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地理作业设计的三点思考

时间:2022-09-21 02:30:23

优化地理作业设计的三点思考

传统的地理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让学生默写或者做习题,学生对地理作业的完成也多停留在简单的抄写、机械的记忆,满足于有作业交给老师的低级层面上。学生往往会感到理论脱离实际,不知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途,更不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还有部分学生为交作业而抄作业,学习比较被动,越学越乏味,对学好地理失去了信心。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

一、设置形式多样的地理作业,增强地理作业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布置的地理作业如果总是停留在简单的抄写、默写、做练习这个层次的话,长期如此,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学生就会对地理作业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一个好的作业题材,不仅能帮助学生对课内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消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对所学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布置的地理作业形式不能太过单一,要把作业设置得灵活、新奇、有趣,形式多样,精彩纷呈,除了传统形式的抄写、默写、做练习以外,还可以采用演讲、辩论、抢答、小品、调查报告等能激起学生兴趣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读一段材料、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然后写一篇文章、画一幅漫画、说出其中包含的地理原理或写一个调查报告等等。比如:在大气运动这一节的教学中,讲到海陆风这一知识点时,我布置学生学唱歌曲《军港之夜》,然后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有关海陆风的地理知识。上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唱这首歌:“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在学生唱歌的兴奋过程中,我提出问题:“沿海地区昼、夜到底应该吹什么风?”经过对沿海地区昼夜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学生会恍然大悟:“噢,军港之夜,原来是‘陆风’轻轻地吹哟。”这样,学生会对沿海地区昼夜热力环流原理和形成过程轻松理解并形成永久记忆。再如:在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个问题时,针对中学生喜欢看电影这个爱好,我周末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电影《后天》,要求他们在看完电影后,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围绕人类排放CO2等温室气体过多所引起的一系列地球地理环境的变化写一篇小论文。

学生做作业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学生可以以论文的形式、以科幻小说的形式、以漫画的形式、以演讲稿的形式、以小报的形式或者以和教师交谈等形式完成作业。总之不管通过什么形式,达到目的就行。

作业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可以是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和与生活贴近的内容,也可以是课本内容的延伸、扩展、实践等等。总之有别于传统作业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形式灵活,内容富有创意的作业,可以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例如:在必修课上册第一单元人类认识的宇宙这一节中,我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查找相关的太空知识资料,了解太空的自然特征,想象自己如果有机会登上太空的感觉和感想,写出论文――畅游太空。

二、注重地理作业的实践性,变“偏重课本”为“走向生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获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注重从生活里寻找地理素材,让学生探索发生在身边的各种现象中所包含的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在作业的设置上教师也可以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生活化的地理作业。比如针对某类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进行专题采访等等,将“偏重课本”的作业转为“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作业,学生在参与社会调查与采访中接触了社会,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地理知识。例如,我在讲“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设计了一些课后作业:①某地一小型私营化工厂老板见利忘义,不顾周围群众的反对,将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小河里,双方矛盾激化。如果你是当地群众中的一员,你如何解决?②调查我们横县县城附近主要工厂的分布,以及分析这些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这些工厂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后来的作业检查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了这项社会调查,学生们热情高涨,看书、找资料、实地调查,课堂中讨论激烈,很多学生很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三、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变“被动完成”为“主动参与”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地理作业的设计中,我们也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针对具有唱歌、绘画、写作、演讲等不同特长的学生,我们可以创设活动氛围,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为他们提供自主参与、表现自我的活动机会,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实施个性化作业。教师要适时肯定每个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使学生时时受到鼓舞,自信得到提升,热情不断高涨。例如,在讲到人口问题时,我设计让学生表述世界或者我国人口的状况,有一位擅长绘画的学生画了一幅地球列车漫画,题名为《搭不上的列车》,另外一位擅长写作的学生写了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存在不同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小论文,对于这些学生的作业,我在班级进行了展示而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再如,学习必修第一单元昼夜长短问题时,我让学生参与制作昼夜长短的教学模型,然后让学生们利用模型解释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在学气的组成时,对N2、O2、CO2、O3这些大气成分对地球环境的作用,我让几位有表演天赋的学生参照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相声《新五官争功》里面的台词,套用这个模式查找资料,编相声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还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作业世界,作业将不再是学生心灵的枷锁,而是让学生在知识海洋里扬起风帆的浆和船,让学生在学海中快乐成长!

上一篇:信息技术促进高中体育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论音乐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