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优势及关键技术

时间:2022-08-26 08:03:17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优势及关键技术

摘要 介绍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优势,从节省秧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稳产高产、节约水肥、减灾抗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机械化;水稻;优势;育插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35-0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一项集农机、农艺于一体的的综合性、系统性技术,不仅具有直播的优点,节本增效,劳动强度降低,而且克服了人工插秧的缺点,具有单位面积基本苗数稳定,比手工插秧分蘖快、有效穗多、宽行密株、通风透光、便于施肥打药、减轻病虫害、抗倒伏、稳产高产等优点,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好技术。此技术在金寨县推广已有4年历史,通过几年的实践,进一步了解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优点,并初步掌握了关键的技术要点。现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介绍如下。

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发展优势

1.1 节省秧田

一般采取工厂标准化育秧,培养出毯状健壮秧苗,与常规露地育秧相比,标准化育秧秧龄短,密度高,能够有效提高肥水、秧田的利用率[1]。机插秧育可大幅节省耕地,秧本比仅为1∶100,且秧龄仅20 d左右,节约耕地的效益十分明显。

1.2 降低成本

采用机械插秧,插秧支出900元/hm2左右,而人工插秧为2 250元/hm2,极大地降低了插秧成本,且能减少劳动力15~30个/hm2,提高了工效,具有明显的省工降本优势。

1.3 解决“弯腰”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插秧机的研制工作,经过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实现了用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插秧作业,解决了农民弯腰插秧的历史,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2-3]。

1.4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用机器插秧,栽插速度可达0.33~0.67 hm2/h,是人工插秧的10倍以上,工效高,速度快,让农民看到了农机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的威力,同时也解决了集中栽插与劳力紧张的矛盾,使农民从繁重的插秧中解脱出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1.5 农机与农艺技术的有效配合

从种子的播种开始,采用塑料盘育秧,培育出机械所需的壮苗,达到精确播种的目的,减少了种子的用量,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块状秧苗放到插秧机上,进行机械作业,实现了插秧的机械化。也就是说只有培育出好秧苗,才能用插秧机进行栽插,两者相互统一,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农机与农艺部门必须紧密配合,共同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好[4-5]。

1.6 产量高,稳产性好

机插水稻采用宽行、浅栽、定穴、定苗的栽插方式,田间植株分布均匀,光照充足,栽植后植株根系生长快,扎根立苗早,抗逆性强;机插水稻在秧龄较小时进行栽植,栽后分蘖生长期长,有效分蘖一般增加2个,从而为水稻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一般较人工手插增产率超过5%。

1.7 水分与肥料利用率提高

机插育秧采用集约化育秧,在生产中能够有效进行水分、肥料、药剂的调控,从而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能明显改善稻米品质。

1.8 减灾抗灾

水稻机育机插用塑料盘育秧,薄膜覆盖,成秧率高,且机插秧田肥水管理、病虫鸟鼠害防治方便等,能够大大降低灾害损失。由于机插水稻植株生长健壮,抗倒伏,抗逆能力强。

1.9 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能培养出大量的育秧专业户、机插专业户、种植大户、土地流转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利于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促进水稻生产技术装备和总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粮食生产能力。

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关键技术

2.1 标准化育秧技术

2.1.1 建好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选择灌排方便、地势平坦、靠近大田、运秧方便的地块作育秧场,配备好育秧设备,做好育秧前的各项准备。

2.1.2 科学配制营养土。营养土要求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等。土壤要经秋、冬翻耕晒冻、春耕细耙。最好在冬季或早春进行施肥培育,对未施肥培育的,可在育秧前30 d施用三元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进行培肥,并于育秧前15 d施用旱育壮秧剂培肥秧床土;按每插1 hm2大田备1 500 kg营养土,另备300 kg盖籽素土,一般厚度2~3 mm,以种子不外露为宜。

2.1.3 适时播种。定量播种的机插秧对秧龄要求严格,一般以18~20 d为宜。因此,要根据茬口品种、机度和预计插秧时期,分批播种,生育期长的品种,旱播旱栽,生育期短的品种,适时播种适时栽插。播量要适宜,落谷要均匀。按标准盘(58.0 cm×28.0 cm×2.2 cm)计,杂交中籼稻品种每盘播干谷70~80 g(湿芽谷90~100 g),大田用240~270盘/hm2,折合大田用种量22.5 kg/hm2左右;常规品种每盘播干谷100~120 g(湿芽谷130~150 g),要求盘中种子分布均匀一致。

2.1.4 坚持旱育管理。苗期管理坚持旱控育秧,采用育秧大棚防雨水。二叶一心期前以湿润为主,二叶一心期至移栽前以旱管为主,不旱不喷水。补水方式依次为喷灌、人工浇水、沟中喑灌。水分管理与温度管理相配套,采取大棚保温的要关注棚内温度变化,注意适时打开四周降温防烧苗。秧龄设计在20 d以上的,要配套化控管理。一般采用壮秧剂培育营养土,或稀效唑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培肥营养土的苗期一般不追肥,仅追送嫁肥和送嫁药;未培肥直接用素土播种的,要早施断奶肥和送嫁肥。

2.2 机械化插秧关键技术环节

2.2.1 注重整地质量。整地质量要达到机插作业的基本要求,大田表面平整、田内干净无残茬,土壤软硬适中。最好采用旱翻耕、晒晾垄、水整平;翻犁或旋耕深浅一致,不重不漏,浆、水分清,耕作层适度沉实。

2.2.2 插足插准基本苗。调节适宜的株距,一季稻在插秧机行距固定(30 cm)的条件下,可因品种、茬口等不同,相应调节株距(12~16 cm)。

2.2.3 严把机插质量。选用适宜的插秧机,要求机插漏插率≤5.0%、伤秧率≤4.0%、均匀度合格率≥85.0%,且达到行直。力求穴苗数匀(杂交稻2~3本、常规稻3~4本),栽插浅,靠行准确,田间空插率少。

2.2.4 机插后做好“平水缺”。防止客田串水或遇大雨造成田间水层过深,以至漂苗、倒苗或淹没稻梢而烂秧。

3 参考文献

[1] 谭敦勇.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J].湖南农机,2012(5):31.

[2] 徐敏.水稻机械化插秧效益分析[J].江苏农机化,2007(5):31-32.

[3] 赵天冬.农业部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步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2):7-8.

[4] 马文强.唐山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现状分析[J].河北农机,2011(4):54-55.

[5] 王正康,倪玉林.谈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及推广对策[J].当代农机,2010(9):66-68.

上一篇:海盐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下一篇:南阳市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