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多模态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26 03:53:09

信息化环境下多模态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高职院校语言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多模态教学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本文旨在探索多模态教学的优势及其在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弥补单一模态教学模式的不足,达到提高目前英语口译教学的课堂效率与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优势;口译教学;实际运用

进入2l世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它不但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语言交流方式,同时也影响着语言教学的方式和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即多模态教学应运而生。高职院校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一条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之路,高职英语教学也转向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采用多模态教学进行英语口译教学是信息交流方式的多样性和意义表达方式的多模态化的必然要求。

1 多模态教学的内涵与优势

1996年,New London Group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即多模态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论,它的主张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基本理念在教学中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说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和暗示法等,并将其合理运用到语言环境中。利用图片、图像、音乐、网络、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使学习者体验真实的目标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输出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强调了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

多模态教学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够有效地弥补口译教学方法单一的不足。此外,多模态教学能够创建真实的情景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口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对语言进行转换并输出,语境对于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至关重要。在多模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的情境,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使学习者体验真实的目标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输出、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再者,多模态教学有助于轻松、活跃、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在多模态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能够频繁互动,师生共同参与、思考、讨论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多模态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教师肢体语言来构建听觉和视觉两种模态符号。

目前,以信息化手段来辅助英语教学已经非常普遍,在英语口译教学中加以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听觉和视觉模态符号单一,使课堂缺乏生动性的弊端。如口译课上的词汇教学部分,在口译教学中巩固词汇教学对于口译学习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在PPT上插入图片,或者将词汇用艺术字或黑体字凸显出来;此外,在PPT中插入音频或视频,这些都是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的有效方式。例如,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两个英文词组,可在PPT课件上播放相应的图片,亦可插入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

英语原声电影和网络口译现场视频资源是构建多模态教学又一有效辅助手段,它们集观赏性、艺术性和学习性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体会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鉴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并不适合在课堂长时间播放一整部的英文电影,而应该对教学步骤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播放电影片段,使其教的词汇与电影中的语言环境相联系。通过播放口译现场视频,使学生沉浸到口译现场的紧张气氛,深刻体会作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此外,在英语口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必不可少,这是构建非语言符号意义的重要途径。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基础相对薄弱,遇到困难自信心更易受挫,因此,教师应注意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刺激学生的视觉系统,加强他们对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其对语言学习的印象,促进其对词汇的理解,最终达到提高口语水平的目的。

(二)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综合运用。

传统的英语口译教学方法机械单调,大多数教师或借助配套教材的光盘,或口述一些源语材料,让学生逐句翻译,以讲授法贯穿整个口译教学的课堂,这无疑造成了课堂听觉模态符号的单一,教学枯燥、乏味,生动性不强。教师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和项目导向教学法等,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模拟记者招待会、会议口译、辩论赛等等。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如PPT课件、网络视频和音频资源等,帮助学习者加深印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构建网络教学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构建网络教学系统,是指为英语口译学习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以及相关背景资料,使英语口译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拓展教学信息量。自口译实训室建成以来,我系的英语口译课课堂效果已得到有效提高,口译教学资料库也正在建设、完善过程中,口译授课教师也已投入到口译微课程的录制工作中。此外,我系的英语精读教学和听力教学已先后引入朗文交互英语系列学习软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便利条件,整合丰富的多媒体外语学习资源,提供传统语言教室不具备的功能,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未来,我们将构建全方位的口译教学网络系统,实现口译学习资源的真正共享,使学生沉浸在多模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有意或者无意地获取和英语口译学习相关的知识。

总之,多模态教学的意义所在是使多种模态共同作用来体现语言的意义,增加了英语口译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并有助于更好地溶合师生间的关系。然而,进行多模态教学并不意味着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教学资源简单地组合在一起,教师在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时不能流于形式,过多地注重表面,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使用多种模态符号,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多种模态符号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才能最终实现多模态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褚珊珊.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口译教学模式的研究[J]. 北方文学, 2014(01): 252.

[2] 董小晶. 多模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论坛, 2013(11): 171.

[3] 柳艳宾. 多模态词汇教学[J]. 海外英语, 2011(7): 47-48.

上一篇:山水休闲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自媒体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