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读懂”构建语文的高效学习的基石

时间:2022-08-27 04:18:19

以三个“读懂”构建语文的高效学习的基石

本人总结教学反思,认为语文教师的首要是“读懂学生・读懂作者・读懂作品”,这才能构建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

一、读懂学生――心中有学生

教育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能统治“学”。以“新”、“趣”、“情”、“思”四字围绕学生设计教学程序,实现语文的有效学习。

“新”,每篇课文的学习课前绝不布置预习,以新鲜的课文学习激起学习的热情,使每篇课文的学习有新鲜感,有新意。以学习的新颖激发学习的萌芽。

“趣”,每节课都尽量设计至少一个激趣点,或以多媒体、或以情境的投入、或以讨论辨析,力求“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心智。以学习的有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情”,教师要通过自己对课文情感投入的讲解,以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动作,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引领学生走入语文学习的神圣殿堂。以学习的情感孕育学习的生命。

“思”,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记住别人的思想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自己积极思考,学会思考。学生智力活动本身就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问题要顾及全体,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坚决杜绝“是不是”、“对不对”这些无谓的幼稚思考!以学习的思考灌溉学习的生命之树!

二、读懂作者――眼中有作者

每一篇文学作品莫不潜伏着作者意欲传达的精神实质。我们语文课堂的学习,师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与语文课文进行着对话交流。这样的对话交流是在复原作者意欲勾勒的生活情景,呈现作者意欲诉说的情志,展示作者意欲表达的见解,揭示作者意欲遮掩的秘密。这样的对话交流是把作者投射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的烙印悄然放大。师生的精神本质同作者本人的精神本质聚合交叉的过程。精神本质扎根愈深,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才愈显得富有语文味而令人久经玩味,意趣横生!

三、读懂作品――心中有作品

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可能学会全部知识和能力。要紧的是培养他们会学习,会思考的真本领。有了这些“基因”,学生将来就能举一反三,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是课文,语文的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会语文的摇篮。

(一)课文的整体感悟。

训练能力要树立全面培养的观念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

要妥善寻找教文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缘文释道,因道释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说道,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课要上得立体化,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融为一体,以多功能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做到这点,课前要精心预设,深入研读作品,教师要有清醒的头脑,把教材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过程的程序结合起来,探索最佳的结合点,选的点要恰当,紧抓“题目”,围绕主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在课堂中能起“点睛”作用或关键作用的中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唤醒学生的感觉和思维,去体验作者的脉搏跳动。

对文本中的空白点,未定点的填补来实现文本的解读,这一过程实际就是对教材文本意义建构过程。引领学生开垦文本中丰富的意义,使教学由标准化变为个性化。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立体而深刻,学生学习的目的才不再是为了接受别人的思想,而是为了能拥有自己心中的语文,这样的课堂设计,才是真正合乎逻辑的,这是语文实现有效学习的起点!

(二)语言的研读细品。

语文是以语言为核心的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的学科。语文课不坚守语言,则不可能有语文味。重意而轻言就是不务正业。学习语文离不开鲜活的语言和文字,更何况每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既会其意,又习其言。尽可能地挖掘课文中的语文因素。教师要牢牢抓住线索词句、中心词句,紧紧抓住内涵词句、特色句,启发学生不断地揣摩推敲,变换比较,体会语言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语言是语文生命的真谛。以学习语言为根本,原本无生命的语言文字符号才能生动鲜活起来,思想上受教育,情感上受熏陶,语文能力才能获得有效提高。语文的课堂学习才是有效学习,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言训练的方法要力求多样,养成语言能力需要下苦功。始终“咬”住语言不放,凭借课文的语言,去完成语文教学中的相关任务,构建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手法的学习迁移。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课文的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得法于课内,学法于课外。

学以致用,以课文的学习为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语文课堂学习永葆青春的活力!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的有效学习,以语文课是否寄寓师生心灵深处的深刻体验、独到感悟,思想智慧能否闪烁出来决定成败,而这有效的语文学习又以教师是否“读懂学生,读懂作者,读懂作品”为依归,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尊重语文学科的教学的规律,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本领,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教师从“教”到“不教”, 这正是我们师生心底的呼声,这才能实现语文的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上一篇:《华南虎》教学设计 下一篇:育人心路 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