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椒江:江流如铁

时间:2022-08-26 07:46:00

椒江概况

椒江,浙江中部沿海台州湾入海口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椒江出海口名为牛头颈,因两山夹峙,古称海门,有岛屿97座。大江贯城而过,成天然良港,遂得舟楫之便,出产的大陈黄鱼已成著名品牌。

椒江区因浙江的第三大河椒江而得名,为台州市政府驻地,人口47万。1981年建椒江市,1994年撤市设区。辖11个街道、镇及农场和渔业公司。200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8.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600美元,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财政总收入14.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a支配收入138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23元。

椒江有残疾人18978名,占总人口的4.13%。椒江残联成立于1990年。2001年,获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被浙江省政府残工委授予“残疾人之家”称号。

区长寄语

本来约好记者组晚上7点采访椒江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高敏,我们却迟到了5分钟,高区长等候多时,已准备去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了,但她还是欣然同意用最短的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当然只能有5分钟。看来,高区长是早有准备,谈话简明扼要,非常务实。谈完后,高区长执意把我们送到电梯口,才匆匆离去。面对如此亲切而敬业的一位女区长,她的一席话,作为区长寄语,应是别有一番特色的:

残疾人是特殊群体,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关爱他们。作为党委、政府,首先要为代表、服务、管理残疾人的残联配备强有力的班子;第二要为残联提供所需要的设施以及为残疾人服务的场所、车辆,在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上,则用区政府考核地税的方法,予以支持,有了这些基本条件,开展残疾人工作就有了雄厚的物质保障;第三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残联主席,助残日区委书记亲自为残疾人推轮椅,区委、区政府出台《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为残疾人共奔小康、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多创造一些条件。

椒江区区委副书记、区长

椒江走笔

台州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远的有海上长城,记录着居住在祖国海防前哨的人们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近的有民间经济发展的台州模式,人们的目光,正渐渐地从家族式的温州模式转移到股份制的台州模式。人文有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工业有华东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有计划中的核电厂,是华东地区的动力基地之一。

椒江区作为台州市的中心城区,我们对她应该有怎样的期待呢?

沿临江南岸迤逦向东,一路上但见金黄的蜜橘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即使是不相干的路人,也不由得想要分享一些收获的欢喜。空气中海的味道渐渐地浓了,江水渐渐上了泥色,我们知道离海越来越近了。椒江,本来是东海之滨的一个渔港。

椒江是个小城。一天奔波下来,便觉很多地方很多事物似曾相识。

比如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庄严肃穆。解放一江山岛之战,是中国人民战史上第一次三军协同作战,许多战士为国捐躯。为纪念这一战役的牺牲者,在市内枫山北麓,人们建造了这个陵园,供后人凭吊。

又比如“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巨幅标牌,醒目地树立在各个闹市区,落款是。看到这样简洁有力的判断句,记者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也不由得挺挺胸膛,整肃面容,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后来我们又了解到,椒江原来叫海门。海之门,这个名字朴素而气魄宏大。由海门改为椒江,是否只为了体现椒江人务实、内敛的性格?我们似乎有点明白了,不论街上随处可见的罗马式圆柱,还是那座跟一个小城似乎不般配的气势恢宏的椒江大桥,都不是一种虚骄,而是向高处和远方的一种延伸。

理事长访谈

结识椒江区残联理事长蔡希,是通过浙江省残联宣文部部长陆文龙介绍的。我于是打电话给蔡希理事长,约定采访时间。蔡理在电话里说,他此时正在重庆参加一个会,最好某某两天来,他有时间陪同,过了这两天,又有别的事了。当时我还纳闷,一个县市级残联理事长会有这么忙吗?

