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年:我的“不良”高中生活

时间:2022-08-26 11:52:17

南方少年:我的“不良”高中生活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再开着摩托车回到以前的校园,寻回一丁点的记忆,哪怕记忆并不让人欢喜。故事从中考后的那一个暑假说起。

如果要找一个成语来形容我的中考成绩的话,到现在我也还暂时没找到合适的。我曾经用过“石破天惊”和“大跌眼镜”,仔细想想好像也太夸张了,和这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大事比起来,我这点事情也实在是算不上啥子。最后我选了一个朴实的句子,虽然表达起来麻烦了点,那就是:“差得连自己都接受不了!”

那时候家里有一辆被我改装的摩托车,说起那辆车的经历真是牛,光是在那个暑假里就载过三个学生会主席、四个文学社社长、一个镇长的儿子、一个社会头目的儿子。也真是应了那句“红颜薄命”,牛车招风,这辆车最终在我、镇长的儿子和社会头目的儿子去看海的路上被抢了。

当我在路上看到两辆面包车前后围着我们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社会头目的儿子他老爸叫人来为我们护航。是的,我们被抢了,那几个强盗抢走了我们625块钱、3部手机、1辆改装的雅马哈、1部PSP。

我还记得被抢后那个社会头目的儿子说,没事的,我叫我老爸查一下是谁干的,应该很快就能把车要回来的。可是,直到现在都还是没有消息。

镇长儿子说,没事的,我叫我老爸打电话给交警队长,帮你留意一下,应该很快就能把车要回来的。可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消息。

这一年,我15岁。这一年,我开始了高中生活。这一年,这个故事给我上了高中的第一课。

擅自退学后创纪录的“宅男”生活

我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但我的哥哥姐姐们没有一个考上大学,小时候我很聪明,谁都以为我能上个好大学。祖母只知道清华北大,对我讲,要是清华考不上我们就考北大。小时候还一直想着,应该不难吧,上了高中才知道,我连北大青鸟都上不了。

打我高中开始,老爸就想让我离开“他眼中的猪朋狗友,我眼中的兄弟”,跑上跑下地把我弄进了湛江的市重点学校——我的入学成绩是全校倒数第一。

刚进高中的时候,三点一线地规律生活,学校、宿舍、饭堂。那时候还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能行,但事实上并不行,我们总是在欺骗不了别人的时候欺骗自己。就像起床,把闹钟调到六点,当闹钟响了的时候又调到六点二十、六点三十、六点四十,勤奋小人和懒惰小人打架,失败的总会是勤奋小人。

因为我高中的文化成绩实属“变态”,便想到了去学艺术。去学美术,当我学了两个月后还把圆画成四方形的时候,我很有先见之明地退出了。后来,又想到去学音乐,最后发现音乐并不是只学着弹弹吉他、哼哼小曲什么的,而是天天上理论,练美声,最后也自觉地放弃了。只可惜广东省没有招考编剧专业的,要不,也许我能考得很好。

我知道,我开始长大了,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我想找回童心,可是已经记不得把它丢在什么地方了。

迫于各种压力,或者说是因为我太高看了自己的能力,高一第二学期我就辍学了。那时候我已经能在各种报刊杂志发点豆腐块文章,又加上喜欢韩寒,便以为自己就是“韩寒第二”了,他能用稿费养活自己,我也可以。

当辍学两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真的“二”了,而且之前没有“韩寒第”三个字。

退学时的家长签各,是我假冒老爸签的名,也就是他老人家并不知道我退学的事,一直以为我还在学校里勤奋苦读,仍然每个月准时寄钱给我。

那时候,我在离校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单人房,刚搬进去时总觉得我离出名的时间不远了,睡觉时还时不时地幻想着出名了赚了很多很多钱的样子。我知道这样想很不厚道,但我只不过想把心里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我是个俗人,说不出“写作是为了让后世留下一部佳作”之类需要用双手紧握着良心才能说出的话。

但是,自从我辛辛苦苦地写了七万字的长篇被电脑病毒弄得无踪无影之后,我想起了韩寒的一句歌词:“现实理想,中间隔着南墙。”从那之后,我便很少写东西,时间都用在看书、睡觉、打游戏上了。

之后我还在那里住了三个月,三个月里我只出过三次门。一次是陪一名女生看电影,一次是出去接一个从北京来找我玩的朋友,一次是发烧到39℃去医院。我“宅”在宿舍里的最高纪录是37天。

