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是一种自觉行动

时间:2022-08-27 02:16:39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种自觉行动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做到自我成长呢?笔者认为,应重视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反思这四个有效途径,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水平。

一、自我规划

作为教师,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教师,然后才有可能成为怎么样的教师。正如一个人首先要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他才有可能成为怎么样的人。为此,教师必须做好自我发展规划。

一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时下,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专业化是时展的趋势,作为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二要设定自我发展的目标。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所有成功,都必须先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当对目标的追求变成一种执着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行动都会带领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在设定目标之前,先了解自己的状态,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找准自己的位置。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把为师者分为六个层次:巫师、庸师、教师匠、能师、名师和大师,笔者认为个人可以以此做参考比对,找准自己属于哪个层次。接着,在对自己进行分析定位的基础上,设定目标。智慧型教师是我们共同的大目标,要想实现大目标,我们不妨从小目标着手。如果你是一名经师,就朝着成为能师的方向努力;如果你已经是一名能师,那么就朝着成为名师的方向前进……人生,从设定目标开始;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二、自主阅读

美国《幸福》杂志在一期杂志的封面语上,醒目地写了一行字:“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多学一点知识和本事,就多一份竞争的实力。要保证自己在几十年的从教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不断充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走终身学习的道路。不但要终身更新自己的观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要终身磨砺自己的思想品格,积淀自己的人文底蕴,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使自己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对教师而言,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必须首先学会学习。只有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只有善于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不能忽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师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高,学生喜欢听你的课,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就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这是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这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怎么样,学生就会从心理上看不起你,你的课学生也就不喜欢听。不仅如此,学生还会从心理上拒绝接受他们的教师,这样就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不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还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所以,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自我研究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凡是有较强研究意识的教师,与其他人相比,他的成长速度较快,职业的境界更高。教育科研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克服对教学的倦怠感,并且通过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在研究中成长起来,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在分析中挖掘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为此,备课时应深入钻研教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编写意图、对教学目标的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教师要将“结果”变为可以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认真地研读教材,挖掘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知识点,这是备好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前提。为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对下列问题做出回答:(1)教材内容是不是达到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需?应删去或忽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数学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2)怎样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的课程资源?(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怎样定位比较恰当?(4)怎样结合哪些内容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5)在练习设计时应做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注意设计弹性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得到发展。因此,只有吃透教材,才会用好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在预设中探索

课堂教学一般结构有“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强化练习,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梳理新知――布置作业,拓展新知”等过程,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环节,是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课堂环节时,必须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然而,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必定落入僵化、沉闷的泥潭。教学进程要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调控。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课堂环节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在试讲中磨炼

在试讲中不断地进行磨炼与反思,课堂教学环节是否合理紧凑,过渡是否自然,课堂组织活动是否科学合理,练习设计是否扎实有效,教学语言锤炼是否到位。同时,还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需要慢慢“打磨”。一节真正的好课是磨炼出来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修改中完成的。这种“磨”就是针对一节课反复地琢磨,同时又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打磨”,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四、自我反思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预设教案时,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预案的疏漏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而教学反思就是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注重反思与总结,是中外教育大师走的一条可行之路。林景老师在“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的讲座中说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教然后而知困,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位教师写三年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他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一语道破了教学反思的真谛。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深入到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和教师态度等层面,把反思看成是对我们教师全部生活方式的审视。通过反思,把自身的经历、经验、实践转变成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新起点,形成更为丰富的教育智慧。用笔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让记录成为反思的延伸,提升自己,启迪他人。在反思与记录中积淀教学智慧,提高教育能力,升华教育情感。同时,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指导自己平时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消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反思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百合小学)

上一篇:浅谈动感啦啦操对高校女生体质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PDCA循环模式在普通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