到椒江那天,蔡理只是派了一个司机来接,自己并没有来。但是,却安排我们住在了椒江惟一按五星级标准装修的酒店。

及至见面,第一印象就很特别。分头梳得油光锃亮,西式衬衣领口系得一丝不苟,颇有几分外企老板的派头。

及至介绍工作情况,又见特别之处。

蔡理拿着一张纸片,上面只写了几个要点,可说出话来却是有条不紊,且颇有些新意。并不需要怎么整理,就已经很是严整了。

一 新的定位,新的理念

蔡理拿着这张纸片侃侃而谈。

他说:“首先,我们残联的定位比较新。2003年5月,残联换届,新班子成立后,我们把残联原来在区里中等偏下的位置,重新定位于区级机关部委办局各方面工作,中等偏上。”

对于这个新的定位,蔡理提出了很有创意的“三个参照”。

他说:“在组织建设上,我们参照工商联。工商联活动开展得很活跃,他们有18个副主席,我们要少一点,就定9个副主席,包括政府办、民政局、卫生局、地税局、财政局、教育局领导。这些副主席中,残联的正、副理事长排在了第一、二位,这说明党委、政府对残联新班子的信任。

“在基础设施上,我们参照计生局。计生局的设施好。残联5层楼房买了两年了,没有装修。区领导送我到残联上任,转来转去,竟找不到残联在哪里?这也说明残联确实没什么位置。因此,我们装修得要好一点,还购置了投影仪、印刷一体机、液晶电脑(残联机关人员人手一台)。

“在机关福利上,参照总工会。机关的福利待遇上去了,残联才有凝聚力,人心若散了,还怎么干工作?

“我们参照来,参照去,人家戏称我们是‘参照办’,而我们就认准了一句话:残疾人要硬起来,残联首先得硬起来。残联在部委办若没有位置,说话就没分量,像小媳妇一样,干什么都窝窝囊囊,残疾人怎么能有地位呢?”

在残联的管理和运作上,蔡理提出了像现代化企业一样的独特理念,并把它归结为“三句话”:

“第一句话,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管理残疾人工作。现在世界上流行扁平化管理,也就是,权力分散,最后集中;减少环节,指挥灵敏;分工兼顾,提高效率。残联人不多,要提高效率,就要减少中间环节。区残联10个在编、6个聘用人员,每人都是既有分工,又有兼职,最多的一个人身兼五六职。我们力求管理扁平化,工作现代化,生活人性化。残联自己开了食堂,聘了一人做饭兼职看门。开始大家是一起吃早饭、中饭,最后连晚饭都在一起吃了,甚至还吸引了家属,因为残联的同志愿意聚在一起。

“第二句话,用先进的文化营销残疾人事业。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营销’的概念呢?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市场经济,因而要引入‘市场营销’的理念。特别是残疾人事业,这是个既要做又要说的事业。只说不做那是空的,只做不说就削弱了影响力。

“而营销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策划’,残疾人事业是最需要策划的。我们经过策划,台州电视台、台州商报等媒体有几十个记者分工宣传残联,电视台每周有新闻,最多时一晚上有五六条。我们在台州商报椒江版,享受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待遇。椒江版1月刊登了区委书记的工作报告,其中3处提到残联,3月刊登了残联的全年工作报告,这在区里部委办中是没有先例的。我们在区委工作通讯上出专版,而且正策划请作家撰写‘椒江首届10佳自强模范’报告文学集《自强人生》,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1万册,发给残工委成员和残疾人,以增强我们的影响力。

“第三句话,用科学的发展观推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创造和谐发展的社会,残疾人事业不是单一的,而是要与社会和谐而协调地发展。”

蔡理所说的这些,全都不是空穴来风,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因为,在他心中,早已瞄准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二 为了崇高的事业

对蔡理的采访,是在他的办公室进行的。

这间办公室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桌子上那台液晶电脑,这是蔡理打造“数字残联”的指挥中枢。

