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片机》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27 05:27:49

浅谈《单片机》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

摘 要: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导,贴近实际生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更要体现“课堂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创造着生活”的思想。本文研究如何在单片机教学中引入“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任务驱动”式教学思路,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单片机 生活化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45-01

《单片机》课程是学生普遍认为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问题,导致很多同学对《单片机》课程有所“恐惧”,特别是一开始讲授的各种寄存器知识以及用汇编或c语言进行编程等环节,让好多同学知难而退,望而却步,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比较艰巨且具有较大的挑战意义。但我们不要忘记了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即教育”,如果我们能将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那么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首先就有了极大地提高,知识内容也就更能让学生接受与掌握,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这样就更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中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1 课堂“任务情境设置”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

“任务情境”设置,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是作曲家们优美乐章的“前奏”。好的“任务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电子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课堂活力,进而对课堂产生亲切感、眷恋感。“生活化”导入资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现象、生活常识、最新社会热点等。比如刚讲授《单片机》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创设同学们处在“闹市夜晚的霓虹灯”中的“任务情境”,结合PPT教学,演示轮流闪亮的霓虹灯,或者一闪一闪的彩灯,让学生有个初步感性认识,感觉单片机还能有这么多神奇的效果,让学生感觉学习单片机的时候生活离我们更近。在随后的讲授中,学生都能非常认真的听讲,然后告诉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单片机这门课,自己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效果,从而引起学生探究谜底的好奇心,达到很好的“导入新课”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设置“任务情境”时,最好联系生活,通过联系老师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能力结构,运用在单片机课堂教学上,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各种电子学科问题的意识。生活当中的知识无处不在,关键就在于老师如何去将简单的生活情景变为自己的“任务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使“任务情境”“生活化”。

2 课堂探究“新任务”生活化,为“完成任务”打基础

“任务情境”的设置是美妙乐章的前奏,那么“探究任务”阶段为整个乐章高潮前的层层铺垫,如何组织好同学进行“生活化”探索,则显得尤为重要。探究“生活化”可以为学生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探究脱离了生活,那么学生就会觉得“任务”完成很有难度,这样,本来学习习惯就不太好的学生有可能真的是“三分钟”热度,所以我们平时应多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并有效地运用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探究任务”环节。例如:在《单片机》课程教学讲授数码管应用时,可以结合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交通灯、快速充电器等,要求同学们借助网络搜索关于交通灯、充电器有关知识,探究交通灯中红灯、绿灯、黄灯的显示方式以及它们相互转换的过程;探究快速充电器的充电过程,语音提示等等,这样利用学生对这些“生活”中已有知识的熟悉度,去理解掌握探究内容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太陌生,学生就会很有动力、很感兴趣地去探索单片机如何完成这些的奥秘。所以课堂“探究任务”应该来源于生活,并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际。

3 课堂“感悟归纳”具体化,为课堂“拓展”铺垫

“感悟归纳”是同学对“探究任务”的归纳总结。“探究任务”是学生探索知识、攀上成功顶峰的必经之路,路途中也许一路顺风,也许坎坷不断,但由于“任务”生活化,使得同学在探究阶段充满了昂扬的斗志,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珍贵,也将成为他们以后更好地探究新任务的宝贵财富。所以“感悟归纳”应十分具体,例如:在探究完“数码管应用”和“按键应用”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要根据自己实际探究过程记录下“数码管”应用于“交通灯”时的倒计时60s设计方法,“按键”应用于“电子钟”设置闹铃部分的设计方法。允许同学发表自己的各种想法,同时让同学们谈谈探究过程的失败,并请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其失败原因,帮助其总结经验,使感悟得到提升。

4 课堂“拓展”生活化,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同学完成了“感悟归纳”阶段后,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老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进行“拓展”,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但我认为“拓展”也应“生活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诱导学生对身边的所见所闻发生联想。同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暂时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探究潜能,应鼓励他们进行实验、猜测、推理、创造等活动,也就是指导学生“搞研究”。例如:在探究完“数码管”“按键”“中断”等知识后,可以几者结合起来应用到生活当中,例如:“电子钟”的设计根据学生已学过的数码管、按键以及中断有关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电子时钟实用电路。动手制作前,可以把班级人数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进行全面负责。引导学生设计方案,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指导,每组各成员不但要分工明确,而且还要紧密合作。指点学生做硬件和设计程序时应注意的事项。这些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知识,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因此,课堂“拓展”也应生活化,使课堂和生活能融会贯通,让课堂立足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陆洁.生活化教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150-152.

[2] 徐武雄.单片机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06(6).

上一篇:秩和比法在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下一篇:“创意之星”机器人竞赛及实训平台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