那三个月里,在游戏方面,我把《地下城与勇士》和《魔兽世界》打到了满级;在电影方面,我看了19部文艺片、17部爱情片、21部动作片以及7部日本文艺爱情动作片:在吃的方面,我吃了两箱桶装的方便面,叫了49次外卖;在看书方面,看了7本外国短篇合集、6本侦探小说、12本传统小说、17本漫画:在赚钱方面(说好听点是写稿挣稿费),当写小说赚了1400元人民币,发表了一篇XX小说收到7349元人民币稿费。

这段“宅男”生活,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也许,凡事都有两面,有失去,也有获得。流浪的路I-爸爸谜一样出现在面前接我回家

还没有高考,同学们早就商量好毕业了去哪旅行。我拿着中国地图看了一下,把所去过的城市圈起来,发现我原来去的地方可以构成一幅很美丽的画。

在那间单人房里呆了半年之后,觉得自己领着家里的钱把自己圈起来像养猪一样也不是那么回事,我便退了房,背上旅行包,装着电脑、相机和几件简单的衣服,踏上了旅行(其实就是流浪)的道路。

旅行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像一头被放养的羊,仔细想想也不对,羊只需有草就能生存,而人则需要钱来养活。

支撑我旅行的基本费用是爸爸每月按时打到我银行卡上的1000块生活费(到那时候他也还不知道我辍学的事),但旅行的费用比宅宿舍高得多。因此,一路上,我卖过报纸、地图,喝过自来水充饥,睡过小巷、牛棚、田野、网吧,其实以上种种还并不算凄凉,只能说是一种经历,真正的凄凉是在贵阳,我被人抢去了手机、相机、电脑,以及刚刚取出来的1000块钱。

迫于无奈,我只能打电话回家给爸爸。因为用的是公共电话,而且还不是湛江的号码,我爸以为我被骗进了传销组织,最后他还是打了二百块钱到我的银行卡里。

第二天下午,就在我准备离开贵阳的时候,我竟然在街头看到了爸爸,他满脸憔悴,我顿时泪流满面。关于他怎么来的,他没和我说。我没有告诉他地址,到今天这依然是我心里一个大大的未解之谜。

爸爸见到我时没生气,只是叹了口气,说了句:“没事就好,走,我们吃饭回家。”

2011年去重庆开“90后”作家联谊会的时候,有人问我,你觉得最对不起的人是谁?符虚抢着回答,肯定是他爸。是的,是他,他是一个好人,好爸爸!经历开书店、工作室后重回学校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开一个小书店,书店里要有一个小阁楼,阁楼里摆着几张复古的桌子,放着我从世界各地淘回来的玩具、饰品、各种乐器,音乐箱里所播放的都是类似陈琦贞《距离》那种较小资的歌曲。

从贵阳回到家里,我没有回到学校,而是在家里上了两个月“家里蹲大学”,直到符虚告诉我,他要去惠州开书店,我才跟着他坐上开往惠州的汽车,又一次离开了家。还记得那天天气很冷,送我的是我爸,他让我听话,听符虚的话。

和符虚开书店的那段时间,我们看了37部文艺电影、两部魔幻电视剧,还合写了半部长篇。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6篇短篇、21篇博客杂文,而我看了书店里所有的漫画,以及我认为好看的书。也就在那段时间,我的文学水平提高得很快。

因为我们没办证,办个什么文化证之类的,得要两万块,最后在工商局、文化局、城管等部门的共同干涉下,书店关门大吉了。在我回家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在书店里第一次喝了酒,消耗了4瓶青岛、10串牛肉、1盘烤金针菇、1包奶香花生、3条鸭脖。

从惠州回家的时候,我爸知道我喜欢关于文字类的东西,便开了一间工作室给我,我负责经营复印、打印、办校刊这些,因为认识的同学多,第一个月竟然赚到了三千多,不过,我是忙得真累了。

2010年6月8日,我关上店铺的门,骑着摩托车到工作室附近的一所高中,在校门口把车停下,坐在上面,看着高考后学生的各种表情,看着撑伞等待的家长,突然想到,我爸都没接过我放学呢,然后这时我又想到韩寒跟我说的一句话:“回家读书吧,就像让我学自己,我都学不像。”

等人群散尽,我打了个电话给我爸。我说,我想回学校。

韩寒、郭敬明和我的青春记忆

到目前为止,我的很多青春故事都与韩寒有关,但在知道韩寒之前是捧着小四的《幻城》当宝看的。我在想,如果当时一直把郭敬明当偶像而不是改为韩寒,或许我会是一个很好的学生,或许每写一篇作文都华丽得炫瞎老师的眼。