电脑上安装了MSN信息传递系统和摄像头。蔡理打开电脑,演示给我看,他很快就与办公室的姚攀开通了可视化联系。2004年3月,残联建立了椒江残联网站,与中央、省残联及椒江信息网进行了站点链接,可以在网上办理残疾人证,为残疾人建立档案,进行就业登记、反歧视投诉。为搭建这个平台,使上下连通,区残联为每个街道、乡镇残联配置电脑,补助了3000元,开展了全员中级电脑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蔡理看到培训教师、22岁的陈闪雷,是学电脑专业的人才,人又热情,挺不错的,就跟小陈谈条件,对他说:到残联的待遇肯定比你现在好,你过残联来吧!一下子就把这位培训老师给挖了过来。接着,便有了残联的网站。

在椒江,蔡理不止一次对我说,我也不止一次地看到、听到这样一句口号:“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这口号不断出现在我们住宿的酒店旁边的建筑物巨型广告牌上、街道办事处的宣传栏上、区政府领导的讲稿上、街道残联的介绍中。

在椒江,这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鲜明又具体的目标。那就是:通过2~3年的苦干实干,在县市区级残联中,达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

蔡理让办公室同志刻录了一张光盘送给我,光盘上的简报详细记录了一年多来,椒江残联同志这些苦干实干的印记。

――区委、区政府办下发了《椒江区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若干意见》;转发了《无障碍设施建设若干意见》;下发了《维护残疾人权益的实施办法》;区委书记黄志平、副书记钟夫寿、常务副区长董晓燕等领导助残日向60位贫困残疾人赠送轮椅。

――在残疾人活动中心安排了5个专门协会办公室,召开协会会议;开通了残联网站;召开了基层残联工作规范现场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研讨会。

――区残联为1000户残疾人发放救助金;区残工委召开了首届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全省首家残疾人投诉中心、首家残疾人书画院以及区残联爱心助残超市成立;区康复指导中心、聋儿康复实验基地揭牌;区残联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培训和执法检查……

蔡理说,他是个没有双休日的理事长,为了实现目标,他做得很辛苦。这话我信。看看残联一年多来所做的工作,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蔡理说他总是很忙。

蔡理其实是个很有思想、很有追求的人。

他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省委副书记梁平波的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那是他任椒江市政府驻杭州办主任时,编写《台州市》这本书,请时任省委宣传部长的梁平波题的。他的本意是想题“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

蔡理特别看重“人”,包括人的内在素养甚或外表形象。所以他才一贯注意修饰自己的外表,总以整洁示人。他做事追求务实,追求完美,并认为这反映了一个人的处世风格。

由此,我对这种风格,以及蔡希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蔡理出身经商家庭,准确地说是资本家出身,这一方面使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教,并在父亲督促下研习过书法,另一方面也使他经历许多坎坷。初中成绩拔尖,却不准上当地最好的学校椒江一中,被迫转到大陈岛中学,生活苦到用盐水就饭吃。高中毕业,没工作,只得下乡。什么农活都干过,能吃口饱饭,在大树下歇歇脚喝口水,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的从政经历也很丰富。据说转过10个部门,这无疑增厚了他的工作阅历。商校毕业后,分配到供销系统,做过购、销、调、存各项业务,被称为“全能干部”,当过市供销社秘书科长,后作为拔尖人才调到市委办给市委书记当了四五年秘书,当过椒江市椒南街道办事处主任、椒江市政府驻杭州办事处主任、椒江区政协教卫文体委主任。

作为区委配强残联班子的班长,他到椒江残联时44岁。他知道,按规定在这个位置上,他最多可以干8年。从到残联那一天起,他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要把这8年的辉煌全部贡献给残联,贡献给残疾人。

所以,他做得很刻苦。全区11个街道最贫困的残疾人家庭,他基本上都走到了。2004年大年初一,他和副理事长王小燕及理事会成员一起,从上午到下午,看望残疾人和残联同志,跑得脚都快抬不起来了。

所以,他做得很用心。年轻时就喜欢经济,喜欢企业家传记,并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过经济论文、在驻杭州办时经营过两个企业的他,把这些经历化作了理念,运用于残联的运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

椒江残疾人书画院,悬挂着蔡理手书的条幅: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我相信,蔡理一定能到达自己心中的“长城”。

