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情意目标如何体现

时间:2022-08-27 05:12:09

【前言】在音乐教学中情意目标如何体现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聆听”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好方法,但音乐欣赏决不是消...

在音乐教学中情意目标如何体现

达尔克罗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首次采用的一个概念,它是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是比“知识与技能”目标更有价值的东西。王定铜老师称之为“情意”。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性条件之一,一旦缺乏“情意”的支持,学生的“知识”将无法落实。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唱歌为主,学生只要把歌唱会了,“知识”和“能力”这两个目标也就基本达成了,但“情意”这一目标怎样才算达成呢?这个目标又该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体现呢?

在音乐学科中,是这样描述“情意”目标的:

一、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例如: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第3课《爱我的家》,正是让学生通过学唱其中几首优美歌曲,理解歌词内涵,体会家的温情,感受亲情的可贵。在上《爷爷过生日》这一课时,我试着用问答式作引入,问:爸爸妈妈都知道我们的生日是那一天吗?他们会怎么样帮自己过生日呢?我知道自己家里人的生日具体是那一天吗?这样提出几道问题,让孩子们清楚认识到,身边有那么多人关心自己,而自己又有没有去关心家人呢。通过音乐学习和问答交流,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二、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如:学习竖笛就是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良好方式之一,它一吹就响、发音纯正、音色优美,入门容易,价格又便宜,而且携带方便。学习中除了能培养学生的音准,识谱能力外,还可以增强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聆听”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好方法,但音乐欣赏决不是消极被动的,若是纯粹的欣赏,那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低层次欣赏。所以呢,作为一位音乐老师,如何去引导学生们欣赏音乐很重要。例如:三年级的管弦乐曲《四小天鹅舞曲》和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正是可以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意境、情绪、力度、速度、节奏和“天鹅”的不同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以后欣赏音乐也会带着点理性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一点在音乐课上怎么渗透呢?今年是建党90周年,红歌如潮涌,我趁此机会,在网上找来一些在战争时期我国人民所受苦难的录像,让他们看看中国人奋起杀敌,英勇作战,这种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使他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磅礴的气势和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进而利用革命歌曲教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集体主义精神,我会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体现,如:利用课堂小组的合作活动来培养学生们的共同合作意识;竖笛合奏或合唱中让他们体会和谐的美感等等。

五、尊重艺术,理解多元化。除了教材中有很多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我也会给他们听课外美妙的声音,如:让他们听赏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永恒的水”协奏曲和《纸乐》等等来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学会包容,学会尊重艺术家们的劳动成果,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音乐教育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门具有开发价值的课程,它的潜力需要我们音乐教育者去充分挖掘,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音乐教学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音乐教学充分发挥其特殊的育人功能。

上一篇:浅谈短跑技术教学 下一篇:浅述价值观念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