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时间:2022-08-26 09:42:00

基于“产教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摘要: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探索适合电子商务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以“产教结合”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在“三段三化、三师三制”的实习实训理念指导下,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的7个要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过渡式行动导向的“五化”教学模式设计实习实训评价体系,为电子商务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产教结合

一、背 景

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电子商务类专业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市场形式在应用,这种市场的产生需要大批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据就业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200多万。但是,该专业却是全国十大就业难专业之一,2012年就是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之一。在大量需要这类人才的背景下,电子商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非常低。其原因在于现行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即毕业生达不到企业需求的标准。企业真正需要操作能力强、知识结构宽、综合素质高的电子商务人才,而我国高校现行体制培养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的认知和动手能力。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因此,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就必须抓好实习实训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为了改变这种传统培养模式,我们采用“产教结合”的模式,即由企业参与,以学生在企业所实践的岗位的胜任能力为主要评价内容,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标准化、常态化的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督导和规范实习实训教学过程,科学评价实习实训质量,最终培养出应用型、综合型和开发型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

二、以“产教结合”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产教结合”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以“三段三化、三师三制”的“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理念,并和企业深度融合形成了“企业平台+学生创业实战、企业岗位+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订制+学生实训基地、企业外包+学生运营项目、企业评委+学生比赛平台”5种结合模式,形成完整的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一)提炼出“三段三化、三师三制”的“产教结合”实习实训教学理念,指导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三段三化”是指按照职业能力划分学生的培养阶段,即入门阶段提高阶段能力胜任阶段。人才培养不是按照传统的基础课教育、专业基础课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的“老三段”模式,也不是按照那些“点状”的、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或能力点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模式,而是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遵循从初学者到有能力者的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新三段”模式,全面素质教育内容融入到整体化的行为过程中不断养成。

通过三个阶段对应三个能力来实现岗位职业能力提升,以达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目标。第一层(第一阶段):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实验、案例教学为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第二层(第二阶段):专业技能训练――以模拟教学项目训练的方式实施实践教学;第三层(第三阶段):综合技能训练――以到集团及其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方式实施实践教学,以达到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目的。“三段三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三段三化”示意图

“三师三制”是指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师角色来完成。第一阶段实验导师加企业案例,以案例制的形式开展。第二阶段实训导师加企业项目,以项目制的形式完成。第三阶段实习导师加企业岗位,以岗位制的形式实现。“三师三制”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三师三制”示意图

(二)明确了电子商务类专业实习实训的要素构成,制定了电子商务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模型

通过走访多家企业和对毕业生进行回访,明确了电子商务类专业实习实训的要素构成,由“实习实训学生、指导教师、企业指导人员、实习实训内容、实习实训过程、实习实训环境和实习实训效果”等7个要素构成。

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结合实习实训要素相关特点,可实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围绕实习实训过程的7个要素,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周期、评价结果及应用”等6个方面进行分割。从而建立起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由校内督导、校外专家、社会、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实习实训评价体系模型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电子商务类专业实习实训评价体系模型示意图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过渡式行动导向的“五化”教学模式设计实习实训评价体系,支持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运行

1.过渡式

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情况是高考成绩居于中低段水平,缺乏自我调控能力、稳定性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可以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传统智能评价的“受害者”。但是,他们绝对不是智能低下。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在此之前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为主体,即教师讲授(含教师的示范操作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在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增加了过渡阶段,使学生逐步适应。

2.“五化”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课程教学项目化、模块单元任务化、教学过程工作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过程化的“五化”模式。

(1)课程教学项目化

课程教学从完成典型项目开始,以完成一个个螺旋推进式的完整的项目而展开,行动过程完整性和学习过程实践性,使学生的技能在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螺旋推进的项目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高。这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

(2)模块单元任务化

典型项目按照项目的可见实体组成分解成子任务,并组成以任务驱动的、任务目标明确的教学模块和单元,通过完成任务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课程模块根据岗位需求变化、教学实际情况灵活组合、动态调整,同时便于不同层次和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模块并方便进行模块组合,避免了重复课程建设和资源浪费。这种不是以章节组成模块和单元,也不是以能力目标组成模块和单元,而是以任务组成的“模块单元任务化”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了能力训练不能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

(3)教学过程工作化

教学过程也就是完成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的真实再现,以完成项目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工作程序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为导向,“为了行动而学习,在行动中学习”,课堂就是机房,课堂就是实际工作情景的模拟,融“教、学、做”为一体。在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特别是掌握和学习隐性技能和知识,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工学无缝结合的问题,学生所学即为工作所需。

我们首先在《电子商务》学习领域课程进行试点,取得成效后,在2012级2个试点班中推广,4个典型项目中的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均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

(4)考核方式多元化

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综合评定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通过自评,使学生自我对照考核标准,评价各项技能掌握程度,为自我改进和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互评,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必须是建立在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基础上。

如《电子商务》学习领域课程就采用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

(5)课程评价过程化

借鉴ISO9000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思想,注重过程控制,实施过程评价,并以改进后的成果作为最终评价依据。过程评价与终结成果评价相结合,学生即使在初期做得不好,经过自我完善和改进后,也能得到较好的成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内容既包括学生完成的成果,也包括学生完成任务时的态度、纪律、创造性、团队协作等内容。

三、以“产教结合”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成效及推广应用

(一)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高,促进高质量就业

以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为目标,依托集团公司优势,按照学校《关于加强“产教结合”的决定》(渝正集〔2006〕16号)和《重庆工程学院实习(训)管理办法》,电子商务专业与重庆正大恒领公司共同制定了实习实训方案,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共派本专业方向学生到重庆正大恒领公司顶岗实习6个月以上,学生严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执行,实训实习结束时每名学生都提交了校外实训报告,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习期间,公司共组织集中岗位培训5次,分别涉及到电子商务推广、电子商务运营等多个职业岗位。通过实习,学生体验了企业文化,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在就业时,学生对自身有明确的评价,在找工作时信心十足,据2012级就业统计,初次就业适应度高达95%。

(二)“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工作快速推进

为了提高师资水平,特别是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质量,利用假期不断地对年青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和考核;派教师去集团公司学习;从集团公司等企业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兼职任教,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师资团队的“双师”素质。

(三)学生参加省部级比赛获奖逐年增多

专业学生在电子商务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等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重庆市奖项。第五届“创新杯”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总决赛策划类第一名,娃哈哈重庆分公司王乐经理一行专程来到重庆工程学院为获奖师生颁奖。在颁奖典礼上王乐经理肯定了重庆工程学院学子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肯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

(四)科研成果丰硕

在实践的基础上,学院组织骨干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获得重庆市教委教育教学教改项目3项,其中1项是重点项目,全国教育教学规划项目1项。已结题2项,发表相关论文12篇,其中有2篇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刊登,有3篇被《职业技术教育》刊登,有1篇获得重庆市教改优秀论文。

四、以“产教结合”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

电子商务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与企业单位共同进行专业建设过程中,及时进行教育观念的学习研究和更新,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构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和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了紧跟行业的发展及时地召开专家论证会,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相应实习实训课程的改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宋文官.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2014,(34).

[2] 王爱琴.“实习式”翻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1):83-88.

[3] 支芬和,李英侠.PBL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

[4] 张培茵.构建开放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行业适应性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2,(Z3):52-53.

[5] 黄尧.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5-03-27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产教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类专业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秦凤梅(1974-),女,硕士,重庆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信息系统。

上一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下一篇: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