这是他的理想,也是我们的期待。

维权行动三时态

我们的汉语用许多副词来表示某个动作的时间性,西文中则用时态,离开时态的动作是没有意义的。椒江区的残疾人维权工作,给记者最深的印象,第一是行动,第二是连续。因此取三种时态来描述。

援助现在完成时

这是一摞办案实录和典型案例,都是从“之一”到“之N”。

随便选了一份办案实录,是“苏明潮赡养纠纷案”,一页纸内,简单地记录了“案情”、“援助情况”和“承办结果”。该案受援人苏明潮是一名视力残疾的农民,因生活费与医疗费问题,与其子发生纠纷,于2003年6月到椒江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中心经审查,指派台州市椒西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徐明承办此案。经审理,法院判决苏的儿子每月给付他生活费,每年提供一定量的大米,并负担其部分医疗费。老人的生活重新有了着落。

这,是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案例,是区法律援助中心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日常工作内容。

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发生纠纷时普遍面临咨询难、请律师难、打官司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等问题。为了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区法律援助中心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2001年3月成立,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名誉顾问,工作站日常工作由区残联和司法局的有关同志承担;在各镇、街道设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分站,由镇、街道分管残联工作的副书记任分站负责人,镇、街道残联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为联络员;在各社区、村设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点,残疾人工作小组长为联络员;同时,开通了法律咨询热线电话。在全区形成了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网络。

自成立之日起,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就积极开展残疾人的法律援助。一是降低援助条件,凡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援助一律优先办理。二是遇到残疾人申请援助的案件,援助中心必指派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律师重点办理,并要求承办律师在办理残疾人援助案件时,确保时间、精力、经费到位。三是对残疾人法律援助,承办律师在办理过程中,做到热情、不歧视。

其中降低援助条件一款,更是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使更广大的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只要具备三个条件之一的残疾人均可到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法律援助。即:第一,持有《全国残疾人证》,户籍或经常居住地在椒江区内;第二,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发生在椒江,并有充分事实和理由证明为保障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第三,经济收入在台州市政府规定的贫困线以下,且无较多家庭财产,确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椒江吸引了许多外乡的打工者。这些人中有的因交通或工伤事故,造成残疾,由于有了区残疾人法律援助站的帮助,他们得以讨回公道,在遭遇灾难时有机会重塑生活信心。

几年来,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共接受残疾人义务法律咨询715人次;为残疾人免费代书200多件;为残疾人民事、经济案件57件,刑事辩护18件,减免律师费用10万多元,区法院减免诉讼费20多万元。工作站也因其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果,获得“浙江省优秀志愿者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督查现在进行时

我们记者组到达椒江的第二天,正好赶上区政协下街道督查。

据区残联蔡理介绍,督查是每年都要进行的,每年都有专门的主题。比如去年,区人大、区政协开展了关于残疾人就业的执法检查,用3天时间,检查了8家安置残疾人的企业,深入到车间、食堂、残疾职工宿舍,了解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情况,督促用人单位保障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次督查的内容,是2003年9月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情况。督查组包括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王法友、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董立平等十几位区政协委员,由区委委员、区政协常务副主席李荣芳带队。

所谓来早不如来巧,我们决定全程跟踪。

早上8时在区政府大院集合,不久便到了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洪家街道。街道有残联的办公场所,墙上挂着从《残疾人的定义及类别》到《社区残协工作概况》的一系列信息、规定,令人对这个办公室的职能一目了然。在与街道办公楼一弄之隔的洪家法律服务所,进门迎面墙上,醒目地印着《为残疾人提供十项法律服务》,承诺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记者从街道得到一本街道残联的《资料汇编》,计24项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随后,是白云街道。这是个繁华的中心街道,地皮比较贵,办公场所就相对地不那么宽敞。但据街道副主任王文明介绍,街道原来是民政与残联只有一个人,现在残联有专职人员,街道所辖21个村、居都已经建立残疾人协会,组织网络是健全的,基础工作是扎实的。残联专干杨仙法,我们也见到了,给人感觉热情、朴素,可见工作扎实不是说说的。

