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学步入音乐家的视野

时间:2022-08-27 05:49:41

让音乐学步入音乐家的视野

开卷有益

让音乐学步入音乐家的视野

――《中国当代音乐学》编读琐言

“音乐学”,对于大多数音乐人来说是个既熟悉而又感到敬畏的名词。应该说,除了少数专职的音乐学家和富于理论渴求意识的人士外,多数音乐人对音乐学的实质内容知之甚少。

进入21世纪,整个人类都在反思和回味刚刚过去的100年,中国音乐界也不例外。由南京艺术学院的音乐专家们申报并组织的“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在21世纪之初被江苏省列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他们以开放的姿态团结了全国八所高等艺术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7位音乐学各领域专家,用三载的辛劳为代价,完成了一部洋洋60万言的大作――《中国当代音乐学》,以宏阔的笔触比较全面地梳理并研究了中国现代音乐学术在20世纪的发展之路,同时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学提出了诸多的思考。

这部著作共由20个部分组成,涵括了当下较为成熟的音乐美学、音乐形态学、民族音乐学、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西方音乐史学等学科领域,也包括在国内尚属新创的诸如音乐心理学、音乐传播学、音乐社会学、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等学科领域。在绪论“音乐学的历史、现状与方法”中,著作者则以数万字的篇幅对音乐学特别是中国音乐学的总体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而在“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音乐学”的全书“结语”中,又以较大篇幅勾勒了我国音乐学术过去和未来的体系框架及美好的蓝图。

通过近两年的“零距离”接触该著,笔者以一名编辑人员的角度,认为这部著作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的写作特点:

(一)学科涵括较广泛、文献信息量大。全书共包括除总论音乐学术之外的18个音乐学的分支领域,基本将当下稍有建树并已基本成型的音乐学领域进行了耙梳,甚至还包括了在学科交叉中更多偏向于医学领域的音乐治疗学的研究。书中是以大量的既有文献和资料来做支撑的客观事实和成果,这样就使著作显得有血有肉,又扩充了它的信息含量。

(二)可信度高,利于学习阶段的人士阅读。当下出版界紧跟读者兴趣出书的风气较盛,导致许多著作追求短、平、快,甚至连著作者的写作资质都让读者感到怀疑。本书作为政府社科研究项目的重点课题,汇集了当前活跃于国内音乐学术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加盟,课题研究的中期尚不断召开研讨会、学术论坛等专题交流活动,以充分保证课题研究的权威性、客观性。正是基于此严谨、认真的研究和写作态度,也使此著不只成为各专业领域专家们回顾学科发展、积累文献信息的学术著作,更成为适合广大学子和非理论领域人士们学习了解中国现代音乐学术发展状况的一扇窗口。

(三)分科清晰,利于把握。该著以当下具有共识的学科划分认知,既有对音乐学的总论,更重各学科特色性的研究,如作为具有母学科特点的中国音乐史学,国内学术界根据其广阔的认知对象,往往将其分为古代音乐史学、近现代音乐史学和当代音乐研究三个较为独立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中国当代音乐学》即沿袭了学界的固有分野,以三章的篇幅由三位业内知名学者分头撰述。这种写作方式无疑既利于学界把握,也利于阅读者取各自所需。

编读完这部大著,在笔者思索,音乐学虽高深但并不晦涩,虽可敬但并不可畏。泛想当前不少表演大师们在总结自我成长历程并与艺术教育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之后,每每为国内音乐人才文化水平的浅俗感到急迫和惭愧,多年来音乐人已经在不断为“偏科”的严重和文化的缺失而付出代价和忧虑,那我们就应该首先以最接近我们的音乐学入手――学习了解自己从事的音乐为何、如何为音乐的深层道理。

上一篇:安徽吹管名家响台北等 下一篇:台湾老歌手与经典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