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时间:2022-08-26 11:06:26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 复发难治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浆细胞恶性增生、广泛浸润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从而引起广泛的溶骨性损害、贫血、高钙血症、高黏滞血症、肾功能不全同时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出现反复感染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发病率估计为~/1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岁黑人患者是白人的倍。到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目前的传统化疗有效率为7%左右但是完全缓解率不高且大多数患者很快发生复发进展。自体干细胞移植虽有一定的挽救作用但同样面临复发及难以治愈的问题。患者平均生存期~6年。

病历资料

患儿岁1996年因腰部疼痛于骨科就诊MRI检查发现腰1、、5椎体压缩性骨折血生化检查显示球蛋白异常增高后转入我科。骨穿报告:原浆+幼浆占骨髓有核细胞的11%。免疫球蛋白定量IgG 7g/血浆蛋白电泳呈典型M峰尿本周氏蛋白-血常规显示HGb 1g/肝、肾功能正常血钙正常尿常规正常D-B分期为Ⅲ期。病人多发性骨髓瘤-IgG型Ⅲ期A诊断明确在1996年9月~1999年末期间先后进行1次化疗其中包括MP×M×VAD×1CEAP×EVD×1足叶乙苷+长春新碱+地塞米松。病人与化疗期间出现重度骨髓抑制、败血症等危机生命但病情一直未获得完全缓解IgG波动于58~7g/之间。病人于年开始按疗程口服沙利度胺最大剂量8mg/日后减量至~mg/日病情曾一度加重骨痛明显病人长期卧床需口服美施康定止痛治疗生活质量极差。于年开始规律应用双磷酸盐治疗每月1次骨痛有所减轻并在口服沙利度胺的基础上先后联合6-甲嘧胺、威克VP-16口服并开始应用亚砷酸+维生素C治疗6周期6年1月应用D×1福达华+地塞米松。病情仍无好转IgG在65g/水平波动。患者于7年7月开始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方案为硼替佐米1.75mgd1、、8、11静注;地塞米松mgd1-、d-5、d8-9、d11-1口服。周1疗程共5疗程。同时应用B族维生素、保护胃黏膜、保肝等对症治疗。病人在应用硼替佐米之前骨髓异常浆细胞占1%IgG 65g/血常规、肾功能正常仍有腰背部疼痛伴头晕、四肢麻木感及轻度疼痛于治疗疗程后评价疗效免疫球蛋白定量下降至7g/第疗程后免疫球蛋白定量下降至g/正常9~18g/血常规、肾功能正常骨痛完全缓解治疗5个月后血浆固定电泳显示仍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存在故病人为接近完全缓解nCR。病人在治疗期间出现乏力、轻微腹泻等副作用用药期间血小板减少间歇期可恢复四肢末端麻木及疼痛加重但随访~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患者随访至今已15个月。IgG平均未升高。生活质量良好。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变化见表1。

讨 论

该病例特点为病程长达1余年病情重传统的治疗方法均无显著疗效发生多药耐药病人一直处于带瘤生存状态在其长达1余年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受益于化疗、反应停等治疗但病情缓解不显著生活质量极差。最终应用硼替佐米治疗后方使M蛋白显著下降瘤细胞几乎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显著并通过1年多的随访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至正常免疫球蛋白定量无上升生活质量良好。硼替佐米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蛋白酶体抑制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二肽硼酸盐类似物可选择性地与蛋白酶体活性位点的苏氨酸结合抑制蛋白酶体S亚单位的靡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年5月被DA批准用于复发、治疗性MM的治疗其治疗MM机制主要为:①诱导MM细胞凋亡;②抑制血管新生;③抑制MM细胞生长和克服I-6所致的MM细胞对凋亡的抵抗;阻滞MM细胞与BMSC黏附从而减少I-6的分泌;④阻滞促进MM细胞生长、存活、迁移的细胞因子分泌;⑤抑制血管新生;⑥刺激宿主抗肿瘤免疫等。

通过该病例充分体会到应用硼替佐米治疗至少具有以下特点:①起效快个疗程就有显著效果;②疗效显著无论总的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较既往化疗方案由所提高特别是对于难治复发患者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接近或达到完全缓解为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③硼替佐米的不良反应有别于传统化疗其副反应轻病人可耐受有利于使患者增加治疗信心而对于不宜应用传统化疗方案的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是一种新的选择使患者的疾病缓解率显著提高显著延长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

据相关文献报道无论初治还是复发难治的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联合不同的化疗方案例如VMP、VD均有确切的疗效且耐受性良好一般来说个疗程就可以看到疗效疗程增加完全缓解率越高并且不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总之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一篇:自体肋软骨移植治疗颈部气管瘘9例报告 下一篇:老年病人骨折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