下午2点,区政协会议室。督查组成员与10个街道(农场、渔业公司)――大陈镇由于路远缺席,但提前送来了汇报材料――主管残疾人工作的领导,汇聚一堂,面对面进行交流。

会上,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就本辖区的残疾人工作作了书面汇报,总结了近阶段辖区内的残疾人工作,并就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街道的很多做法和提法发人深省。比如下陈街道指出,“解放生产力比直接发放救济款更管用”,所以要“使残疾人有业可为”。海门街道办起“阳光培训学校”,免费为残疾人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开办第二课堂。洪家、前所等街道派出所为残疾人提供“绿色通道”工作服务,等等。区委委员、区政协常务副主席李荣芳代表督查组,充分肯定了各镇、街道的残疾人工作,表示会把这些意见和建议向政府转达,同时他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使残联真正成为残疾人心中温暖的家。

应该说,督查是温和的,但会议气氛之严肃、热烈,甚至出乎我们的意料。正如李荣芳常务副主席所说,这样走走看看,看起来是务虚的,实际上内容是实的。我们相信,这样的督查,对于残疾人事业一定会有很大的促进。

全面维权将来时

讲椒江区的残疾人维权,不能不提到一个《办法》和一个中心。

《办法》即2004年5月出台的《椒江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实施办法》。该办法从残疾人的生存权、劳动权、康复权、受教育权、社会救助权和共享社会文明权等6个方面,系统地规定了对于残疾人的优惠政策。

该办法的一个特点是很具体,可操作性很强,几乎每一条都是可以直接比照着执行的。

比如生存权,规定在残疾人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区残联对特困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对贫困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500元。劳动权,凡经区残联、工商等审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其工商管理费优惠50%,摊位费优惠30%;对以安置残疾人为主的种养殖业助残基地,给予最高3万元的补助。教育权,聋哑儿童、盲童、智残儿童送往外地学校就读的,借读费由教育部门全额补贴;在全市各地特教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其住宿费、借读费等由财政部门全额补贴。

该办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全面。仔细地读读这个办法,甚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残疾人事业,就是为残疾人维权的事业。维权,是残疾人事业一切事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这里要维护的是方方面面的权利。这是不是对残疾人事业更本质的定义呢?

中心是反歧视投诉中心。浙江省选择金华永康和台州椒江,作为反歧视投诉中心的试点。2004年8月,《椒江区残疾人投诉中心规则(试行)》出台,投诉中心正式投入运作。这个中心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反歧视。这一提法,甚至比全面维权还要鲜明、彻底、简洁,也更国际化。如果我们相信,每一双眼睛里,都有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如果我们自己向往自由和平等,那么我们自然会拒绝歧视,任何形式的歧视。

椒江的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一以贯之,已经而且还将给在这里生活的残疾人带来希望;椒江的督查工作,在有成效地进行;但是最使记者振奋的,还是这部务实的、可操作的《办法》和这个有点超前的中心。因为,那是我们和我们事业的未来啊。

江南秋暖

10月,北方秋风萧瑟,花凋叶落。此情此景,往往会让人们心头笼罩着一丝凉意。而地处江南的椒江,却另是一番风景。太阳懒懒地挂在总是那么晴朗的天空,街上的人们忙忙碌碌,很多人都还是夏天装束,丝毫没有注意到季节的变化。来这里几天,虽然一直没看到真正的大海,却被浓重的海的气息包围着,呼吸着湿润的空气、和暖的风。

这个南方小城中一切的一切不由让人的神经松弛下来,所有的感觉完全被两个字所包容,那就是“安逸”!看人们脸上的表情,倾听他们的心声,男人、女人,老人、年轻人,健全人、残疾人,无一不是那么平和、舒缓,回味起来,这可能就是古人曾说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吧。再看看自己,到这里才几个小时,似乎也已经有一点醉意了。猛然间,大呼不妙,不能醉啊,还有工作等着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渐渐感到,虽然这里是经济发达地区,但要让近两万残疾人的生活和健全人一样得到保障,残联的工作可不轻松啊。他们深入基层,组织对全区11镇、街道残疾人工作逐个进行调研,听取各镇、街道分管领导的情况介绍,召开了30多次座谈会,听取了500多人次残疾人的意见和建议,开动脑筋,做实事,才有今天这种喜人局面,残疾人才能和健全人一样享受安逸、祥和的生活。

