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井渠节水灌溉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8-26 04:28:56

浅析井渠节水灌溉的应用效果

摘 要:井渠结合的灌区在近年以来,地下水的超采严重,地面水和洪水的引用逐渐减少,直接对农村的经济持续的发展及水生态良性的循环造成影响。其原因则是:工程的建设方面其投资存在不足, 控制地面水工程存在欠缺;田间的节水工程没有达到标准。管理的方面主要就是农业的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的生产体系的变化;小型农村的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变化;农民的素质不高等等。为了能够保证此类的灌区能够持续正常的运行,一定要对地下水高效利用,有效对地面水进行引用,强化好农艺的节水。并且以政策、经济、技术、监控等的管理的措施来确保。

关键词: 地面水;地下水;农业;高效的用水;农艺的节水;井渠结合的灌区

中图分类号:P6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井渠结合的灌区存在问题

1.1 降雨减少,水文气象的变化恶化了水文地质条件

近几年发生连续干旱,不仅仅自然降水所对区域的地下水补充是越来越少,且导致了地面的径流减少,这直接影响到了地面的灌溉。地面的径流减少以致灌溉依赖地面水的程度也减少,减少的地面水需地下水来补充,进一步的使水文的地质条件恶化,导致了包气带的加厚,地下水也越采越深,许多的地方均造成了地下水的漏斗区,使水文的地质条件恶化。

1.2 投资不足,地面灌溉系统引洪能力下降,地下水利用不充分

灌溉系统的节水工程的标准不高。我国大中型的灌区工程很多都是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兴建起来的,经过了40多年的运行,使工程严重老化,紧急需要重新改造,但是因为投资的不足,渠系的建筑物不能够配套,渠道输水的能力下降。比如新疆博乐市新不哈渠首, 其位于博河中游,是小营盘灌区、青得里灌区、阿热勒托海灌区的引水枢纽,其设计引水流量为15m3/s,现在引水流量为8m3/s,引水流量不足,影响当地农业用地的灌溉。

1.3 种植结构调整引起用水方式变化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科技不断进步,且我国加入了WTO,这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挑战,使广大的农民群众由传统、粗放的种植粮食作为主调整来种植蔬菜及经济作物,尤其是兴起的一些设施农业,以及反季节所种植的蔬菜和瓜果等作物。这样的作物对于水的敏感性及依赖性均是非常强的,对于适时、适量的供水要求也很高,渠灌则实行了轮灌或者储水灌溉,无办法确保作物能够适时的供水。并且井水有灌溉方便等的特点,很适合对这样的经济作物进行灌溉。因此,这样一来不但加大地下水灌溉的比例,且灌溉所用的用水时间有了延长,导致总用水的量超过了种植一般的大田作物。

2 井渠结合灌区的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2.1 提高井水利用效率

井水具有开采、使用、管理方便的特点,但也存在着补给周期长的缺点,为此,提出了对井水高效利用的原则,即采用管道输水等现代输水技术和喷灌、微灌等现代田间灌溉技术利用井水,使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达到90%以上,提高水分生产率20%~35%。在博乐市平均每年新增高标准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面积不少于2万亩,其中,喷、微灌面积不得少于新增高效节水面积的50%;小农水重点县第一年建设高效节水3.07万亩,第二年建设高效节水3.05万亩,第三年建设高效节水3.03万亩。微灌面积达新增高效节水面积的100%。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和作物的种植情况选择合适的喷灌形式,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用半固定喷灌比较好。在喷灌区,清水灌溉不需田埂,洪灌按照4.5~6.0 m(畦宽)*120~200 m(畦长)设计即可,经实际运行效果很好。在大棚,使用微灌是比较节水增效的有效途径,用微灌既能节水,又能有效降低棚内湿度,保持棚内温度,不因一次灌水太多,降温增湿,引发病虫害,增加支出,减少收入。特别是目前实施的膜下滴灌,效果较好,群众比较欢迎。但是,大棚不适合用洪水灌溉,为保证大棚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持续利用,周围应该有一些大田,一般按照大田与经济作物6:4的比例种植比较适合。

2.2 开展引河水补源

河水具有产流快、消失快,受自然降水控制和影响的性质,特别是在没有控制性工程的情况下,来水过程有限。为此,井渠结合灌区有效利用河水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开源,它有效地补充了下水,使得灌区内的井水可以持续利用。尽管不同的地层结构、不同的灌溉季节、不同的引洪量对地下水的影响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补源的效果是明显的。补源可以通过点、线、面进行,所谓点就是通过天然的大坑、枯井和废弃的低洼地集中进行;线就是通过未防渗的灌溉渠道或排水渠道进行;面要结合灌溉进行。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紧张、降水时间集中的特点,采用面补比较合理,在实行宽埂长畦、大流量(灌溉用水量为0.3万m3/hm2左右)的情况下,补源系数可达0.3~0.4。

3 制定保证井渠结合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3.1 政策措施

井渠结合的灌区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则是社会发展及进步到了一定时间出来的的产物,所以需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来进行有效调整。为确保此类的灌区能够持续运行,需要强化水资源的管理, 保护好水资源,使它能够采补平衡。需要依法建立起权威、集中、高效的统一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对与地下水、地面水及城市的污水等等各类的水资源,是水行政的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规划、以及管理、调度的,采取了综合的措施,逐步的实现了洪水的资源化、污水的资源化,各类的资源能相互转化, 相互补充,进而实现了对水资源持续的利用。

3.2 经济措施

井渠结合的灌区引用了地面水的补源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水价比较高,第二、效益多方面。以博乐市灌区为例,其供水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折旧费、维护修理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材料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和其他费用等。摊销费:摊销费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费用,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该项资产很小,所以不计。利息净支出:本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国家拨款和地方自筹,所以不考虑流动资金利息。水资源费:按规定,农业灌溉用水不计征水资源费。所以本次计算不计水资源费。根据规定,投资盈余率按照3%计取;日变化系数按照k日=1.3。水价计算详见下表:

水价测算表

本工程单位供水成本为0.17元/ m3, 预测水价为(总成本费用+工程投资×投资盈余率)/年均供水量,供水理论价格为0.21元/ m3。随着水价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量水到村,量水到户,打破按亩收费的不合理规定,使水价增加应是可行的。为使工程在财务上能维持,价格上能承受,故建议新增水价按0.21元/ m3征收。

该工程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节水效益,将会为灌溉区内的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项目的建设是经济、合理、可行的。

3.3 监控措施

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为保持地下水的持续利用就必须制定严密的开采和保护制度,即对此类灌区实行宏观的总量控制和微观的定额管理。具体讲,就是对灌区内某一眼井都根据其地下水储存量确定当年的地下水总开采量,然后根据该井控制的灌溉面积及其作物的种植情况,分配单位面积的用水量,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地下水补充不足,开采超量,另一方面引进水权的概念,进行水权的转换。近几年新疆博乐市市通过建立管理组织,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形式, 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浇地”,“计划供水,按方收费”的办法,初步实现了这一管理。

参考文献

[1] 冯广志.21世纪初我国节水工作的思考[J].节水灌溉,2002,(1).

[2] 徐维浩.实施综合节水 优化资源配置[J].节水灌溉,2002,(2).

[3] 邢黎明.井渠结合类型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7).

上一篇:桥梁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下一篇:关于水利技术创新问题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