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演唱谈

时间:2022-08-27 06:08:12

高水平演唱谈

[摘要] 对于那些确实具备了好嗓子、好乐感、好表演能力的演唱者来说,演唱好一个段子也许较容易。但要唱好众多的艺术精品,并经得起广大观众的评头论足,就须不断加强演唱基本功的训练,更加全面地掌握艺术技巧和提高演唱艺术水平。

[关键词] 演唱技能 心理素质 演唱气质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041

高水平演唱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若不然就会事与愿违。笔者认为,最不可忽视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演唱作品本身应是精品

演唱作品,或是戏曲、或是歌曲、曲艺唱腔等,都是词与曲的结合。好的唱词应该或如诗如画、精语妙意,或铿锵悦耳、琅琅上口,或幽默诙谐、富于哲理,或朴实淳厚、感人肺腑。唱词即要精炼整齐紧凑集中,又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即要中心突出层次清晰,又要易于记忆便于流传。有了好的唱词,还必须有与此相匹配的音乐来表现它的风格、意境和主题宗旨,这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演唱作品。

好的演唱作品数不胜数,仅以戏曲唱段为例,有的唱词、音乐时而如诗如画引人入胜,曲调宽广舒展、亲切感人,抒发了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之情;时而铿锵、愤懑,表达了对法西斯和侵略者无比的仇恨之意,如现代京剧《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等等由景入情、情真意切,旋律一字一音缓慢深沉。还有的则是抒发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兽行、对国破家亡的痛不欲声之悲!唱词是字字血、声声泪;曲调是凄惨悲愤如控诉如呐喊!唤起民众、提醒后人!如:《提起敌寇心肺炸》、《雄心壮志冲云天》、《我爱你中国》、《我们是黄河泰山》等等等等辉煌大气、庄严雄伟。有的唱段意境深远,节奏张弛有度;有的唱段旋律深情而壮美,高亢嘹亮。热情的讴歌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雄伟气魄,鼓舞各族英雄儿女为振兴祖国的壮丽事业而献身。它是时代的号角,伴随着中国人民度过了几十年艰难困苦的岁月又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词曲绝配。它们都是经过无数前辈艺术大师的千锤百炼,无疑是真正不朽的声乐精品。只有这样类型的高质量精品才是高水平演唱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演唱者本身的自然条件

1、嗓音条件:演唱者本身嗓音条件的好坏,可说是成功演唱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个条件,因为它对于演唱水平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强的演唱者,对作品风格、旋律、音准、音乐表情等标准把握得准确;强弱节奏运用胸有成竹。推、拉、顿、甩、挥洒自如。

3、形象面貌:外貌形似、造型装束、动作表情要符合作品中人物的角色特征。

三、歌唱技能

有好作品是前提,然而能否真正唱好它们,还须看其演唱技能如何。这个问题绝非几页文字就能解决的,也绝非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就能很好够掌握的。这里所说的“好”,也只能是相对而言。对于那些具备了好嗓子、好乐感、好表演能力的的演唱者来说,唱一首歌、一段戏也许会容易一些。但要唱好众多艺术精品,并经得起广大观众的品头论足,就必须不断加强演唱的基本功训练,更加努力地掌握演唱技能,全面地提高演唱艺术修养。

1、良好的气息控制是演唱的一个关键

有人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唐朝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宋朝陈彦衡《说谭》中说:“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充分说明:气息是声音之本,是演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气息的冲击,声带就不会自动发声;没有深厚气息控制的能力,喉咙就不会发出具有超强表现力的声音。所以在演唱中,怎样运用好气息,做到声强而气不散,声弱而气不软,是演唱发声中的一个关键点。

2、把握好演唱中的换气

好的演唱者都很清楚,换气并非纯粹是演唱时的生理需要。换气是对整个作品中乐句的划分,也就是依据唱词和旋律所表现的感情和语势的需要,该连的地方一定要连起来,该断的地方一定要断开。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也正是由这些“连”或“断”的技巧工夫中表现出来的。非特殊情况勿在乐汇的中间或一字多音的连线上换气,这样会造成乐句的断气,唱词意思不明确等现象。因此换气技巧运用的好与坏,对一段唱腔具体情感的处理是否得当十分重要。

3、“字正腔圆”是优秀演唱的一个原则

“字正腔圆”的意义首先就是要看演唱者对语音知识和演唱的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运用能力如何,要做到:咬清字头、丰满字腹、收准字尾,是要有演唱发声的技术手段做保证的。如:

A、保持口咽腔部位整体感觉的一致性;

B、混合共鸣的畅通性;