我见过郭敬明一次,当时他带着他的团队到广州签售,那时我正好在广州。我是抱着一副打量他身高的心态去的。我起得很早,到了地方已人满为患,而且全都是小女生。那场景让我想起了韩寒在《他的国》里关于郭敬明出场的描写,场景和我所见的一模一样。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韩寒也去找郭敬明签过名的,要不不会写得那么逼真。

轮到我的时候,我看他,因为他是坐着的,打量不到身高。我便无可奈何地拿出韩寒的《可爱的洪水猛兽》给他签名,他笑笑,然后指下我手里拿着的《小时代》示意拿错了。签了《小时代》我赖着不走,叫他顺便签了《可爱的洪水猛兽》,他没有签上他的名字,只是写了两个字——幸福。那两个字让我很费解,我不知道他是在暗示他和韩寒很幸福,还是希望我能幸福。

相比小四,我更喜欢韩寒,虽然那货让我从一个“好学生”立马蜕变成“坏青年”,让我应试作文从没及格过,让我在学校演讲的时候学着他讲真话被领导关在办公室里轮着对我进行教育批评。但说“偶像”,非他莫属。

见到韩寒是在一个不太冷的冬天,那时他在肇庆比赛。跟我一起去的是各种大哥大姐,我最小,大家都很照顾我。

在赛车棚里见到韩寒时,他在吃饭。吃的也是和我们平常吃的那种差不多的盒饭。带我们去的会长认识他,进去打了招呼,他抿嘴。一个姐姐说:“我终于见到韩寒了,会动的耶。”众人无语。

当我捧着书找他签名的时候,他很奇怪地看着我,然后问我:“怎么不去学校?”那天是星期三。我说:“退学了,学你,当个文艺青年。”他说:“还是回学校吧,就算让我学自己我都学不像。”然后拿起我给他的已经签过名的《他的国》,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了两个字——快乐。

我们站在维修棚里看着他的赛车,看着一辆辆车从我眼中闪过,我突然萌发了想当一名赛车手的念头,紧接着就想起第一次开车撞到电线杆,第二次遇到“碰瓷”赔了几千块钱,这个想法还没生成就马上流产了。

把郭敬明和韩寒给我写的四个字连起来,就是“幸福快乐”。希望不管是韩寒、郭敬明、我、你,我们都能一直这样生活下去,这是真的。

结语:我出生的时候晴空万里天无异象

现在“穿越”闹腾得厉害,我也不能幸免。

历史课上,我常趴在课桌上想象着以后如果穿越的话,我会在哪个朝代、成为什么人,最后总是被老师飞来的黑板擦惊醒,老师说:“高三了……”我“哦”一下,然后擦一下沾着口水的嘴,摆正历史课本。

每个人都是有历史的,区别在于有的人还没有创造他就有了历史,有的人创造了一辈子,也没留下什么值得说的事情。这种感触来源于一次我在课堂上用手机看的《百家讲坛》。

那一期是董平教授讲王阳明出生那一段,大意是这样的:王阳明出生前一天晚上,他祖父和祖母都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观音踏着祥云为他们送来孙子,第二天王阳明就出生了,他家屋子后面还飘来一朵祥云,注定了他一生出来就是个传奇货色。

看到这里我无限感慨,回家就屁颠屁颠地跑去问祖母,我出生前一晚上他们是否有做梦,我出生那天天空是否有异常之景出现。祖母想了半天,才激动地用手拍了下桌子,说我出生那一天头天晚上她确实做梦了,梦见和我祖父一起去看海。而我出生那天,晴空万里,没刮风,没下雨,一切正常。

我不相信祖母讲的就是事实,心里想她可能要么得了健忘症,要么就是企图要对我隐瞒什么——我,怎么可能这么平凡呢?

直到前几天帮忙收拾哥哥的书,看到他在小学六年级的笔记上,刚好有写我出生的事情。他是这样写的:“2月25日,星期三,睛。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窗外的向日葵还没开花,值得高兴的是我终于有了一个弟弟了。”

这就是我的出生,真的没有故事,和无数平常人一样平常。

2012年6月,我的高中生活就要结束了。现在我的状态是经常电脑开着,酷狗播放着陈绮贞的《距离》,看着堆放在桌子上的一堆作业,不知何去何从。我不知道我能创造什么历史,高中岁月里的这段生活,还有那些有趣或无趣的经历,已让我触摸到了些许这个世界的坚硬本质。不论我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历史,我知道,我的青春和人生已经无法回头,我只有沿着自己想去的方向,一直往前走下去。

上一篇:手语爱情:水鸟听见树的心 下一篇:镜中花期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