为伊遮风挡雨

民以食为天。解决残疾人贫困户的温饱问题,是残联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椒江区残联除了使特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待遇,做到应保尽保之外,还专门投入130万元作为残疾人特别救助资金,救助特困残疾人3000余人次。从2003年开始,区里确定每年有各500名残疾人能分别享受到全年500元和1000元的救助资金。这个数字,比以往翻了一番。此外,区残联还安排了10万元资金用于对残疾人临时救助。2004年夏天,14号强台风袭击过后,章安街道长汇村残疾人陈正良刚刚建好的新房在风雨暴虐中倒塌了。第二天一得到消息,区残联理事会全体成员,不顾当晚抗风疲劳,立刻奔赴陈家慰问,送上临时救助金。同时走访慰问了前所、三甲、洪家、海门、椒渔等街道的受灾残疾人,鼓励他们生产自救。

常言道,安居才能乐业。在椒江,很多贫困残疾人的房子年久失修,已进入危房范围。2003年至今椒江区残联通过摸底调查,确定了35户最困难的残疾人户,拨出专门资金,启动了“遮风挡雨工程”。章安街道东西村八十高龄的“低保残疾户”李荷香,一家4口住在一间建于30年代破旧不堪的老房子里,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残联当即决定拨款6000元,与村干部当场确定了维修方案,不久,老人的危房就被修缮一新。

为伊牵线搭桥

让残疾人摆脱贫困,光靠政府救济远远不够,救急救不了穷,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就业入手,让残疾人得以自食其力。

椒江区残联在这项工作上可算下足了功夫。他们利用媒体反复宣传浙江省政府155号令《浙江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规范了就业安置程序,建档立卡,进行规范化操作;联系用人单位,为残疾人建立就业咨询登记表册;并且针对残疾人就业问题,邀请区人大、区政协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2004年7月,区残联还联合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对椒江区盲人按摩行业开展了专项检查,清理整顿盲人按摩服务场所,打击非法经营活动,保障了盲人按摩师的权益。

为了方便残疾人就业,区残联在网上建立了残疾人就业需求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要登记双向互动机制,在最快的时间内安置残疾人就业。区残联还开办了两期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大型培训,共培训在岗残疾人200多人,对培训合格的残疾人发给《按比例就业培训结业证书》。

为伊击鼓助威

有了这么好的政策,有了这么好的残联干部,残疾人就业的硬件基本解决了,可软件方面又出了问题。有些残疾人在感激之余,产生了依赖思想。他们觉得,凡事有残联托底,不需要自己再奋斗什么了。有的残疾人在申领残疾人证时公开问,是不是有了这个证就可以向政府领钱了。面对这些新问题,“椒江区残疾人自强日”便应运而生,以此来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精神。

从2004年开始,椒江区残联将每年的5月9日定为全区残疾人自强日,并于当年的自强日,组织全区残疾人开展了奉献社会活动。这一天,来自椒江各行业的数百名残疾人纷纷走上街头,用一技之长为社会做贡献:小到修理拉链,大到家电维修,全都义务服务。盲人按摩师在街头为群众义诊,连拉脚的残疾车主也参加进来,免费接送乘客。这一天,周边群众反响强烈,健全人惊讶于残疾人的本领,很多残疾人也感慨万分:原来我们能为社会做这么多事情!

