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

时间:2022-08-26 10:50:28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高速增长,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正是因为这不断膨胀的需求,电力企业面临的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巨大而又繁重,迎接的挑战越来越高,也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电力 工程建设 安全管理

一、 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电力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生产活动中都面临着安全生产这一重大课题,在建设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尤其是施工单位面临的安全生产任务形势比较严峻,存在的安全隐患会更多。下面重点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 施工器具使用不当,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目前,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上,各种施工机械、安装工具、调试仪器等在不断地使用过程中,质量在一天天地发生变化,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也在一天天地滋生,特别是如下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如升降机、起重机、搅拌机、切割机、电焊机、牵引机等,使用频率高,设备老化快,容易出事故。由于在变电所土建施工和线路基础施工现场,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大部分人员只知道鲁莽使用,不知道对其进行必要的保养与维修,加速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施工器具的提前老化,使得施工现场存在较多与之相关的安全隐患,对施工质量和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电力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施工现场时常发生交叉作业场面,各类施工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众多,例如:新建一个220kV变电所,专业交叉施工时场内各类人员高达两三百多号人。如此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使得安全隐患众生,尤其在运行的变电所内和在邻近的带电线路旁进行施工时,危险性更高。

2、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素质低

就目前来讲,社会化建筑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企业管理队伍中资格老的一批人员大多只具有初、高中学历,更新专业知识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跟不上时代步伐,管理水平严重落伍于眼下形势;现场施工队伍由流动性较大的民工构成,文化程度更低,企业也难以或懒于对他们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人员素质得不到提升,野蛮施工现象屡禁不止。这种人员素质差的局面,导致企业上下人员无论在施工管理还是在现场作业上,只知道埋头干活,不管不顾所处环境中存在的危险点,平时连在施工现场必须头戴安全帽这一起码的《安规》要求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对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有多深的了解,安全意识极其淡薄。

3、电力工程现场监理人员缺乏管理能力

近几年,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程序的规范化,推行了施工监理制度。施工监理的作用不但要起到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更要有力地组织和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活动,不断提醒施工企业和现场作业人员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必须做到的安全防范措施。但是,由于我国推行监理制度起步较晚,监理企业的诞生也很仓促,企业人员结构中严重缺乏懂得电力工程专业知识且又取得注册监理资格的优秀人才,普遍存在公司挂名注册资格人员、现场聘用退休人员等不规范现象。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凭借老化的工作经验,把精力主要放在施工质量管理上,仅仅起到质监的作用,忽视了或者说根本顾及不了其它施工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这方面。

二、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1、 建立健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监督体系

每个施工企业都应该有完善的三级安全监督网络。三级安全监督网络是对安全监督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同时也是按照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改进这三个环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各级安监人员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而且,建设项目管理单位应该加大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督促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要正确地使用安全保护用品,实施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制度,要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立即整改安全隐患,还要不断的完善以及规范安全防护设施,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事故的事前控制。

2、 对各个工程项目进行危险性分析, 制定专项安全管理方案

无论是社会化建筑企业还是行业内安装企业,在施工现场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而对于这些危险,相关企业应该针对各个工程进行必要的危险性分析,并制定专项的安全管理方案。针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来制定有效的危险点预控措施,对于危险源要及时进行消除、隔离或疏导,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重大危险源要加大控制力度,对于那些重点项目以及重点部位要进行重点监控,在加强监控的措施下,做到隐患不消除、问题不解决决不放过的原则。

在各个施工环节中,都存在着不同的危险,针对这些不同的危险,要制定专项安全管理对策,一一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由于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致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不断滋生;虽说行业内部企业施工人员素质较高,但也时常出现安全麻痹意识,违反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而进行习惯性作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更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决定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基本因素,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而且要常抓不懈。

4、层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首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带头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严肃对待施工现场中的不安全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项目经理自身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灌输给每一位现场施工人员,并定期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及时通报各类安全事故,使得施工人员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设立安全员岗位,建立安全生产台账,总结每个施工环节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的地方,并想对策把这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施工现场应该设专门人员负责对施工器具进行及时维修与保养。

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人员不但要监督施工质量、审批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造价,更要把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放在第一,要领会和落实好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活动的文件精神,配合建设单位把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关,按照建设管理单位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约定,落实安全生产投入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资金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与更新,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坚决拒签违背合同约定的不实费用。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设立了项目部,项目部中专门配置了安全管理人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部署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工作任务,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现场安全宣传活动,认真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定期安全、质量检查,对于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拒不整改的责任人,坚决给予严肃处理。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以合同为手段,对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实行安全生产考核制,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旨在加强管理层的责任心。

三、 结束语

“企业兴衰,成在安全,败在事故”。这句话强调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电力企业更是如此,是多年来不同的企业在实践中得出的相同教训。参加电力工程建设的各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第一”的战略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将安全生产意识和措施落实到每个人和每个角落。电力工程建设中,一般以建设管理单位为龙头,共同提高各参建单位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只有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下一篇:暖通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