C、过硬的气息支持的常规性。

我们传统的声乐艺术一直认为:“腔随字走,字领腔行”。这就是“字”与“腔”的关系。要使这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融合统一在演唱过程中,不仅要使之协调,并且使之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才能使演唱艺术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生机盎然,并且有无限的情趣和感染力。牢牢掌握住齐、撮、开、合、唇、齿、牙、喉、舌和收声归韵(十三辙)的方法,就像我们所喜爱的梅兰芳、刘长瑜、常香玉、马金凤等等那些戏剧艺术家们那样念起白来,抑扬顿挫;断、连、顿、甩,清晰悦耳;唱出曲来,如线穿珠似泉水叮咚。

4、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事实上,古今中外所有著名演唱艺术家,无一不是以情带声、以声达情而达到高层次艺术境界的。关于“声”与“情”的关系,有人把它们比做“兵”与“帅”的关系。认为:兵再精良,若无好帅,便打不了胜仗。有道是:“大将无能,累死三军!”反之,如果帅是好帅,只是手下全是残兵,甚至无兵可用。那么,帅纵有满腹韬略,也无济于事。演唱更是这样,当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而只会唱“无情之曲”,便是没了帅。同样道理,如果感情十分激昂,唱起来却声嘶力竭,荒腔走调,便是没了兵。两者均不为成功。声音技巧的掌握最终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表演技巧,而是为了通过技巧和艺术来表现人的感情。而“情”却只有在完美的声乐技巧里才能得以更完美的表达。“情”是目的,“技巧”是手段。“情”为“声”之本,“声”为“情”之表。只有努力训练技能,加强艺术修养,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我们演唱艺术的高境界。

四、表演能力

声乐演唱不单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是视觉的艺术。不仅要“歌”,而且要“舞”。舞出美丽、舞出韵味、舞出角色性格。配合诉说的眼神、丰富的表情、准确的肢体动作,来综合刻画作品中人物性格。要能使自己的身体各部位每块肌肉,甚至每个细胞都能听从自己大脑的支配和摆布。能使自己的形体舞姿和一举一动都做得恰到好处――或白素贞的温柔细腻、或扈三娘的英姿飒爽;或武大郎的憨厚朴实、或武二郎气冲霄汉;或小仓娃的单纯善良、或贼鸠山的奸诈阴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演唱更加完善动人、打动观众,才算又具备了一个成功演唱的条件。

五、勇于歌唱实践,提高心理素质

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演唱水平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什么有些演唱者在平时训练中,自己的能力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可是一到舞台上却往往大失水准,不仅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甚至还会出现忘词、跑调、嗓子发干、声音嘶哑、手脚发抖等现象,尤其在比赛或考试等活动中更是如此。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怯场”。

“怯场”实际上就是一种过分的紧张心理所造成的。而造成这种紧张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

(1)看见别人唱得好,害怕自己唱不好,胆怯了。胆怯,气息就怯,气息一软瘫,演唱肯定要砸锅。

(2)看见别人没唱好,想着自己一定得唱好。情绪紧张起来,气息提到嗓子眼儿――唱砸锅。

(3)过去曾经唱砸过,害怕这次再唱砸,胆怯――气怯――失控唱砸。

(4)过去曾经很成功,所以这次观众的期望值很高,自己这次一定得唱得更好,才能满足观众……心理杂念多,气息失控――唱砸。

如此这种,究其根源,最终全归属于四个字:缺乏自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演唱实践,提高心理素质。因为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从事自己所熟悉的工作,胸有成竹,则会促进该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所以,加强演出实践是提高心理素质、克服紧张情绪的最好良方。

六、加强全面修养,注重演唱气质

演唱气质是演唱者展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能否作到:从上场到下场,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展示过程;从听觉到视觉使观众得到最满足的艺术享受。它表现在演唱者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字一腔、眨眼转眸之间。演唱气质如何,决非只是一种表演技术如何的问题,而是一个演唱者的全部思想品格、文化修养、性格情操、艺术水平的浓缩体现。所以,除了要在声音、形体、舞蹈、表演等方面进行刻苦的训练外,还必须注重到实实在在的、艰苦卓绝的社会实践中去磨练自己。还要博览群书、增加学问。在艺术上应有“融百川”之海量。做到取百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只有如此德艺全备、渊博而高尚的人,才会有真正征服观众内心的艺术水平和非凡气度。

参考文献

[1]王M等.送你一副金嗓子.华艺出版社.

[2]金铁林.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黄河音像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薛丽灵,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上一篇:《罗拉快跑》的符号学分析 下一篇:《天水围的夜与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