力杆,连接相邻两幅路面混凝土。

3)横向施工缝:施工中断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采用平缝,以堵头模板封端,使混凝土面顺直,并与基层垂直。模板相应分为上下两层,使钢筋网片端头外露50cm,并采用1米长同型号(Ф16)钢筋进行补强。在原网片每两根纵向钢筋间加入一根补强钢筋,补强钢筋同样外露50cm。继续施工前,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凿毛露石,并洒水润湿。

4)为改善洞口附近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收缩位移作用,在洞门处设置1道胀缝并加设传力杆,将传力杆和接缝板采用传力杆支架和横筋架设,切缝槽内注入填缝料,防止雨水从渗入。填缝槽宽度25mm,深40mm。见图7。

图7胀缝结构图示例(单位:mm)

传力杆的一端,套以端头预留有空隙的橡胶管,采用传力杆支架沿道路中心线平行方向布设。传力杆支架用Φ12钢筋制作,将之与横向支撑筋焊接,防止施工中变形。传力杆长70cm,板厚26cm采用φ32圆钢,板厚28cm采用φ35圆钢。

4.2.13端部处理

1)复合式路段与洞外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相接时,其间应设置3m长的过度段。过渡段的路面采用两种路面呈阶梯状叠合布置,其下采用素混凝土过渡板,厚度为200mm。过渡板与连续配筋面层相接处设置直径25mm螺纹钢筋,长700mm、间距400mm的拉杆。

2)连续配筋混凝土板的起点、终点位置的板端,连续设置3道胀缝(加设传力杆),胀缝间距为5m,板块为钢筋混凝土板块。

4.2.14检验

施工结束后,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对CRCP路面各项指标进行检验。检查实测项目见表2。

表2水泥混凝土连续配筋路面实测项目表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弯拉强度(MPa) 抗折≮5MPa

2 板厚度(mm) -5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3 平整度 σ(mm) 1.2 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σ、IRI

IRI(m/km) 2.0

4 抗滑构造深度(mm) 0.7~1.1 铺砂法:每200m测1处

5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全站仪:每200m测4点

6 路面宽度(mm) ±20 抽量:每200m测4处

7 纵断高程(mm) ±10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8 横坡(%) ±0.15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9 钢筋网长宽(mm) ±10 尺量:全部

10 网眼尺寸、对角线差 ±10,15 尺量:抽查3个网眼

11 钢筋网高程(mm) ±10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5材料与设备

5.1材料

设计材料均为常规建筑材料,无需特殊说明。

5.2设备(见表3)

表3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表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排振 6~8根振捣棒 台 1 振捣

2 三滚轴机组 台 1 摊铺

3 轮式挖掘机 台 1 布料。宽度小于3米,360度旋转,轮式

4 混凝土刻纹机 台 1 路面刻纹

5 水泵 台 2 中央排水沟取水施工

6 洒水车 台 1 冲洗路面,施工用水

7 自动计量拌和站 HZS60 座 1 混凝土拌制

8 农用翻斗车 南骏 台 4 混凝土运输

9 钢筋加工设备 切断机、电焊机 套 1 钢筋加工

6质量控制

1)施工前应清除杂物,用高压水将基层表面冲洗干净,封闭交通。

2)立模后必须复测,确保模板标高及刚度符合设计要求。

3)基层顶标高低于设计的路段,用木块支垫,间距不超过50厘米。间隙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封堵,防止漏浆。

4)根据砂石料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

5)科学规划混凝土运输路径,缩短入模时间,减少塌落度损失。

6)采用技术熟练的工人,各环节施工一气呵成,减少施工停顿。

7)保证振捣棒数量、间距、振捣时间,以及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确保混凝土密实及接茬质量。

8)钢筋网在制作、运输、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管。

9)应配备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路面找平,铝合金刮杆长度不得小于4米,应每天检查其平整度,如有变形,立即更换。

10)找平施工应从多个方向进行,保证整体平整,找平时严禁洒水,需要时可从混凝土振捣处提取原浆。找平结束后,应用6米铝合金尺进行平整度检查。

11)养护期间应确保表面湿润,严禁车辆碾压。

12)刻槽之前,应弹出墨线,保证刻槽线性顺直,美观。

7安全环保措施

1)坚持班前学习、班中检查、班后总结,树立安全意识。

2)施工过程中应制定搅拌站、三辊轴机组等大型机械设备及其辅助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搅拌机内的清理必须有两个人以上进行,一人清理,一人值守操作台。关闭主电机电源,并在主开关上挂警示牌。

4)运输车应鸣笛倒退,并有专人人指挥和查看车后情况。

5)各种机械设备应有照明设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在施工中严禁非操作人员登机。

6)施工中严禁所有机械设备的司机擅离操作台,严禁触碰正在运转的机件。

7)施工现场必须作好交通安全工作,路口、模板、未施工的检查井等处应设置警示灯或反光标志。

8)施工机电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和看管,施工现场的电机、电线、电缆应设置在无车辆、人通行的部位,确保用电安全。

9)所有施工人员均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具。

10)所有施工机械、电力等操作部位严禁吸烟和有任何明火,摊铺机、搅拌站等重要施工设备上应配备消防设施,确保防火安全。

11)停工及夜间必须有专人值班保卫,严防原材料、机械、机具及零件失窃。

1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布置在征地线以内,并在周围进行绿化,以尽量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

13)做好生产、生活区的卫生工作,保持工地清洁,生活垃圾在指定的地点堆放。

14)施工、生活污水经过滤、沉淀达标排放。

8结语

连续配筋路面CRCP较普通混凝土路面能较好的克服路面断板、平整度差等常见缺点,具有效能高、施工简单、承载力高、维修工作量小、持久耐用等特点。它的应用对于特长隧道特重交通提高运行通车舒适度效果明显,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后期运营维修治理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 建设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

作者简介:刘永志(1981―),男,2006年6月毕业于石家庄铁到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工程师,现从事隧道施工管理工作

上一篇: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及其优化研究 下一篇:浅谈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