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误区,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时间:2022-08-26 08:05:55

消除误区,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不可否认,时下大多孩子都很聪明,学习也非常用功,尤其擅长记忆,课本上的对话可以与老师对答如流,脱离了课本上的句子,学生就成了哑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口语交际存在太多的障碍。以下是打破束缚学生开口说英语的障碍的几个策略。

一、扩大词汇量,消除词汇恐惧(掌握的词汇量少,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愿望)

英语的词汇量大约在55万,然而普通的美国人基本上只用到两千个单词就基本完成了95%的交流功能。所以这仅仅是认识的误区,小学生校园交流如果每学期能完成课本上涉及的24~28个情景交际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词汇量足够多了。

“试图弄懂句子中每个单词”那是不可能的,经常认为“抓住句子中每个单词才能正确理解对方”,这显然也是不对的。成人或者英语水平高的人说话时运用了大量的句式、语法、修辞,所以“抓单词听意思”是最常用的聆听方式。

二、大量输入,消除语音恐惧(总是担心自己的口语是不是准确、优美)

“朗读单词时,元音上存在明显的错误,单词重音混乱,将某些单元音误读为双元音,而将双元音误读成单元音”。学生在元音发音上的错误相对集中。造成这两者混淆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能掌握元音的发音要领,将单个音发错,并且在单元音后面缀上多余的音。教师只要在授课过程中清楚地介绍每一个音的发音方式以及发音部位就能克服以上不足。

“与汉语中某些发音类似、但有所区别的辅音易受汉语发音的影响而出错,如拼音s,z,t,d与/s/,/z/,/t/,/d/部分学生读不出汉语中不存在的音如/?奁/,/?廾/,/θ/。”辅音教学时,教师应当详细讲解英语发音的方式及其与汉语相似音的辨析,这些细微的差异,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可以预测和避免的,教学语音时要逐一检查学生的发音并及时纠正,以免错误发音得不到及时纠错而形成“错误僵化”。不能流利地朗读语句,读不出正确的意群。

学生朗读过程中读破意群以及语音语调方面的不足是一个综合问题,大多是由语音和单词的错误造成的,当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单个音的发音问题和单词的读音问题以后,读破意群的地方将大大减少。而改善学生语音语调是一项长期训练,学生需进行大量的模仿练习,并且懂得句子层面上的发音技巧,还要注意句子的重音,即在口语表述时并非句子的每个词语都使用均等的力气。

三、朗读背诵,消除语法恐惧(担心自己的语法错误,不敢张嘴)

学生和我们一样有着同样的感觉,当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总先思考:这句话的语法正确吗?赶紧在脑子里检查并确定这句话是否有语法毛病,然后修改用词,寻找语音,弄得我们一下子就张不开嘴了。其实英语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一定程度上说,要学会运用这个工具,不需要太多在意语法。当然,好的语法自然能够更恰当地使用这个工具。但是,如果语法已经影响到你运用英语的信心时,那时就要提醒自己:英语是为了交流,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即使语法和形式不完美也没关系。

现行的英语学习程序却恰恰相反,因为考试,学生不得不先学语法、句式和时态等语言规则。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一开始就想让学生说一口规范的、标准的英语,殊不知这些规范反而成了孩子们英语学习的障碍。学生们一门心思跟这些规范较劲,“语不规范,死不张口”,哪里还敢说话?就是说出来了,恐怕也不会是“口语”,顶多也只是把标准的书面文字念出来,很“文言”。

现在的学生学英语很吃苦,考分很高,可一到真枪实刀地使用往往就哑了火。语言就是供人说的,而学语言不是为了“说”而是为了应考,这种背离了本质结果的学习必然就是事倍功半。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完全围绕着“说”而展开,这就使语言学习回归了本质。为此,以“语境”为起点,创设出语言生命的土壤;以不间断的交流为维持英语学习的生命动脉;以创办“英语角”“开放式早读”“英语故事会”为巩固和复习的平台;让英语教师进入校园,时时处处用英语交流,让“说英语”“学英语”成为学生的诱惑无处不在;让孩子感到“不得不说”,而不去顾及什么语法,先开口模仿着说起来,哪怕犯了错也没关系,错了再改。一所小学校,七个年级,有四个年级每天都在说英语,这既创造了一道风景,也积淀出了一种校园文化。

消除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无所顾忌地大声说出来,不管场合、不管对象,冲破障碍,赶走恐惧。曾经风靡全国的李阳疯狂英语、成功“语言自然学习法”的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理念也是如此。语言具有诸多方面的功能,而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是交际功能。听、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听说能力是语言中应该培养的最基本的应用能力,口语表达还是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外在的、直观的、不可或缺的方面。在和人交际之前,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

注:本文系“农村小学校创办微型TIP探索”课题成果,课题证号:BY【2010】G033。

(作者单位 甘肃省景泰县卡森希望小学)

上一篇: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创作能力 下一篇:凸显教师“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