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珠三角地区发展经验推动辽宁生产业发展

时间:2022-08-27 04:03:03

学习珠三角地区发展经验推动辽宁生产业发展

摘要: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生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制造业关联互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值得辽宁借鉴,当然珠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教训,同样也值得辽宁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生产业;珠三角经验;辽宁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于1975年最早提出了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一般认为,生产业的基本含义是提供中间需求的行业,具体包括物流、金融、科技、信息和商务等非直接面向消费者需求的服务门类。生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与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之间关联互动的程度、广度、深度和高度直接决定了产业结构演进乃至整个经济质量水平的提升。党的十报告把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提出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对制造业和生产业关联互动乃至融合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共和国传统的制造业基地,辽宁在发展生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借鉴国内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增加辽宁生产业和制造业之间关联互动的程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从而加快推动辽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境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当地生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制造业关联互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仍值得辽宁借鉴,当然珠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教训。

一、珠三角地区生产业发展情况和经验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和惠州等,广义的泛珠三角地区还包括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珠三角地区是新中国最早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地区之一,当地背靠祖国腹地,紧邻香港、澳门,遥视台湾,面向东南亚,是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和出口加工贸易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加工区、制造业基地和跨国采购中心之一。随着当地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业在当地产业集群中不断涌现发育,并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1.物流服务业

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与当地制造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珠三角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产业发展,2002年广东省了《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五”计划》,提出建立协调有效的管理机制,规范物流发展秩序,推进物流业的改革和开放,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推动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快物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促进海陆空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基本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强粤港澳区域物流协同合作、推动以广州――深圳为轴线的珠三角地区成为国内外双向物流和海陆空立体物流相结合的国际性物流中心,从而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广州、深圳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文件。如深圳出台了《深圳物流“十五”计划及2015远景规划》、《关于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等,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海、空港投资建设力度,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建立以电子身份认证、公共密匙安全体系、电子支付和电子数据交换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建设综合型和集散枢纽型两种类型的六大物流园区,形成与物流业相关的货运交易、、信息、管理、保险、金融等服务功能;并鼓励鼓励金融、保险、电信部门及生产和流通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以资产为纽带,以服务质量为品牌,以信息技术和专业化管理为基础,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把物流服务业与信息、金融等服务业结合起来,共同服务制造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

2.科技和信息服务业

随着珠三角地区商务成本的上升和国内外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组,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出口加工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改造转型迫在眉睫。为此,珠三角地区采取各项措施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从而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广东省科技厅联合云南省科技厅对泛珠三角科技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完成了《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联合调查数据汇编》,摸清了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科技服务资源的家底,从而便于整合开发。其次,开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直接联系的技术研发项目,如广东省科技厅出台了环保型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工作方案,并推动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通过制造业信息示范市(区)建设项目等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新的核心技术,给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内涵、新活力,在IT装备和信息服务软硬件两方面对制造业的改造发展给予支持,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并加强制造业和生产业融合程度,促进广东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使得广东制造业改造升级颇具规模,尤其是与产业信息化改造直接联系的IT制造业。到2010年,广东IT制造业销售产值超过2万亿元,增长22.6%,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信息产业第一大省。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等手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科技服务行业活力。加强泛珠三角地区科技研发合作,广东和香港及泛珠三角其他省区共同开展关键领域项目联合攻关工作;还与广西合作建设星火技术产业带,优化两广特色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积极举办展会论坛,加强科技交流。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益,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

3.金融服务业

金融业是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广东全省金融业总资产高达15.3万亿元,居全国首位,并超过排名第二的江苏省1109亿元。近年来,广东不遗余力地构建金融强省的同时,坚持金融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其中的先进制造业,取得了较好成效。首先,广东银行业积极落实“产融对接”,实现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有机统一。到2011年底,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贷款余额达8200亿元。其次,针对初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探索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新型权利质押融资业务,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还出台《出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十六条”意见》,遵循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支持节能减排、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型、创业型、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注重银行与企业建立互信互利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帮助企业通过现代金融服务产品提高自身的运营管理效率,引导企业走“专精新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通过企业的发展壮大来培育自身的优质客户群体,提高经营效益,从而实现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良性互动。第三,在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和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等地,通过金融创新:股权交易和支持发展股权投资企业等服务制造业发展,尤其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

二、珠三角地区生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教训

当然,珠三角生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过程中当地物流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教训。首先,在物流方面,物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偏低,配套设施发展滞后,增值服务不足,导致供求结构矛盾:低层次物流服务相对过剩,而高层次物流服务相对不足;其次,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培训认证不规范,人才匮乏,影响行业整体素质;最后,人为的行政分割影响物流资源的有序竞争与合作。为此,辽宁应该完善物流法规政策体系和相关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打破行政区划而站在全省高度整合物流资源,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制造业的发展。其次,在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领域,一方面,从科技资源角度看,珠三角地区科技人员占比偏低,甚至一度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从成果转化角度看,珠三角制造业信息化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信息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速度迟缓,直接导致信息服务业规模和质量仍然滞后。为此,辽宁应该切实发挥并进一步发展自身在人力科教资源的传统优势,并加以引导,避免过于集中在沈阳、大连等几个少数地区而影响全省产业发展质量和格局,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科技成果和产品。最后,在金融服务业领域,由于历史、行政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原因,产品创新仍有较大空间,况且与上海和香港地区的金融领域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因此对当地制造业、物流业、科技信息和商务服务业的支持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为此,辽宁应该在发展沈阳、大连金融服务业的过程中,结合部级开发战略地位和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结合自身制造业发展特色,整合金融资源,抓好产品创新,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辽宁的全面振兴。

三、推进辽宁生产业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需要在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引导和服务,构建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等手段,推进辽宁生产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

(一)必须推动生产业的发展,增大规模,改变服务业相对落后的局面。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和竞争性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生产业剥离,创造更加公平、科学、规范的税收环境,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体系,并推进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开放。

(二)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等政策工具,实现生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鼓励产业项目向特色园区、产业片区集中,以形成生产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产业环境。消除中间环节的重复征税问题,实行鼓励联动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与生产业项目的对接,为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三)通过构建区域价值链和产业集群,打造专业化分工体系,为生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创造平台和条件。一方面需要构建区域价值琏,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条研发、设计、制造、品牌、营销的区域价值链。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等载体建设,引导制造业和生产业向集聚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做好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进一步突出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通过构建和加强共享信息的平台建设以保障生产产业集群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相互之间形成一个服务网络,形成上、中、下游整体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晓晔,高玉蓉,张丽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经营与管理,2012(7)

[2]沈步双,郭逸鹭,袁婷婷,徐洁.江苏省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商业时代,2012(30)

上一篇:国际直接投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会计犯罪的类型及防控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