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时间:2022-08-27 02:09:10

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育的魅力就在于不仅要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这种需要,更要满足并提升这种需要。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尤为活跃,他们善于发现,勇于质疑,并且具有极高的探索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高中美术鉴赏就是鉴赏主体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以特定的思维模式融入美术作品,并对美术作品加以分析评判,最后形成自己认识的完整过程。它完美地拓展了学生的观察与审美维度,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够有效地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教师要深刻把握美术鉴赏的精髓,在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同时,激发学生内心的发现与探索需要,与学生共同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

一、课前学生“备课”,主动搜集资料

课前准备是一堂高效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要备课,同样,学生也应该“备课”。所谓学生“备课”,就是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本节课内容的资料,包括艺术家的创作故事、作品背景、作品简介、作品影响、意义及价值等,只要与课堂内容相关均可以。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万不可过分刁难学生,而是要充分放开限制,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要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学生找到资料的深度与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动手动脑去寻找,让学生感受到美术鉴赏是件有趣、有意义的事,有兴趣、有欲望继续学习下去。

例如在欣赏《现代设计》这一课之前,我请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发掘现代设计之美。由于这次的鉴赏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前找寻相关资料也不是难事,学生的目光也很开阔,所寻找到的资料丰富多彩,建筑物、汽车、飞机等,应有尽有。由于本节课教学自由度大,所以课堂上我一改以往讲教材的规矩,在稍作了课堂引入后,我便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资料的分析上,展示了学生收集到的形形的资料。由于课堂所用的资料都是学生亲自收集的,他们的鉴赏兴趣很浓,课堂氛围很活跃。

二、有效导入课堂,诱导学习情绪发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有欲望进行接下来的课堂鉴赏学习。我认为,教师要以课堂内容为基础,巧妙结合生活元素,给教材增加丰富的生活情趣,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寻艺术的足迹,发掘艺术之美。

例如在学习《通俗的浪潮》这一课时,我首先以那些带有浓厚民俗味道的挂历、贺卡、对联、剪纸等图片和实物作为课堂切入点,不仅如此,我还播放了学生熟悉的通俗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全方位地感受通俗艺术的力量,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课堂的讨论。由于选材都是学生身边最为熟悉的事物,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和教师一起畅所欲言,共同开始了对通俗艺术的鉴赏之旅。

三、实行对比教学,改变教学方式

经过对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之中采用对比的方法最能够有效实现鉴赏效果。通常来说,美术作品对比鉴赏有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种方式,所谓横向对比,主要是指风格和年代的对比,而纵向对比主要是对历史年代、时间和空间等作比较。这两种对比方法能够将不同作者、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作品相互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全面调动学生的鉴赏积极性。

例如在鉴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清泉》时,请学生将这幅画与齐白石的名作《虾》进行对比,尽管同出自齐白石之手,两幅画却表现了不同内涵和情感。我给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从这两幅画中分别感受到了什么?(2)这两幅画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3)所表现的情感基调相同吗?(4)作者通过画分别寄托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这四个问题由浅入深,以已经欣赏过的作品为跳板,带领学生实现鉴赏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以探寻异同为手段,让学生更加明确了鉴赏的目的性,师生共同交流对两幅画的感受。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着重从两幅画的对比之中感受到大师的气魄和名画的精髓,课堂效果非常好。

四、结合动手创新,提升审美情趣

我认为,高中美术鉴赏课不能只停留在对别人作品的品味和欣赏之中,而是要将审美与动手创作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热情,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引导学生大胆动手表现自己眼中的艺术之美,进一步提升对美术鉴赏的兴趣,有效夯实美术鉴赏基础,提升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创作主要包括绘画、手工、雕塑等几个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我将摄影也纳入了美术创作的范畴之内。在课堂上,我时常鼓励学生用双手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用心去记录生活的点滴之美。每个月我都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涂鸦之作,或剪纸,或泥塑,或者是一张好照片,不论是什么形式的作品,只要是学生亲手创作的都可以拿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这节课学生是主讲人,我作为一名观众认真地听着每位学生的讲解,并辅以点评及建议。在这样师生互换位置的教学方式中,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大家分享创作灵感。这不仅达到了鉴赏的效果,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发掘了学生艺术创作的能力。

总之,就高中美术鉴赏课而言,美术鉴赏的主体是学生,鉴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艺术美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甚至是开拓者。如此,不仅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还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而取得创作能力的进步。

上一篇:用美疗救学生的心灵 下一篇:谈谈初中业余篮球队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