榜样的力量无穷。椒江区残联借势造势,从各行业残疾人中选出佼佼者,向社会隆重推出了首届“十佳自强模范”,组织他们四处宣讲自强事迹,还专门为他们出书,为全区残疾人树立自强表率。

卢足兴便是这“十佳自强模范”中的一个。在章安街道,提起他的足兴补鞋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做事勤快,为人厚道”,是20多年修鞋生涯给他带来的美誉。提到这些,卢足兴总是用微笑来回应。

他告诉我,他是在他哥哥的背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以修鞋为业纯粹是个人爱好。在几个兄弟帮助下,他开了个小鞋店,最开始连摇机都买不起,只能用风炉碳来烫鞋。他没拜过师,修鞋技术都是自学的,遇到难题就自己研究。早上6点别人都没开门,他已经开始工作了,晚上别人都收摊回家了,他还在挑灯夜战。他补的鞋很多都是义务的,不收钱,所以收入一直不是很多。开始时买不起残疾车,他只能用双手支撑身体,往来于家与鞋店之间。

20多年过去了,他修鞋的技术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大。现如今,他不仅是鞋店老板,还是街道残联副主席。他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残疾人事业当中。章安的所有残疾人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智力残疾人卢吕昌的父亲死了,兄弟又在服刑,自己又没工作,全家一筹莫展。卢足兴摇着残疾车,带他跑到区残联,帮他办理残疾人证,并为他办好了特困补助金。堂里村有对残疾夫妇,生活没保障,卢足兴听说后,立刻跑到街道反映情况,为他们申请了低保。街道一位残疾人想搞生猪饲养,没有本钱,卢足兴带着他到区残联,几经申请,区残联把他列为扶助对象,一次就帮扶了他6头小猪。

说起这些事,卢足兴的语气很平和,好像这都是他分内的事。我问他这些年有什么遗憾,他说,要说遗憾,就是当年邓朴方主席来台州时,阴错阳差,没能见到这位中国残疾人事业开拓者的风采。

与卢足兴比起来,徐文婷似乎更平和一些,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带有一种江南女性的细腻。可以想象她19岁意外失去手臂的痛苦和坚持过来的艰辛。

按徐文婷的话说,她能有今天是有贵人相助,是她母亲的朋友拉了她一把,把她领入了充满爱和温馨的儿童天地,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此前,她的精神几乎崩溃了,整天呆在家里,不愿见任何人。每当看到别人健健康康,就觉得心里特别难过,似乎做人没什么意思。当她走进幼儿园,孩子们天真地看着她,围着她问这问那,孩子家长拉着她的手,叫她老师,她的心感受到温暖,人生又有了目标,她要把这个事业做好,以报答那些关心她的人。

1995年,她承包了这个幼儿园,并且将它发展壮大。孩子从80人增加到180人,还被评为二类幼儿园。每年9月对徐文婷来说都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又有一批平日里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里的小宝贝进园了。听到父亲母亲焦灼的叮咛,看着爷爷奶奶依依不舍的神态,她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她努力改变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减免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子女的学费,对那些残疾孩子,她更是呵护备至。

一个叫晨晨的小女孩,先天软骨病,4岁了才能坐在轮椅上,别的幼儿园不愿接受晨晨,徐文婷毫不犹豫地接收了。整整5年,她们朝夕相处。多年后的一天,她们在街上相遇了,晨晨离得老远就在轮椅上兴奋地跳起来,嘴里不停地叫着:“徐――老师!”徐文婷把晨晨紧紧搂在怀里。那一刻,她再次感受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这些,只是椒江“十佳自强模范”的片段。一桩桩普普通通的事,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却让我的心情不能平静。我终于知道了,这里残疾人祥和、安逸的生活背后,区政府和区残联以及每一个关心残疾人事业的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是他们用自己的热量温暖了这片土地,温暖了每一个残疾人的心。

自强书画院及活动中心

椒江残联在距办公地点200米处,建立了一座别有特色的残疾人活动中心。在这个中心里,有残联的5个专门协会办公室、图书室,有残联的“爱心助残超市”。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2004年4月建立的全省首家残疾人自强书画院。

上一篇:青岛崂山区创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区等 下一篇:短信 第1期