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的反思

时间:2022-08-26 11:31:59

摘要:教育研究不断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能否正确运用学习策略,直接决定他们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开展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教改;反思;赏识教育;课堂纪律;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2.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6-0005-01

一 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着浮躁现象

1.浮躁现象

(1)教师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扪心自问,我们读了几本书?对中外教育,中外历史知多少?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图书馆里就读了4000多本书,他脑中的境界,他思想的海洋,能不深远吗?我们不能经常阅读,如何能引领学生到开阔的视野?即使再敬业,再认真,受到思维和眼界的限制,也不会前行多远。

(2)钻研不扎实。课程改革和应试教育的同时并进,许多一线老师怨声载道。无论课改或者应试教育,它的目的都是一个,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目前推行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在中学已经得到了验证,本届考生成绩辉煌,这说明“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更是值得推广的。可潜心研究的人少,跟随叫喊的人多。只重眼前的人多,重视长远发展的人少。

2.如何克服浮躁

(1)让自己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书,会让我们学会理想的思考。

(2)踏踏实实教学,扎扎实实研究。夸美纽斯一生,历经坎坷,但唯一不变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对教育的实践,对哲学的反思。陶行知一生,受到好多次敌人的搜捕,但他仍保持着对教育的一腔热忱。“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勇于面对改革中的一切问题,“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分析存在中的问题,是弊端,要究其发生的原因,想出合理的对策,大刀阔斧的进行手术。不要遮遮掩掩,只有解决问题,我们才会进步得快。 “去浮躁求扎实,去名利求真实”踏踏实实,是做人的本性,也是改革的本质。

二 赏识教育,使老师不敢批评学生

赏识教育,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即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有的老师,因为提倡赏识教育,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敢批评,找不到学生犯错误的根源,也就不能对症下药。我认为,我们要赏识孩子,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有适度的惩罚。有一句话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夸美纽斯说:“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因为做了的事不能变成没有做),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其实,问题的出现,适度的惩罚,对于学生,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惩罚。我们所提出的惩罚,不等于体罚。魏书生老师,在学生犯错误时,请学生写“说明书”,不就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错误的根源,针对自己的病症,开出适合自己的药方。孩子小,不可能不犯错误,在磕磕绊绊中,学生学会得更多。 做老师的要敢于担当,“爱的教育”不是麻木的迁就和顺从。

三 课堂纪律如何把握

随着课改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的实施,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可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常会等待、接收,调皮的孩子还会来个小插曲什么的。课堂纪律成了很棘手的问题。

如何做才能既弘扬个性,又使七、八岁的孩子遵守合作的必要纪律,而不影响别人?夸美纽斯说:“纪律的目标就是要使他们跟随别人,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且实际上自行地走向那个方向。”必要的纪律,既保证了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保证了大家在一起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应该遵守哪些课堂纪律?实践中的经验告诉我,课堂上,学生必须要专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参与活动时,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自己学习时,不能做影响别人的活动等等,也就是,做独处时的小主人,合作时的小伙伴。

教师科学的组织方法,积极的鼓励制度,对于维护良好纪律是必不可少。在我班,废除“先举手后发言”后,我和同学们提出了“一分钟思考”时间,一分钟后谁知道了就先告诉同位,然后小组回答,选出组内最精彩的发言交流。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小组讨论唇枪舌剑,讨论时没有优秀与后进,只有个性和不同的见解。所以大家一样,想多少就说多少,知道多少就发表多少“高见”,真是“童言无忌”、“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方法到位,不盲目地去娇宠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做到既遵守纪律又活而不乱。

四 课改后,评价方式的改革,形成了良好的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在良好评价措施下,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高了,老师们课改的动力空前高涨。但是学期末,各个学校,还要进行期末考试,考试,还在影响着学生和老师。

考试,是评价学生的一种方式。在检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但是,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注重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学生在过程中努力了,就应该淡化对考试结果的看法,给学生以肯定。因此,不要把期末的考试结果看得太重,它仅仅是激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我们学校,在评价学生考试成绩时,采取等级制,在评析试卷时重经验和教训,不在得失分数上做文章,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实践。有的学校采取分项考试和分散考试的办法,还有的实行多种水平的分层分卷考试。

反思课改问题,展望中国教育的前途,中国教育改革的问题太多,站在课改一线的教师们,我们一起努力,把问题解决,就是对中国教育做了自己微薄的贡献!

上一篇:小学中年级学生有效评价机制的建设 下一篇:“隐性教案”之于教学魅力的“活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