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农村中学开展法制教育的途径

时间:2022-08-26 04:07:35

浅谈在农村中学开展法制教育的途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它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法律素质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国家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规也一直强调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大多数学生是农民子弟,生源素质普遍较差,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周边环境治安状况不理想,无业人员经常在校门口或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敲诈钱物,初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容易上当受骗。最近几年来,在学校和各方努力下,学校在初中生法制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学校内外环境有了很大转变,在法制教育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法制教育

法制课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利用给学生上法制课的机会,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寓法制教育于课堂之中。长此以往,对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充分利用法制课主渠道作用,抓纪律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汇,把《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思想品德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科渗透。社会课中有关法律的内容,教师要渗透并拓展;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涉及有关法制的教育,教师要讲透。

二、在主题班会中开展法制教育

如果班主任切合实际地召开主题班会,充分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那么德育工作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许多学生都有这种思想: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的学生迟到;有的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不完成作业;有的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有的认为抽根烟,去次游戏厅算不了什么等等。作为班主任要利用班会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危害性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认清“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种错误认识的危害性。

三、在校园文化中进行法制教育

1.开展法制讲座。定期组织法制讲座,聘请法制副校长、周边派出所民警到学校为学生作“遵纪守法,健康成长”“别让恶习染青春”等为主题的法制报告。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广大师生讲述了不良行为、违纪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危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等等。在会后,各班组织法纪教育主题班会,并让每位学生都写了体会。

在法制教育月,法制办的教师面对全体师生做了“别让恶习染青春”为主题的专题报告。针对学生违纪行为,向学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青少年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以及由不良行为演变为违法犯罪仅有一步之遥。通过大量青少年违法犯罪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例,学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敲醒了警钟。

2.观看法制宣传片。每年法制宣传月,学校都要组织学生观看《别让恶习染青春》《为了明天》《网络妈妈》《让世界充满爱》等类似法制宣传的影片。每次观看后,学生都非常的震惊,看到影片中那张曾经纯真的却被丑恶扭曲的脸,看到他们失去自由之后的无奈,听着他们铁窗内的哭诉,学生纷纷表示要认真选择好自己的生活道路,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个让“母亲”放心,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又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

3.欣赏法制图片。学校利用禁毒日、法制月等宣传时间,举办了“远离”“告别网吧”“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图片展。在宣传栏里,这些图片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吸引了不少的学生。很多学生看后,激动不已,感慨万千,纷纷写出了观后感。通过法制图片的展出,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法制信息,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反映问题也就更加全面,由于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学生积极性异常高涨,在活动中受到了很好的法制教育。

四、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学生权益

1.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了关工委队伍,及时将新退下来的责任心强、身体好、水平高的教师充实到关工委队伍中来,并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不断壮大队伍力量。关工委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校关工委在工作过程中注重与党支部工作结合,与团委工作结合、与工会工作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结合等四个结合,充分发挥了关工委的积极性。

2.成立法制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主管校长为副校长、各处室负责人、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聘任法制副校长、法制顾问。请法制校长和法制顾问到校上法制课,做法制报告不断充实师生的法律知识,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

4.加强警校共建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良好教育教学环境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先决条件,为了更好地创造这个条件,学校建立警校共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学校各职能部门经常组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依法执教水平。认真制订计划,并具体实施。切实加强对校园综治工作的领导,并把其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一件大事来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抓落实,真正做到领导重视,制度落实,措施得力。

警校共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其领导和检查督促作用,促进校园综治创安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健全安全保卫工作,要求保安人员积极开展巡视检查,减少违纪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秩序。落实校园安全岗位安全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学校的重点部位由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促进校园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化,保证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积极配合村委会派出所清除校园周边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严格门岗管理,杜绝校外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对外访人员实行登记造册,严禁学生私自离开校园。

5.完善学校各项有关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我们制订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制度,对学生的上课、早操、考勤、文明礼仪、活动、违纪行为等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评分,每个班主任负责本班的学生,科任教师负责向班主任反映问题,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行为习惯大大改善。接着我们又制订和完善了学生考勤请假制度、文明礼仪十项制度、班级量化考核制度、升旗制度、课间操制度、课间巡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语文课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