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促进医药产业自主研发

时间:2022-08-26 11:45:55

风险投资,促进医药产业自主研发

目前全球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竞争异常激烈。我国医药产业却苦于资金缺口问题,自主研发能力一直较为薄弱。本文着重论述了我国医药行业的特点及风险投资作为医药行业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对于我国制药企业提高医药研发的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更好的引进风险投资。

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已越来约受到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注意。但是我国医药产业与世界跨国医药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龙永图在出席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医药大会中指出2005年全球的医药产业的整个营业收入达到4千多亿美元。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400亿美元。而中国约有5千家药业厂,但加起来的销售收入总和还不到40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全国的医药产业收入总和还无法超过美国一家的跨国医药企业的销售收入。因此可以看出差距之大。现在正值世界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时期,如何加强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缩小和先进医药行业的差距,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药企业的特点

我国现在的医药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产值低等特点。

我国现阶段的医药产业还以仿制为主,科研开发能力相对薄弱。有数据表显示:目前我国的西药品种中有97.4%为仿制品,而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极少。由于我国现阶段技术落后、资金匮乏、人均用药费用低,对于我国目前制药企业的整体状况来说,仿制药品是一条快速发展我国制药企业的捷径。仿制药的优点显而易见,一是投资少。二是时间较短。仿制药只需要3年或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而研发一种新药的时间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差不多要10~15年的时间。三是风险小。一种新药的上市销售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中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由新药研发成功到临床试验再到市场推广销售,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使先前的投入付诸东流,而没有任何的回报。因此新药的研发所承担的风险相当巨大。而仿制药的风险就要小了很多,不需要自己摸黑探索,对其他药品的成分的研究工作也更容易开展。同时由于被仿制的药在市场上已经有销售,有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度,那么仿制药也易推向市场。但由于仿制药相对低廉的成本和较低的投资风险,使得制药行业成了低门槛进入的产业。过多的企业进入到制药行业,导致了生产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同品种重复生产的问题严重。在激烈无序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战更是让制药企业利润降低。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短平快”思路,可能使企业获利于一时,但对于长远发展却非常不利。

仿制药一个更严重的后果就是由于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知识产权问题让很多企业屡屡受制于人。以DVD产品生产为例,就是因为没有适时投入力量搞自主开发,缺乏自有核心技术,我国DVD生产企业不断给外国企业提供技术专利费。由开始的每台1美元到4至5美元,后增至10美元,近年来更达14至20美元。这意味着企业的大部分利润要让别人给拿走,而且导致了很多企业无法正常运转而濒临破产。与此相类似,我国的医药业也因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很可能陷入“仿制―落伍―再仿制―更落伍”的恶性循环。

现在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纷纷也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近年来,除了诺和诺德、罗氏及葛兰素史克三家制药企业之外,还有阿斯利康、礼来、施维雅等跨国药企先后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很明显这些跨国制药企业的目的在于利于中国低廉的成本降低研发费用,同时抢占中国巨大的医药市场。对于国内的制药企业来说,将会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如何有效的与这些跨国巨头竞争是摆在面前亟需要解决的事情。国内企业要重视研发,开发出更多拥有自主创新专利的药品,并及时将专利药品转化为优势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医药企业和跨国医药企业的差距才会逐渐缩小,才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提高自己的能力,才可能充分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来加快自身发展速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医药产业新药研发的特点

医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 其技术创新具有极为明显的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根据美国制药商协会(PMA )的资料, 一种新药从发现到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 ) 批准大约需要15年的时间。平均从5000个化合物中才能筛选出1 种新药, 期间的研究开发费用约为2. 5- 3. 5 亿美元。新药研发是一个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长期工作。而国内医药研发却采取的是“短、平、快”的方式。以模仿药为主,同时也有自己的研发。但是研发周期控制在3~5年,长期投资的非常少。

由于前期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我国医药行业研发资金不足问题非常突出。而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报,2004年医药制造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仅1.3%。相比较之下发达国家用于新药研发的资金占销售额的比重往往超过10%。国外领先制药行业巨头的研发投入让国内制药商难以望其项背。2001 年美国药物研究与生产者协会成员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为303 亿美元,比2000年的开支增加了16.6% , 超过1990年研发投入的3倍。根据2005年10月英国贸工部的第15次“全球企业研发排行榜”,2005年美国辉瑞公司的研发费用为40.02亿英镑(约72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8%。而另一家制药企业巨头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的研发费用也达到28.39亿英镑(约51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2%。巨额的投入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市场。以美国为例,美国以252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总量在2005全球医药市场销售收入占据着霸主地位。

风险投资在推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全美风险投资协会把风险投资定义为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新兴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是风险投资企业、机构、投资人等市场主体与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和产权市场有机结合的市场体系。

风险投资风险大。据统计,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中,50%左右是完全失败的,40%是不赚不赔或有微利,只有10%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得到巨额财富。风险投资不同于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它是一种权益投资,风险投资的目的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其未来的企业价值增值。通过转让股权或抛售股票,收回资金并获得高额利润。通常投资期限也较长,要到3~7年才能够获得收益。风险投资家的兴趣在于风险企业的开拓阶段,而不是成熟阶段。最终目的是退出时获得利益,而不是控制企业。伴随着高风险,风险投资的收益也颇高,平均的收益率高于30%,个别回报率有时高达1000%。

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在其成长阶段的资金支持非常重要。不仅能够让一个好的项目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变成商品,风险投资也使得许多有潜力的公司得以度过难关继续生存和发扬光大。如Yahoo公司就是在硅谷最声名显赫的风险投资基金会Sequoia公司的资助下,在较短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1996年Yahoo公司实现净收入1907.3万美元,是1995年136.3万美元的14倍。从中不难看出,风险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中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Yahoo相似,苹果、微软等IT跨国公司无一不是在风险投资公司的扶持和催化下快速成长起来的。

风险资金的引入除了带来资金外,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去。这种参与性不仅表现在对风险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监督管理,还表现在风险投资者对风险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调整等高层次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由于风险投资家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建议,有效约束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同时监督企业研发过程,提高科研动力,得以更好地弥补企业在企业管理和资本经营等方面的经验不足,培育和辅导企业快速成长;协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在企业获得成长后的上市支持。

但是风险投资的运作在我国各个行业特别是在医药行业的也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风险投资的整个运作没有足够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涉及风险投资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且其规定极为原则,不具备操作性。健全的金融法律法规对于风险投资极为重要,使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投资家、风险企业等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合法的保证,从长远看才能吸引到更多投资。而目前正式颁布的法律极不满足现在风险投资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些无疑会制约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国家目前应尽快制订并完善我国有关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的组织形式,风险投资的管理办法等政策。

医药行业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鉴于目前国内医药企业生产集中度不高的现状,国家现在对于制药企业采取了医药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以及GMP和GCP认证制度,淘汰一批无法达到要求的小企业,同时也为该行业的进入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基本不受理成立新的药品生产企业的申请,医药行业面临整合,大企业和大企业,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兼并合并时有发生,因此通过出售方式可以成为风险投资退出医药风险企业的一个较好的方式。

据悉,日前全球首个专门投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海外创业投资基金――百奥威达中国基金宣布创建。百奥威达中国基金的参与方包括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新加坡淡马锡和HBM生物创司,首期规模为3 500万美元。该基金将选择一批企业进行投资,每家公司的注资额将在500万美元以上。这对于中国的医药企业无疑是个好消息。风险投资将在医药领域里大展拳脚,也会让更多企业获得支持,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新药。

上一篇:建好社区医院的关键 下一篇:亲情服务患者 创百姓放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