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时间:2022-08-27 05:12:15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情境;迁移情境;实验情境;

问题情境;变式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5—0066—01

思维活动不仅受到思维者周围环境的影响,还取决于思维者强烈的求知心理。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积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注意力集中、思维活动最积极的状态。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 迁移情境

迁移情境就是把学生原有的动机、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以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时,往往可将学生对游戏和故事等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去,从而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讲授“圆周率”之前,可介绍祖冲之刻苦学习的故事;讲授“相似三角形”之前,可简单介绍古代泰勒斯用一根木棒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这样,学生就把听故事的兴趣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下成功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上来。

二、 实验情境

实验情境就是在学习新知识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实验,启发学生主动、独立地发现数学问题,继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促进思维的迁移。

例如,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提供如下数据,让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1.a=6cm,b=8cm,c=10cm;2.a=6cm,b=3cm,c=12cm;3.a=6cm,b=4cm,c=10cm。通过制作马上可发现:1中三边可构成三角形,2和3中的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再通过比较三角形的三边长之间的关系可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边”这一性质。

又如,在讲“勾股定理的证明”这一教学难点时,可引导学生动手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边长制作三个正方形,并用拼合的办法得出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在明确了这种面积关系后,马上提出利用面积关系证明勾股定理这一方法,从而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三、 问题情境

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特殊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在探索中遇到障碍,形成心理学上的“认知冲突”,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

例如,在讲授分式方程的验根之前,可先让学生解方程■-■=■,得x=-2。把x= -2代入原方程可得分母为0,分式无意义。此时可知,x= -2不是原方程的解。这时,学生立即对上述解题过程产生疑问,经过分析发现,去分母时没有考虑分母不等于0这一条件,分子分母同乘以(x+2)相当于分子分母同乘以0。所以求出的x值不是原方程的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明确了产生增根的原因,同时还使学生明白验根的重要性。

四、 变式情境

保持问题的本质属性,不断地改变数或形或组合形式。变式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而且是思维的灵活性的一种表现,它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充满灵活性与趣味性。通过变式情境的创设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问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直观性和严谨性。

例如,在学习“同一平面有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这个问题可转化为生活中的握手问题:n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其推理过程为,每一个人都要与其他(n-1)个人握(n-1)次手,n个人一共要握n(n-1)次手,其中两个人所握手的次数都被重复计算了一次,如甲与乙握手和乙与甲握手只能算一次,所以,n个人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手。则同一平面有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的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思维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事物本质的属性,又可以升华学生对模型的本质认识,通过这种变式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动画片配音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