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防范思考

时间:2022-08-26 02:20:03

基于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防范思考

摘要:在政府的招标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信誉风险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政府最终招标采购质量上信誉风险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因此政府在招标过程中应健全自身的采购机制,从社会的总体效益出发,优化采购的模式,依法采购,对劣质采购项目的运行进行严厉的打击,建立一个诚信的招标市场,并对招标市场进行有效的监控,禁止市场内出现劣质的供应商。本文主要通过对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积极防范招标采购中的信誉风险思考应对策略。

关键词:政府招标 采购 信誉风险 博弈论 防范

政府的招标采购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招标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我国在2003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采购法,标志着政府的招标采购工作进入了制度约束的时期。所有的供应商都要通过资格预审后才能参与招标,能够避免信誉差的供应商流入招标市场,一方面提高资金的节约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国家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积极防范招标采购中的信誉风险做出了理性思考。

一、政府招标采购存在信誉风险的分析

政府采购试点工作是于1996年在上海率先展开的,随后我国大部分城市都逐渐开始展开政府采购的试点工作。在国际上政府的采购规模要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8%-30%,占本国GDP的20%左右,因所占比例较高政府采购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各国都纷纷建立采购法和采购制度来约束和管理政府的采购工作。虽然试点工作在我国展开后,政府采购的效益以及资金透明化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但是政府缺乏信誉评估机制,因此在采购中还是会出现信誉风险的情况。在以往都是通过人为因素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但是仍不能彻底的避免,最主要的原因是信誉风险的产生因素多种多样,政府的招标采购是通过多个环节完成的,在整个环节中任意一个出现了信誉风险都会造成招标采购的失败。处理政府招标采购和供应商的信誉问题属于博弈的范畴,因此在有效地解决政府招标采购和供应商的信誉风险问题上,我们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处理,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法。

博弈是对具有竞争性质的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在政府招标采购和供应商上把双方处理项目比作博弈来进行分析的。

(一)政府和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分析

政府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动态博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一是政府和供应商是博弈的两个参与者,其中供应商可以分为信誉好的与信誉差的。二是政府在降低采购风险时选择了采用资格预审的方法。三是供应商为了招标成功,对自己的信息资料和信誉情况进行了优化,超过政府所定标准,增大了招标成功的几率。四是政府招标采购是非营利性质的,是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

政府和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并不是直接发生的,因为招标采购的过程是先招标后投标,形成博弈是需要第三方的出现并推进的,而第三方是可以有效地避开招标和投标过程中的信誉风险的。通过分析显示,高信誉的供应商,不进行粉饰包装是最有成效的方法,政府不用调查所获得的效益是最高的;针对低信誉的供应商,无论是否进行粉饰包装,政府为了保障自身利益都会进行全面的调查。因此,为了避免在日后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在资格预审时需要对低信誉的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调查。

(二)高信誉和低信誉供应商博弈的分析

对于高信誉供应商和低信誉供应商来说,因为投标前的信息保密对方的竞标战略是未知的,所以在博弈中,最后的结果除了和自身的策略相关以外还会受到对方的策略的影响。而在竞争过程中,低信誉供应商受到来自高信誉供应商的压力,为了竞标的成功,会通过粉饰自身的产品来达到目的,对自身产品信息进行更改,将假的信息提供给政府招标人。这样对于高信誉的供应商来说是不公平的,政府的招标人对供应商都不熟悉,因此极其容易被供应商所提交的虚假信息所迷惑。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越是不好的产品越是需要包装,低信誉的供应商竞标的唯一方法就是包装产品,但是仍然无法达到高信誉的供应商“零包装”的效果 ,因此高信誉的供应商在竞标中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包装产品。

二、完善政府招标采购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采购机制

在政府招标中都是依照《政府采购法》为中心进行的,在采购过程中树立依法行政、依法采购的意识并且根据政府采购的需要来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在政府招标的过程中制度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内部的制衡,通过制度的形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自觉性。在招标中将每一个环节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来完成,并将权利分散,避免权力集中的现象出现,通过分权分工的方法,更好的达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效果,并且提高整体的信誉度和透明度。建设完善的采购制度是政府招标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降低政府采购成本和维护政府经济利益的保障,同时保证了招标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设立监管部门,全程监管招标工作

在招标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管部门能够有效地的避免在招标的过程中出现腐败和违规的现象。在选择招标工作人员时要进行廉政教育,并且对政府的内外审计进行全面的监管,从根本上消除违规现象的出现,增加招标过程的透明度,保证全程监管,这样一方面可以对低信誉供应商的过度包装行为做出警示与监督,另一方面还树立了良好的政府信用。

三、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

(一)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强调以诚为本

在前文中提到的博弈论中低信誉供应商都会采取包装的方法来提升标的的竞争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招标过程中频繁出现,就需要在采购市场中对供应商实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资质管理。按照供应商的信誉等级进行分类后采用,通过监管制度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以诚信为本构建供应商的诚信体系,对于低信誉供应商在招标前的违法包装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加大其违法成本,使之不敢违法。

(二)对供应商采取诚信分级的管理方式

在前文中提到了低信誉的供应商为了竞标的成功过度包装自身的产品,这对高信誉的供应商来说是不公平的,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出现,在招标的资格预审中建立信誉分级的管理方式和区别对待的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信誉分级的管理方式是将供应商依照信誉的高低依次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和三级供应商等,并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因为招标前的信息不公开,所以政府无法得知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被包装过,就可以通过信誉的等级来进行分配,再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比较,各归其位,及时更换不合格的供应商。并且将信誉等级划分的标准公开,可以起到督促低信誉供应商自行改正的作用。

(三)保证第三方的机构公正性

在招标中第三方机构在政府和供应商之间起到了平衡的作用,第三方包括了中介机构、评审专家团以及监督管理部门。因此确保第三方的公正是十分必要的,而确保第三方的利益不受到招标任务的影响是保证采购价格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招标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防止权力集中,另一方面还需要互相约束、互相监督。政府的采购部门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增强内部的控制力度,均匀的权利分配,可以采用中介采购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采购风险,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政府的采购资金。并且在采购的过程中还要防止供应商行贿的情况。专家评审团在招标的过程中肩负着兼顾多方利益的责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对竞标的供应商产品进行评审,通过最公正、公平的方式选取最合适的中标供应商,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把供应商的信誉等级排序情况作为参考,同时为了政府的利益和采购市场的利益平衡,要杜绝过度包装的供应商。

(四)优化政府的采购模式

政府的招标采购比例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8%-30%,因此为了达到国家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和提高纳税人的税款使用效益,在政府招标过程中要对采购模式进行优化,应用合理的采购模式是可以避免采购中浪费现象的发生以及杜绝腐败问题的出现的。在采购过程中可以依照法律选择优质采购机构代为采购,选择高效益的供应商,从根本上减少资金的支出,一方面优化了采购的结果,降低采购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起到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

总之,政府、供应商和第三方机构是招标采购的主体。信誉是政府招标采购的基石和灵魂。在招标过程中通过法律树立政府的威信是避免信誉风险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政府在招标的过程中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这也是招标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在招标过程中通过各项法律法规来约束,提升招标工作的透明度,培养招标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以诚信办公的标准来自我约束,做好招标工作。良好的信誉一方面是政府招标高效率开展的根本,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燕琼.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防范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13)

[2]张亚明.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防范策略[J].行政论坛,2012,(6)

[3]方伟.博弈论在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中的应用[J].财经界,2013,(15)

[4]吴洪涛.我国政府采购信任机制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3.

[5]葛琳琳.博弈论在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31)

上一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企业办公用房规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