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培育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探微

时间:2022-10-13 03:21:58

初中语文教育培育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探微

摘 要:形象思维是智力发挥和能力培养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新课标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点,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其进行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学习做铺垫。因此,应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培育;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上,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仍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想切实做好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在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并且不断的完善与改进教育教学手段,进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断的提高。

1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是小学语文的升级版,其在内容和结构上均与小学语文有较大的差异,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综合应用对课本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为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提高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这样就使得语文成为一门普通的学科,难以充分发挥其作为人文学科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没起到多大作用。因此,要采取相关措施,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全面发展。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1.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所受重视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理解不足,他们认为语文学科就是一门与文字相关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阅读文章与诗词才是最重要的任务。教师将学生通过考试当成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优雅性。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阅读文章在字词使用与修辞应用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巧妙感。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让语文学科内容的魅力无法得到发挥,更影响语文学科教育的进步。

2.缺少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正确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利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这些教师利用整节课的时间讲解课本知识,很少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这就让很多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教师的控制,只能跟着教师的脚步走,死记硬背一些知识,不能自由地发表看法。部分教师习惯了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觉得没有必要更新教学手段,更很少考虑思想的创新,没有意识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课外实践的重要性,这就使初中生丧失了很多思维能力锻炼的机会。

3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更加自由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快速进步。

1.加强语文课堂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想象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利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进行形象化与具体化处理,有利于语文学习难度的降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会让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在语文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教师要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激发,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锻炼思维能力。学生有机会进行自主思考,就很有可能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观点,描述理解,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首轻音乐,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想象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学生能够利用想象与思考将文字转化成为图画与现实,就可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语文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

2.加强语文课堂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对于其语文学习效率的高低有重要影响。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用眼、用脑、用手、用心、用耳,每一个感官都得到调动,才能实现个人学习效果的优化。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袋去思考,将课堂中的阅读与写作学习结合起来,记好笔记,才能让课堂知识被消化。学生调动思维,将课堂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构建成知识体系,才会让语文课堂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有想法。但是,逻辑思维尚不健全,个人理解自然会缺乏理性,想法的逻辑性不强。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利用阅读与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整理语言,发现语文应用中的技巧,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过故人庄》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个诗句之间的联系,通过思维运动分析其中的内容联系与结构联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故人”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思考说说写作思路。写作思路越顺畅,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就越强。将阅读与写作完美结合,可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3.加强语文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作为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元素。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就会有更多学习想法,有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通过讲解让学生有灵感,有新想法,新角度。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与表达事物的教学。比如在讲解《女娲造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女娲造人的利与弊”为主题开展课堂辩论,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想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4.图画课文

形象生动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这种形象是借助文字进行表现的。所以,在进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语言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图画法不仅可以将形象的语言转化为画面,还可以将抽象的语言转为画面。学生在进行这种转化的过程中要展开想象,认真动脑,这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形象语言画出五幅画: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迎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的语言,很好的将这几个画面用图画形式表现出来。

5.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监控

整个教学及学习情况要及时进行监控和反思,调整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体现。如魏书生提出的“班级管理模式”具有“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特点。他在“科学化”中的建立了“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与“总结反馈系统”,体系了教师对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习了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检查学习效果、取补救措施的能力。

4 结语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个人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应用性,在语文课堂中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创新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将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等多项思维能力相整合,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系统培养,促进当代初中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泽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亚太教育,2015,04:60.

[2]胡玮玮,李继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56-58.

[3]蒋红花.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63.

[4]刘光国.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成功(教育),2013,22:109.

上一篇:大数据视角下图书馆用户满意度提升研究 下一篇:信息化后企业档案管理改善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